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

来源 :当代护士(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smbb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述了“互联网+”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互联网+”方式有电话随访、现代仪器设备及应用软件,居家远程监护可为患者提供病情监测、保健监督、健康行为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可降低病死率、再入院率及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等.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需加大对“互联网+”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节约并整合医疗资源,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为慢性心力衰竭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其他文献
目的结肠脾曲游离技术是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技术难点,本研究旨在比较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网膜囊入路和中间入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标准:(1)施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2)术后病理结果为腺癌;(3)年龄为18~80岁;(4)无肝脏、腹膜或远处转移。排除标准:(1)身体状况较差,具有严重心、脑、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者;(2)基础情况差不能耐受腹腔镜手术;(3)同时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联合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2例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以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开放取石术治疗,观察组以等离子电切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冷疗是临床中常用的护理技术,且有较多的方式方法,根据应用的面积及方式可分为局部冷疗和全身冷疗法[1]。但人体某些部位,如头颈部、腹股沟等部位具有重要器官毗邻、表面凹凸不平的特点,因此本科室制作了手持式冰块,将局部冷疗技术巧妙地运用到临床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无一例患者发生冻伤、冷过敏等不良事件,现介绍如下。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CCU患者行无创正压辅助通气(NIPPV)时呼吸机过量漏气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QCC活动小组,以“降低行NIPPV时呼吸机过量漏气的发生率”为主题,选取2019年4月1日—9月30日CCU收治的56例行NIPPV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9年10月1日—12月31日为品管圈开展期。选取2020年1月1日—9月30日CCU收治的56例行NIPPV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经QCC活动标准化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呼吸机过量漏气发生率、行NIPPV时的依从性、
ICU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该科室通过应用先进的设备对重症患者的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观察和治疗.ICU患者病床周围的监护及治疗设备众多,所需连接的管路纵横交错,给临床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如呼吸机管路位置过高会造成管路内冷凝水的回流和吸痰过程中断开呼吸机管路后任意放置呼吸机管路都会增加呼吸机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同时患者身上的各种管线的放置较为混乱,给医护人员的操作带来了种种障碍.为此,科室设计了一种病床管线夹装置,现介绍如下.
伴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4G、5G技术的推广应用,互联网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各行各业都逐渐将网络技术运用其中,以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在医疗行业内,医疗器械作为保障医院的内部运行、为患者提供检查救治的重要内容,它的维护与使用工作直接关系着临床诊治工作的成效.将互联网技术积极地应用于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对保障临床医疗工作的运行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当医疗器械出现问题时,快速准确地发现故障,及时解决问题,从而确保患者正常就医,这对于提高医院的诊疗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当前传统医疗器械维护方面存在的
上臂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由专科护士经上臂贵要静脉或肱静脉置入导管,由医生将输液港座完全埋置于上臂皮下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1]。其有效地避免了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静脉而产生的痛苦,且患者的日常生活未受明显限制[2-3],减少了气胸、血胸、导管夹闭综合征、长期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4]。但需要注意的是,输液港完全埋置于皮下组织,囊袋皮肤弹性因此而减弱,皮下组织血液循环会受到一定的阻碍[5]。因此,置管后对局部皮肤血运情况的观察和护理尤其重要,若观察、处理不当,易导致局部组织出现坏死。本科室于
目的通过新型手术缝针吸针盒的设计和应用,规范手术缝针的管理,减少缝针丢失情况的发生,提高护理配合质量。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2019年1月—10月新型手术缝针吸针盒使用前与2019年11月—2020年8月新型手术缝针吸针盒使用后的80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使用前后缝针丢失例数、取缝针时间以及护士满意度。结果新型手术缝针吸针盒使用后,缝针丢失例数较使用前少(P<0.05),取缝针时间明显较使用前缩短(P<0.05),护士满意度明显较使用前提高(P<0.05)。结论新
目的探讨“磁性医院”管理模式在精神科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本院精神科就职的临床一线护士为研究对象,分析精神科护士在实施“磁性医院”管理前后的离职率、离职意愿及职业认同感。结果干预组离职意愿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磁性医院”管理模式对精神科护士进行管理,能有效降低护士的离职率,减轻离职意愿,提高职业认同感。将“磁性医院”理念融入精神科护士管理中,能充分发挥临床
目的探讨层级控制理论在急诊科护士针刺伤相关风险管理及防护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47名在职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级控制理论为基础干预模式,即从为急诊科在职护理人员提供工程控制、管理控制、使用个人防护装备3个方面进行干预。采用针刺伤相关知识问卷、针刺伤预防动机问卷、针刺伤防护行为问卷于干预前后各对47名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测评,统计干预前1年与干预后1年47名在职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结果干预后,47名急诊科护理人员针刺伤相关知识、针刺伤预防动机问卷、针刺伤防护行为问卷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