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修复及IGF-1/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来源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guisheng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冲击波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的修复作用及IGF-1/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为探索冲击波对骨骼肌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1只雄性成年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后两组利用自制重物打击装置造模.采用作用参数为0.14 mJ/mm2、10 Hz的冲击波于造模后24 h作用于治疗组大鼠,每次冲击500次,间隔3天第2次治疗,第2次治疗结束后即刻对各组大鼠进行腓肠肌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肌纤维排列情况,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成肌分化抗原(Myod1)、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s473)的蛋白表达.结果:(1)HE染色可见:模型组较正常组肌细胞排列间隙增大,肌卫星细胞迁移至损伤处,出现少量单核或多核肌小管;治疗组细胞排列较规则,可见较多新生单核或多核肌管.(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治疗组Myostatin阳性表达均增多,治疗组阳性表达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散在分布于细胞质之中.(3)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yod1的蛋白表达量增加,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的Myogenin、PI3K、IGF-1、AKT、p-AKTs473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Myogenin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Myod1、IGF-1、P-AKTs473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0.01),Myostatin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PI3K和AKT蛋白表达量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波治疗可促进骨骼肌钝挫伤修复,并且其正向调控作用与IGF-1/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CT分型、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9年7月,采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获得随访的患者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2
会议
半月板损伤的修复有多种方法,除传统切除部分或全部半月板外,其自身的重建修复也在逐步发展,其中,起着生化刺激作用的生长因子与半月板再生有密切关系.本文总结生长因子在半
目的:评价淋巴结转移率(MLR)对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6年间在我院就诊,临床资料完整的363例胃癌术后患者。按照第七版UICC/TNM(pN分期)及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HPLC-ECD)法同时测定大鼠伏隔核和纹状体两个不同脑区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方法,并对海洛因急性中毒大鼠
在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病理机制的基础上,建立OVCF的诊治技术规范,制定OVCF的诊疗指南,规范OVCF的手术指征,同时建立OVCF防治临床研究中心和注册中心,推广诊疗
本文简要介绍了跗骨间骨桥的临床表现,常采用X线、CT、MRI和电子计算机扫描对其进行影像学诊断,根据发病机制将跗骨间骨桥分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配合相应
会议
目的:探讨microRNA-34a(miR34a)的外源性表达对人膀胱癌J8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miR-34a表达质粒或对照质粒转染J82细胞,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34a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自199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259例踝关节损伤病人的踝关节镜手术所见,揭示踝关节扭伤后关节内继发病损的发生情况和病理变化,旨在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法.
蔬果保微乳剂(ME)是一种较高活性的复配杀虫剂,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 A、B 两组蔬果保微乳剂,对小菜蛾、斜纹夜蛾均有较强的杀伤力,且增效作用明显。对小菜蛾 A 组微
静脉注射海洛因行为造成艾滋病的快速传播,使毒品问题与艾滋病交织,成为影响公众卫生健康的公共安全问题.人类社会在对毒品问题的深入剖析研究后,实际上承认了毒品难以在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