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秆接力处理过程中的红外光谱研究

来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_xiao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物秸秆就地焚烧已经和正在引起严重的大气污染, 土壤微生物对作物秸秆的较难分解是作物秸秆农业利用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文章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技术对水稻秸秆接力处理(化学水解-微生物培养)过程进行了研究, 分析探讨了接力处理的化学机理. 由红外光谱的分析可见, 经过接力处理, 水稻秸秆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大大降低, C/N比也降低到适合微生物生长的范围, 硅元素的含量也降低, 水溶性的物质含量升高, 其结果与化学分析的结果一致. 文章提出的水稻秸秆接力处理方法能为作物秸秆的农业利用提供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对苯二酚与2-硝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1及其铜(Ⅱ)2、镍(Ⅱ)3、锌(Ⅱ)4等金属配合物直接加热反应,分别制得2-(2,5-二羟苯基)四苯基卟啉1′(81%)及相应金属配合物2′(71%),
采用SI-PIN半导体探测器、241Am激发源和2048通道分析器及自行研制的SI-PIN 2000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对钒钛磁铁矿直接粉末样品中Ti,V,Cr,Mn,Fe,Co,Ni,Cu等8个主、次元素进行
研究了2-羟基-5-磺酸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HSDAA)与汞(Ⅱ)的显色反应. 在Triton X-100存在下, 于pH 10.3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 汞(Ⅱ)与试剂形成1∶2的稳定橙红色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