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炼本色 形神毕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zhongl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74-02
  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记言之文,则非作者言也,为文为质,适如其人之言,非作者所能自主也。”这句话明确指出,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必须符合人物的个性,这是作者所不能自主的。《红楼梦》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功不可没。本文将以第八回和二十回为例,对《红楼梦》的人物语言个性化特征作初步探讨。
  在第八回和第二十回,主要写的是贾府日常生活的画面。在这两个章节,《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已经悉数登场,次要人物也开始出现,虽然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但在家长里短的人物对话中,曹雪芹通过他的如椽妙笔,通过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将无论主角还是配角的个性特征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通过对话中的潜台词品黛玉之“酸”
  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也就是“话外之话”。第八回是青春期的孩子们的专场,他们的对话是属于青春的秘密,所以语言多为旁左言他的讥讽,不露痕迹的影射,这些语言背后的潜台词则真实的展现了人物的独特个性。
  例1:“嗳哟,我来的不巧了!”“嗳哟”这个语气词,有故意的大惊小怪,还有女孩子的娇嗔俏皮。一个语气词就能把人物的刚刚萌发了爱恋之心的小女孩那微妙的心理和微微的酸意表现出来,不可谓不精炼。
  例2:“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
  这段话中的八个“来”字,一个滚一个,恰如滚珠走盘一般,显得理直气壮,更显强词夺理。 一个反问更是在说:宝姐姐,你真是作假,明明知道我吃醋了,你还要追问,那你要问的话,我就给你一个圆满的答案。潜台词体现主人公的能言善辩,口齿伶俐。
  例3:“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
  这段话中,虽然表面上是对着雪雁,埋怨紫鹃,可明显是在含沙射影、借题发挥:嘲笑薛宝钗费心,讥讽贾宝玉顺从。可见黛玉联想快捷,反应机敏。
  黛玉此刻在贾府中已经生活了一段时间,一开始有着初来乍到者“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矜持,但随着贾母的溺爱,宝玉的关心以及对贾府环境的熟悉,她很快就显露出了自己的本色——“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由于对宝玉渐渐产生的依恋爱慕,她开始对宝玉和宝钗的交往表现出了强烈的嫉妒,这些潜台词中的试探是不满、不安,更是提醒。“未形猜妒情犹浅,肯露娇嗔爱始真。”
  二、通过对话的重复性识李嬷嬷之“昏”
  这两个章节中,出现了一个处于贾府下层人物李嬷嬷。虽然对这老妪的背景身份职责等没有细致的介绍,但通过她和黛玉及袭人的两场对话,人物的身份地位和个性特征一览无余。
  例1:“不中用!当着老太太,太太,那怕你吃一坛呢,想那日我眼错不见一会,不知是哪一个没调教的,只图讨你的好儿,不管别人死活,给了你一口酒吃,葬送的我挨了两日骂。姨太太不知道,他性子又可恶,吃了酒更弄性。有一日老太太高兴了,又尽着他吃,什么日子又不许他吃,何苦我白赔在里面。”
  通过这段话,可见李嬷嬷曾经的身份是宝玉的奶妈,如今的职责是照顾宝玉生活。她权利很大,只有贾母、王夫人才能制止她。她阻止宝玉喝酒,既有对宝玉的管束,也有对贾母王夫人的交代,主要是害怕自己受到批评,宝玉央求不行,薛姨妈说情不行,最后林黛玉恼了才勉强阻止了她的啰嗦,可初步见人物的个性特征:尽职、固执、啰嗦且有点自私。
  到了第二十回,李嬷嬷又一次出场,这一次是谩骂袭人:
  例2:忘了本的小娼妇!我抬举起你来,这会子我来了,你大模大样的躺在炕上,见我来也不理一理。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你不过是几两臭银子买来的毛丫头,这屋里你就作耗,如何使得!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
  李嬷嬷开口就是泼妇骂街,一方面是因愤怒而口不择言,一方面也可见人物的身份修养:略显粗俗。由此段话看来,袭人曾被李嬷嬷调教过。贾府是讲究礼仪德行之家,宽待下人,奶妈和孩子,形如母子,当初贾府自然对李嬷嬷礼遇有加;而贾宝玉作为贾府最得宠的孩子,“凤凰”“龙蛋”一般,她的奶妈,自然也是地位更高;当初袭人进府定然归举足轻重的李嬷嬷一手调教。曾经的地位,曾经对袭人等人的“恩惠”,现在都变成了李嬷嬷的痛苦,尤其在宝玉长大以后,她忽然觉得自己不再被重视,内心中满是荒凉和痛苦。这个心结让她对袭人进行侮辱甚至是恶毒的攻击。
  这个脑筋糊涂,作事悖谬的老年人,此时最需要的是关心和支持,但她只得到了她最看重最在乎的人——宝玉对他讲道理,对于李嬷嬷来说,这无形中就是在护着袭人。自然李嬷嬷更加痛苦。
  虽然我们对李嬷嬷的过往并不了解,但是通过李嬷嬷和宝玉袭人等人的对话,这些对话内容相近,反复渲染,一一补叙,我们逐渐窥探到了李嬷嬷的内心世界:一个被冷落了内心充满痛苦的卑微人物,一个要通过骂别人“忘本”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的昏聩的老人。
  三、通过对话的对比性见凤姐之“智”
  正因为李嬷嬷有这样的心结,所以别人对她都没办法。但《红楼梦》中两个最会说话的人在这两个章节堵着她无话可说。
  在第八回,林黛玉和她起了争执。黛玉的一番话,李嬷嬷的感触是比刀子还尖。为了表现和宝玉的亲近,以及自己对宝玉的影响力,同时也是为了尽情尽兴,“目下无尘”的黛玉话说的非常尖刻直接:“老货”“拿我们醒脾”“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充满贬责和埋怨,用亲戚长者薛姨妈来镇吓李嬷嬷,“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定”,语气直接,嘲弄讽刺。这番话的结果是:李嬷嬷又气又笑,气是真气,笑是因为黛玉还是孩子又是娇客,还是贾母的心尖尖,更是不得不笑。
  但在第二十回,李嬷嬷谩骂袭人,在宝、黛、钗都排解不开的情况下,凤姐赶来,一番话,一阵风一样就把李嬷嬷撺掇走了
  例:“好妈妈,别生气,大节下老太太才喜欢了一日,你是个老人家,别人高声,你还要管他们呢,难道你反不知道规矩,在这里嚷起来,叫老太太生气不成!你只说谁不好,我替你打他,我家里烧的滚热的野鸡,快来跟我吃酒去。”
