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塔涅耶夫无伴奏合唱《At the grave》的特点

来源 :黄河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伴奏合唱《At the grave》是塔涅耶夫第二十七号作品《十二首无伴奏合唱》中的第一首。该作品创作于1909年,在俄罗斯的音乐界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俄罗斯著名的抒情诗人雅科夫·彼得洛维奇·波隆斯基的长诗。这部作品涵盖了塔涅耶夫深刻的创作思想,高超的创作手法,体现出了作曲家鲜明的复调性天赋。本文从音乐表现、和声、复调等方面对这首作品的特点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63-01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传诵着中华文化的观念文明。它就像一根坚韧纽带,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滋润着中华万物茁壮成长,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使中华民族以特有品质和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成为了传之千古、
潘亚石来到梅竹茶室门口,伴着一股秋风一股清凉的细雨随之佛面而来,沁人心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晚秋的夜风伴着茶香在心扉游离。在碎石街上伫立片刻,脚下的碎石路寖在水中在夜色
土家族地区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其区域经济通过多年的规划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各种区域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发展特色经济是国内外
宫颈糜烂是妇女多发病、常见病,轻者无症状,重者可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不孕而且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宫颈局部,宫颈阴道部表面的鳞状上皮组织因炎症而丧失,被颈管的柱状上皮所覆盖,使这些病变部位的组织外观呈颗粒状的红色区柱状上皮较鳞状上皮薄,导致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
摘要:导学模式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同时也促进教师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本文正是基于此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应用导学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从导学模式的内涵以及其应用现状着手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提高导学模式应用效果的方法,以期为后续关于高中教学以及导学模式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学模式;调查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
肝癌是全世界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现晚、发展快、治疗难、预后差的特点,被称为“癌中之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再加上大多患者伴有肝硬化,能够早期手术切除者毕竟是少数。即使手术切除,复发率仍高达36%~66%。还有很多失去手术机会又不能进行介入治疗,或治疗效果欠佳的病人,如癌肿面积过大,门脉主干癌栓,重度门脉高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中医药疗法成了他们的唯一希望。近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