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阐述实施“班级管理师”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分析实施“班级管理师”制度后,学生管理工作可能出现的积极变化;展望“班级管理师”制度的美好发展前景。
[关键词]高职班级管理师学生管理专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210180-0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由原先主要追求研究型的学生,转为需要大量技术应用型和操作型的学生。企业这种用人观念的变化,给正在崛起的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历史发展契机。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教育经验和研究性成果较少,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实际支持,特别是来自于企业的有效支持不多,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还比较缓慢,需要教育界与全社会共同努力,探索出适合我国高等职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本文作者从高职学生专业教育管理和学生活动管理的角度着手,研究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的方式,探索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管理队伍新模式。
一、现状分析与思考
由于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升格而来,它们在学生管理方式上基本上还是沿用原来中专校的一些做法,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老师担任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因此学校对班主任的人选也就不是很重视,班主任工作基本上没有多少报酬,这样一来,班主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不到正常体现与发挥。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很少认真教育管理学生,更谈不上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只是起到保姆式的看护作用。
然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及语言表达、社会交往方面的能力,要具备这些能力,学生们需要进行长期系统地训练。而具备经常性,不断培养、训练和指导学生条件的老师,正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由于他们经常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具备充裕的时间来教育、培养学生。因此,这正是我提出在高等职业学院采用“班级管理师”的原因。
二、措施与对策
通过上述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班级管理师”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育部部长周济在09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记者答辩会上指出,现在我国高校的规模扩张已经基本到位,下一步高校所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办学效率,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采用“班级管理师”制度,将会大大地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教育教学质量。为了适应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对“班级管理师”选聘要求就非常高。选聘优秀的“班级管理师”是“班级管理师”制度能够在高职院校有效地实行的前提,根据“班级管理师”的职责,笔者认为以下一些条件和素质是“班级管理师”必须具备的:
1.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2. 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技巧,掌握必须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3.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熟悉企业业务和人才需求,熟悉教授的专业领域,经常深入到企业,与企业保持密切的接触;4.熟悉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经验等。
近年来学校每年选派一些老师下企业锻炼,并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因此“班级管理师”制度实施所需要的师资条件已经具备。“班级管理师”制度的实施不是简单以“班级管理师”代替原来的班主任管理学生,而是以“班级管理师”团队来共同承担班级学生的专业教学管理和学生活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要更多地担负对班级学生的教学指导和教学组织工作。
“班级管理师”制度的具体实施细则和实施方案如下:
1.学院制定“班级管理师”的任职资格、选聘方式和管理制度,并组建考评专家组负责选聘工作;2.“班级管理师”制度的实施应从条件比较成熟的系部、专业开始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在整个学院推广展开;3.“班级管理师”的选聘,首先由具备任职资格的教师提出申请,经院考核小组根考核通过后给与聘任;4.获得聘任的“班级管理师”根据专业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提出组建“班级管理师”团队的人选,并经院“班级管理师”制度考核后给与聘任;5.“班级管理师”专业管理团队根据所管理班级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素质特征,制定学生在校三年的“专业管理计划”,“班级管理师”团队依据经学院“班级管理师”管理委员会批准后的“专业管理计划”来指导班级学生的管理;6.学校对“班级管理师”的管理采用竞争上岗、动态选拔、定期考核淘汰的方式。
三、采用班级管理师制度后可能产生的结果分析与思考
在高职院校采用“班级管理师”制度会给学校专业教学管理工作和班级事务管理工作带来积极的变化,会大大促进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水平与工作成效,具体的效果和成效可以通过下面一些方面反映出来:
1.整合原来互相独立的学生专业教学管理与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减少相互之间的对抗、冲突和矛盾,减少学院管理资源的内耗与浪费,强化学院对学生的管理工作;2.采用“班级管理师”团队管理学生班级后,由于“班级管理师”团队具有较强的专业管理与学生管理技能与经验,能够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特点制定适合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方案,这对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3.通过“班级管理师”团队来管理班级,加强了班级管理力量,密切了管理团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强化了学生问题的处理,优化了师生关系使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使学院的教育、管理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协调有序开展;4.“班级管理师”团队主要承担学生的教育、专业教学、学生活动等对学生能力培养有影响的工作,而其它一些班级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可以通过辅导员来集中处理,这样可以发挥“班级管理师”团队在专业教育、学生社会活动管理方面的特长和优势,集中精力抓好学生能力训练工作,为培养合格的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的高技能复合型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创造了条件。
四、今后发展展望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壮大和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保证,作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活动能力培养具有重大影响的“班级管理师”管理模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班级管理师”制度在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前景光明,将大大提高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雪萍,新形势下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切入点[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03.
[2]梁润、涂宏伟,新时期高校班主任工作[J].文教资料,2006.18.
[3]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祝士明,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
[5]曾玲、谭保华,班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的比较分析[J].台声,新视角,2005.01.
