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状泥石流运动特性分析

来源 :泥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u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波状泥石流运动的基本方程,即浅水波方程,本文中分析了运动速度与形状保持不变的波状泥石流波面形态,并与蒋家沟实测4阵波状泥石流波形在运动过程中变化的波状泥石流,作者在明槽中进行了模拟试验,并用特征线方法做了相应计算,试验测量结果包括固定点泥位变化,不同时间泥石流波峰位置及波状泥石流最终停积形态;计算结果包括波状泥石流的运动过程,从开始运动、中间任一时刻波状泥石流的位置及波形,到最终停积波面形态整
其他文献
专项经费预算是高校预算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专项经费的特殊性和针对性,在高校预算编制过程中,只有对专项经费的投入方向和项目进行科学决策,才能确保专项经费支出产生
本文在分析黄河口拦门沙地区的流速,含沙量及泥沙粒径的 基础上,总结出这些水动力因素随潮汐变化的规律。并结合河口地区滞流点的变化特点,初步探讨了拦门沙区的水动力特征与拦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
根据对冲积河道实测资料的分析,论述了河槽水力几何形态、动床阻力特性,床沙与悬沙不同的水力特性与冲淤特性之间的密切关系,阐明了造成窄深河槽“多来多排”的力学基础,指出底沙
【正】 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已经历了两代,第一代移动通信是模拟的语音移动通信,第二代是数字语音移动通信,目前广泛使用的GSM、CDMA就是第二代系
文中以徐州夹河煤矿搭建的矿山物联网平台为基础框架,通过对GIS技术及最短路径技术的研究,开发了矿山突发灾害逃生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矿山信息管理和灾害事故预测等功能,保障了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实验对保存多年的瓢虫干标本进行了基因组 DNA提取和 RAPD-PCR扩增。结果显示 DNA分子的提取与保存年代长短无直接关系;RAPD-PCR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分子量大小约为 1984bp~630bp;不同种瓢虫的 DNA用同一引物,
目的 分析甘草多糖体外抗癌活性及对移植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肿瘤细胞,观察甘草多糖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