浅谈高中英语课堂提问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tom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外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课堂的“传道、授业、解惑”作用,促进课堂交际化,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因此,英语课堂提问,作为英语课堂教学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形式,怎样才能促进课堂交际化、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值得我们更进一步探索。
  1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提问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讲解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提问,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既起到锻炼学生思维与听说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巧妙设问,及时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是体现教师教学的重要方面。
  根据提问的时间与作用,提问分为以下几种:①导入式提问——在导入新课时提问,目的是吸引学生对新课的兴趣。②讲解式提问——在讲解过程中提问,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所学课文深入思考。③复习式提问——在讲完课文后提问,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高二英语下册Unit 15中的Lesson 58 NOISES IN THE NIGHT(Ⅰ)为例:本课是一篇有关一起侦破案的课文,如果讲解形式过于单调将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稳定,可能会使学生迅速出现疲劳现象,使原本情节曲折的故事变得索然无味。因此,课前可以准备好以下的问题,以供课堂讲授中随机提问。
  1.What's the problem with a young lady?
  2.Was her life in danger?
  3.Who will get the lady's money when she dies?
  4.Is her uncle the very person who wants to kill her?
  5.Why did the famous detective decide to spend the night locked in the lady's room?
  6.Who wants to kill the young lady?
  通过提问1、2问题导入新课,学生们注意力就会被女主人公的命运完全吸引,新课在学生对故事结果焦急地期待中进行。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同样可以通过提问制造一些悬念,3、4问题使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张的故事情节吸引、控制着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课堂的学习气氛紧张而又愉快。最后,通过问题5检查、了解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情况以及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同时,问题6又为故事的续集NOISES IN THE NIGHT(Ⅱ)埋下了巧妙的伏笔。另外,教师在提问时不应过于盲目,应随时注意学生注意力和情绪的变化,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及时提问,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2精心设计提问的难易程度
  课堂问题设计必须做到难易适度,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问题,—定要精心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以旧导新、由易到难的小问题,使学生通过解答问题,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与此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符合其知识水平的问题,切不可刁难学生,使其陷入尴尬境地,打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应使全体学生都能从解答问题中享受到获取新知识的乐趣。在学习现在完成时中的“have/has gone to……”“have/has been to……”“have/has been in……”这三个较难掌握的句型时,教师首先假设一个情景,通过提问引出句型,让学生置身其中,在特定的情景中掌握句型,培养英语交际能力。首先导入:I have been to a big city in China.There are many places of great interest in it. It’s the capital of our country. 问:What city is it? 引出“北京”,同时投影“北京”的图片。
  T:I have been to Beijing many times.Have you ever been to Beijing?
  S1:No,I haven’t.
  T:Would you like to go now?
  S1:Yes.(要求S1走到投影旁,假设他已经到了北京。)
  T:Is S here?
  S2:No,he isn’t.
  T:Where’s he?
  S2:He has gone to Beijing.
  T:Yes.(板书“He’s gone to Beijing.”并领读)S1 is in Beijing now. Can you call him and ask him some questions?
  S3:Yes,I can.
  (S3与S1打电话,通过电话内容我们了解到S1已在北京呆了一个星期)
  T:How long has he been in Beijing?
  D:He’s been in Beijng for a week.
  T:(板书句型“He’s been in Beijing for a week.”并领读,让S1回到学生中间)Now S1 has come back. Have you ever been to Xi’an,S1 ?
  SA:No,I haven’t.
  T:Where have you been?
  SA:I have been to Beijing.
  (教师板书句型“I have been to Beijing.”)
  这样,教师通过设计情景和适时适度的提问,把句型化难为易,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句型,再根据板书的三个句型进行适当的有层次的操练,学生就能很快地掌握和运用这一句型了。
  3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
  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提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单个回答——由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某个问题。②小组讨论——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成员补充。③全班讨论——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同一问题,各抒己见,最终得出统一答案。
  例如,在讲授高二英语上册的Lesson 34 EARTH、AIR与WATER三篇短文时,可以穿插以下的一些问题:
  1.Why is the area of desert growing every year?
  2.What are the causes of air pollution?
  3.What is the general cause of water pollution?
  4.What shall we do to protect our earth?
