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写作;水平;素
材;情感;修改;评讲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5(B)—0052—01
写作成为困扰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难题,为了尽快适应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作文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教改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读摘结合,积累素材,让阅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仅靠课本上的几十篇文章是不够的。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笔者积极倡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坚持有读必摘。就阅读的方法而言,泛读精读都采用;就摘录的范围而言,名言警句、俗语谚语、优美句子和段落无所不包括,并分类整理,从而构建学生的写作素材体系。这样不但给以往那种流于形式的小作文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觉地积累素材的习惯,使学生读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记。这样,日积月累,学生读得多了,自然就会“下笔如有神”。
其次,鼓励学生写真人真事,让学生抒写真情实感。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被各种优秀作文所左右,宁愿花大力气背诵考题中的各种体裁的范文,也不愿动手写文章。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恐惧感。为此,笔者让学生用自己的笔抒写自己的心灵、自己的情感,在写作中倾诉心声,在写作中升华情思,在写作中净化心灵,让学生在写作中成长。同时,笔者用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启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写真人真事,让学生逐渐摆脱优秀作文的羁绊,发掘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美和丑,大胆抒写,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心声,放胆“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使他们在写作中发现、在写作中成长、在写作中享受。
再次,反复修改,让学生品尝炼词炼句的乐趣。有的同学总认为大作家都是出口成章,提笔成文的。其实不然,我国现代人民艺术家赵树理就曾经对一位向他“取经”的青年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誉满全球的大作家托尔斯泰之所以能成为文坛泰斗,他的名著也是修改出来的。一部《战争与和平》前后修改了十几次,最后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哪一句是最后修改的。只有自己写,自己改,写作水平才会提高。因此,在写作课上,笔者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同桌互改作文。每节课修改什么都有明确的要求,如改正错别字、标点、文章层次、文章立意、写作格式等,逐项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另外,面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文不达意、缺乏典型材料的现象,笔者先要求学生把握写作的要求,然后让学生讨论并列写作题纲、打草稿、修改底稿。这样不但学生习作中的错别字减少了,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出现了由短变长,又由长变短的良好局面,切实地提高了学生准确生动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最后,注重评讲,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对学生每次写的作文都进行分类讲评。让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学生朗读自己的文章,然后笔者充分肯定文章的优点,并指出不足;对写作水平处于中下游的学生,笔者总是给他们以鼓励性的评语,并对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如精炼的词、句)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建立起写作的信心;对个别写作特别困难的学生,尽量降低评改标准,只要他们能写出来,就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写作带来的快乐。
笔者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和实践,写作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话可写的学生少了,写长篇文章的学生多了;东拼西凑的作文少了,写真情实感的作文多了;争取评优的学生多了,懒惰应付的学生少了。当然,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还要让学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坚持写读书笔记,并组织课外写作小组,定期筹办小报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材;情感;修改;评讲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5(B)—0052—01
写作成为困扰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难题,为了尽快适应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作文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教改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读摘结合,积累素材,让阅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仅靠课本上的几十篇文章是不够的。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笔者积极倡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坚持有读必摘。就阅读的方法而言,泛读精读都采用;就摘录的范围而言,名言警句、俗语谚语、优美句子和段落无所不包括,并分类整理,从而构建学生的写作素材体系。这样不但给以往那种流于形式的小作文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觉地积累素材的习惯,使学生读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记。这样,日积月累,学生读得多了,自然就会“下笔如有神”。
其次,鼓励学生写真人真事,让学生抒写真情实感。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被各种优秀作文所左右,宁愿花大力气背诵考题中的各种体裁的范文,也不愿动手写文章。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恐惧感。为此,笔者让学生用自己的笔抒写自己的心灵、自己的情感,在写作中倾诉心声,在写作中升华情思,在写作中净化心灵,让学生在写作中成长。同时,笔者用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启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写真人真事,让学生逐渐摆脱优秀作文的羁绊,发掘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美和丑,大胆抒写,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心声,放胆“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使他们在写作中发现、在写作中成长、在写作中享受。
再次,反复修改,让学生品尝炼词炼句的乐趣。有的同学总认为大作家都是出口成章,提笔成文的。其实不然,我国现代人民艺术家赵树理就曾经对一位向他“取经”的青年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誉满全球的大作家托尔斯泰之所以能成为文坛泰斗,他的名著也是修改出来的。一部《战争与和平》前后修改了十几次,最后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哪一句是最后修改的。只有自己写,自己改,写作水平才会提高。因此,在写作课上,笔者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同桌互改作文。每节课修改什么都有明确的要求,如改正错别字、标点、文章层次、文章立意、写作格式等,逐项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另外,面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文不达意、缺乏典型材料的现象,笔者先要求学生把握写作的要求,然后让学生讨论并列写作题纲、打草稿、修改底稿。这样不但学生习作中的错别字减少了,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出现了由短变长,又由长变短的良好局面,切实地提高了学生准确生动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最后,注重评讲,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对学生每次写的作文都进行分类讲评。让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学生朗读自己的文章,然后笔者充分肯定文章的优点,并指出不足;对写作水平处于中下游的学生,笔者总是给他们以鼓励性的评语,并对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如精炼的词、句)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建立起写作的信心;对个别写作特别困难的学生,尽量降低评改标准,只要他们能写出来,就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写作带来的快乐。
笔者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和实践,写作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话可写的学生少了,写长篇文章的学生多了;东拼西凑的作文少了,写真情实感的作文多了;争取评优的学生多了,懒惰应付的学生少了。当然,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还要让学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坚持写读书笔记,并组织课外写作小组,定期筹办小报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