  相比较而言,为了解除宝玉的麻烦,息事宁人,以及体现贾府“宽柔以待下人”的家风,凤姐这段话说的非常圆润动听:“好妈妈,别生气”“你是个老人家,别人高声,你还要管他们呢”“你只说谁不好,我替你打他”,抬举、奉承的言词让李嬷嬷立刻觉得心下舒服,脸上有光,虽然强调贾府的规矩,但是语气也是委婉,“我家里烧的滚热的野鸡,快来跟我吃酒去”更是体贴入微,一副热心热肠,表现出这个当家少奶奶八面玲珑,机智过人。
  文学,归根结底是语言的艺术,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更是塑造个性化人物的最重要的手段,由此两个章节,可初步感触到《红楼梦》人物语言的神奇之处,作者透过人物对话的潜台词,对话内容的重复,对话内容的对比等多样化的艺术手段,将人物的个性塑造的个性多样且个性鲜明,摹一人似一人,精炼本色, 形神毕肖,这也启示我们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唯有对文本认真阅读,仔细玩味,才会得其精髓。
其他文献
摘要:浅析英语教材中同义词would like与want是以区分为目的,以灵活掌握为宗旨,以恰当运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同义词重在情景交际语言活动中实际应用效果。
期刊
摘要: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并促进写作兴趣形成,积极开展英语自主性学习写作教学,从而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写作策略,提高写作水平。
期刊
摘要 一堂课的质量与例句有着密切的联系。好的例句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捷、轻松地理解并掌握语境中的知识点。因此,英语教师备课时对于一些教参和辞书上的例句不应信手拈来,应有所取舍。本文结合实践,就英语教学中例句选用的艺术性作了一些探讨。
期刊
摘要:句子的否定结构是一种十分重要,应用广泛的语言现象。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不大一样,两者的否定形式也大相径庭。比如,英语句中否定词和被否定成分可以分开并转移到其他地方,语义基本不变;而汉语句中否定词要直接放在被否定成分的前面,如果被其他词分开,语义可能会改变。这些差异使得译者在理解和翻译过程中,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曲解原文,造成翻译失误。本文从多个方面对英汉否定的转换现象进行分析,揭
期刊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天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日常生活的价值。” 成人只有转变教育观念, 将手中的权利“下放”,才能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主体性,使其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关键词】游戏 幼儿做主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08-02  游戏是
期刊
摘要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情感教育。这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本文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教学实践表明,情感是影响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感能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情感 情感教育 英语教学 师生关系课堂效率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忽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学生的情
期刊
【摘要】培养和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是我们党历来特别重视的一项工作。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呈多元化趋势,大学生的入党积极性确实受到影响。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党委在2015年之后,构建了“树型”培养体系,以党建带团建,将党的培养教育贯穿于学生四年学习和发展全过程,并取得了一些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 入党积极性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培训课程设置是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切实明确课程设置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课程,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工作的开展。本文以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为例,简要分析了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工作的成果,探讨了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课程设置的有效原则。  【关键词】中小学 骨干校长培训 课程设置  【基金项目】本文所在课题是:重庆第二师学院校级课题“重庆市中小学校
期刊
【摘要】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朝花幼儿园(文中简称“朝花幼儿园”)为例,简述了其在集团创办初期研究、探索集团化办园过程中主题课程建设的实施方式、实施路径以及经过探索后所取得的初步成果。通过这样实践探索的方式获得关于在此课程建设过程中真实、具体的一手资料,以期为其他处于创办初期、即将或正在探索课程建设的集团化园所提供主题课程建设的有益经验。  【关键词】集团化办园 主题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40-02  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精读课文。叶老专门为孩子们写的一篇观察范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叶老先生写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再写“引人注意”的爬山虎的叶子,最后写爬山虎的脚。而写爬山虎脚的部分,又按“脚的样子”、“怎么爬”以及“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