作者简介:
朱宝生,江苏人,硕士,工程师,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高职班级管理师学生管理专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210180-0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由原先主要追求研究型的学生,转为需要大量技术应用型和操作型的学生。企业这种用人观念的变化,给正在崛起的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历史发展契机。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教育经验和研究性成果较少,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实际支持,特别是来自于企业的有效支持不多,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还比较缓慢,需要教育界与全社会共同努力,探索出适合我国高等职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本文作者从高职学生专业教育管理和学生活动管理的角度着手,研究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的方式,探索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管理队伍新模式。
一、现状分析与思考
由于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升格而来,它们在学生管理方式上基本上还是沿用原来中专校的一些做法,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老师担任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因此学校对班主任的人选也就不是很重视,班主任工作基本上没有多少报酬,这样一来,班主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不到正常体现与发挥。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很少认真教育管理学生,更谈不上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只是起到保姆式的看护作用。
然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及语言表达、社会交往方面的能力,要具备这些能力,学生们需要进行长期系统地训练。而具备经常性,不断培养、训练和指导学生条件的老师,正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由于他们经常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具备充裕的时间来教育、培养学生。因此,这正是我提出在高等职业学院采用“班级管理师”的原因。
二、措施与对策
通过上述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班级管理师”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育部部长周济在09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记者答辩会上指出,现在我国高校的规模扩张已经基本到位,下一步高校所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办学效率,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采用“班级管理师”制度,将会大大地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教育教学质量。为了适应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对“班级管理师”选聘要求就非常高。选聘优秀的“班级管理师”是“班级管理师”制度能够在高职院校有效地实行的前提,根据“班级管理师”的职责,笔者认为以下一些条件和素质是“班级管理师”必须具备的:
1.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2. 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技巧,掌握必须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3.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熟悉企业业务和人才需求,熟悉教授的专业领域,经常深入到企业,与企业保持密切的接触;4.熟悉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经验等。
近年来学校每年选派一些老师下企业锻炼,并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因此“班级管理师”制度实施所需要的师资条件已经具备。“班级管理师”制度的实施不是简单以“班级管理师”代替原来的班主任管理学生,而是以“班级管理师”团队来共同承担班级学生的专业教学管理和学生活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要更多地担负对班级学生的教学指导和教学组织工作。
“班级管理师”制度的具体实施细则和实施方案如下:
1.学院制定“班级管理师”的任职资格、选聘方式和管理制度,并组建考评专家组负责选聘工作;2.“班级管理师”制度的实施应从条件比较成熟的系部、专业开始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在整个学院推广展开;3.“班级管理师”的选聘,首先由具备任职资格的教师提出申请,经院考核小组根考核通过后给与聘任;4.获得聘任的“班级管理师”根据专业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提出组建“班级管理师”团队的人选,并经院“班级管理师”制度考核后给与聘任;5.“班级管理师”专业管理团队根据所管理班级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素质特征,制定学生在校三年的“专业管理计划”,“班级管理师”团队依据经学院“班级管理师”管理委员会批准后的“专业管理计划”来指导班级学生的管理;6.学校对“班级管理师”的管理采用竞争上岗、动态选拔、定期考核淘汰的方式。
三、采用班级管理师制度后可能产生的结果分析与思考
在高职院校采用“班级管理师”制度会给学校专业教学管理工作和班级事务管理工作带来积极的变化,会大大促进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水平与工作成效,具体的效果和成效可以通过下面一些方面反映出来:
1.整合原来互相独立的学生专业教学管理与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减少相互之间的对抗、冲突和矛盾,减少学院管理资源的内耗与浪费,强化学院对学生的管理工作;2.采用“班级管理师”团队管理学生班级后,由于“班级管理师”团队具有较强的专业管理与学生管理技能与经验,能够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特点制定适合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方案,这对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3.通过“班级管理师”团队来管理班级,加强了班级管理力量,密切了管理团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强化了学生问题的处理,优化了师生关系使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使学院的教育、管理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协调有序开展;4.“班级管理师”团队主要承担学生的教育、专业教学、学生活动等对学生能力培养有影响的工作,而其它一些班级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可以通过辅导员来集中处理,这样可以发挥“班级管理师”团队在专业教育、学生社会活动管理方面的特长和优势,集中精力抓好学生能力训练工作,为培养合格的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的高技能复合型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创造了条件。
四、今后发展展望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壮大和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保证,作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活动能力培养具有重大影响的“班级管理师”管理模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班级管理师”制度在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前景光明,将大大提高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雪萍,新形势下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切入点[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03.
[2]梁润、涂宏伟,新时期高校班主任工作[J].文教资料,2006.18.
[3]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祝士明,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
[5]曾玲、谭保华,班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的比较分析[J].台声,新视角,2005.01.
作者简介:
朱宝生,江苏人,硕士,工程师,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