  1、2、3问题概括性强,答案涉及多个段落,由小组讨论的形式回答这些问题,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对课文有一个全面的复习。问题4则适合全班讨论。每个学生的思维会随着课堂的节奏而活跃起来,每个答案会不尽相同,这无关紧要,关键的是每个学生都要动脑筋想,开口说。同时,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在讨论中得到了加强。提问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课堂上的学习任务,符合教学规律,值得大力提倡。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辞,对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正面肯定或否定,否定时应给出正确答案,以保护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4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4.1充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人施问。课堂提问在难度上要有选择性、针对性。要本着分层次提问的原则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提一些浅显的表层性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引用课文信息就可回答,易使他们产生参与感和成就感。对于中等生则可提一些深层次的细节性问题。这类问题需要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归纳,并根据个人经验补充相关信息。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可提一些概括性、评价性问题,从而给他们提供向更高层次冲刺的适当机会。
  4.2充分注意课堂提问的反馈及其处理。首先,要先提问再找学生来回答,给学生足够时间思考、准备。其次,学生回答问题难免出错,教师不可见错就纠,否则易打断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也易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于不完整或有错误的答案可采取课堂讨论式让其他学生补充、纠正,必要时教师应给予启发帮助。对于回答基本正确的则要及时表扬鼓励。
  4.3课堂提问要适度、多样。课堂提问不是越多越好,要本着必要、适度的原则提问,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满堂问”其实是“满堂灌”的另一种翻版,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另一种负担。这是与新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相悖的。还要注意提问形式的多样性,除了“教师问,学生答”模式外,也可尝试“学生问,学生答”或“学生问,教师答”的形式,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机会。
  总之,要在实践中不断探讨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从而使课堂提问不流于形式,要为课堂教学服务,更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说:“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教育是人类的希望。”教育的关健在于教师,确切的说是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做为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我一直在寻找一条可以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路子。  语文的学习主要依赖于实践,要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语文的教学更不能仅依靠封闭的课堂教学,应打破课内外的界线,吸收课外知识进入语文课堂。故而,我认为敞开语文课堂教学之窗,让“小”语文课堂变为“大”语文天地
期刊
【摘 要】 乡土美术课程开发已取得一定成效,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得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乡土美术课程的开发现状出发,对教学素材的选择要求、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为提升乡土美术教学效益、完善乡土美术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乡土美术 教学效益 提升思考     把乡土艺术文化资源引入美术课程,是美术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我们从自然美术资源、美术文化资源、生活美术资源三个层
期刊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目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呢?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合理利用变式训练能有效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那么,什么是变式训练呢?所谓变式训练,就是保持原命题的本质不变,不断变换原命题的条件,或结论,或形式,或空间,或内容,或图形等,产生新的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维去探究问题,从而提高对事物认知能力。也就是通过一个问题的变式,解决一类问题的变化,
期刊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极富科学性、艺术性与创造性的劳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实现角色的转换,由课本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由课堂教学的指挥员转化为探求学习的促进者,由师道尊严的先知转化为合作互助的朋友。我们教师应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而且还要更加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能光靠
期刊
随着教育出版社新编教材的使用,怎样来优化外语课堂教学,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外语的能力,成了摆在每个外语教师面前所探讨的课题。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并结合实际编写了各种开展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话材料,通过语言意识的交际活动,把语法教学融于技能训练之中。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我校初中外语教学运用“问答”技能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外语教学的效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思
期刊
从历年英语科高考试题来看,试题中书面表达是25分(占卷面试题的比值为16.7%),由此可见,书面表达在高考试题中分值比重较大,为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仅就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问题进行探索,以期寻到一条满意的途径。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者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互为基础,又呈螺旋式提高。听和读是领会和理解别人表达的思想,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的内化过程,说和写是用言语表达思想,是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
期刊
【摘 要】 新的《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提出了教学要求: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能够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可见小学汉语拼音的重要性。但汉语拼音内容单调,枯燥乏味,教学时间紧。教学中,我尽量灵活地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汉语拼音。  【关键词】 课堂效率 兴趣 儿歌 卡片 游戏 合作探究    对初学拼音的小学生来说,如果单纯为教而教,简单读写,势必会把拼音课堂变
期刊
政治兴趣是学生爱好并力求认识政治学科的带有情感的倾向。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教师必须尽可能地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得到持续、延伸。如此,学生就会在兴趣的强烈驱动下,为求知而乐,为探究而兴奋,这样“求知欲满足”的平衡感使他们取得无穷的动力,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变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于是学习动机得到稳固、持续、强化,从课堂到课余,乃至今后漫长的学习生
期刊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这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对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和加深理解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较好地达成三维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创设问题的情境支撑点,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索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思想品德课绝不能是填鸭式地给学生灌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教是通过学而起作用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1教师要从创设情境入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1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情境。在讲授内容之前,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