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压条件下岩石的抗拉强度

来源 :华南地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_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水压致裂法对7种岩石的厚壁圆筒试件进行不同围压下的抗拉强度实验,并从试件致裂瞬间的内壁环向应力σt,环向应变εt等五种参数随围压变化的角度,对围压条件下岩石的抗拉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若用σt表示岩石的应力抗拉强度,则σt随围压的增加而减少,并由低围压时的拉应力逐渐过渡为高围压时的压应力。高围压时,虽然试件已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但其破裂仍表现为典型的张性破裂。从另一意义上讲,处于高围压环境中的岩石,其内部不可能存在拉应力,拉应力只在低围压状态中存在。若岩石的应变抗拉强度由εt表示,即使岩石三向受压
其他文献
作者在具有典型南方特色的杭州市郊遥感试验区,对TM资料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精度进 行了分析。试验选用了夏末时相的TMCCT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外拍扩印成1: 5万图像,采用目视 综合解译、微机-数字化面积量测,其结果以大比例尺图件上量测的面积为基准,对TM资料的调查 精度作定性、定量的分析,最后得出有可能利用TM资料进行中国南方县级土地利用监测的结论。
期刊
电磁波在土壤中传播过程中,由于土壤坚实度不同,对电磁波的衰减有一定影响,作者对三种典型土壤在不同坚实度条件下进行了反复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不同紧实度,不同湿度,对同一频率电磁波的衰减遵循着统一对数的规律。
期刊
应用多元二次回归分析,建立了用电磁波测定壤土水分的数学模型。用电磁波四种不同衰减幅度来测定同一壤土水分所建立的四个数学模型,经显著性险验,均达极显著水平,用四个数学模型所测的壤土水分的残差均不超过±1.6。
期刊
《华南地震》杂志自1981年创刊至今已经历了十个春秋。这株科技百花园中的幼苗,在不断克服困难中逐渐成长,现已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已取得一定社会效益。 本刊原由国家地震局华南五省区地震工作协作办公室创办,现由广东省地震局主办,福建、湖南、海南、江西、广西等省(区)地震部门和国家地震局杭州干部培训中心协办,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
期刊
1990年12月20日至22日,在海口市召开了海南省地震学会成立大会暨海南省地震事业发展规划战略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省内外地震系统、相关学科、兄弟学会、友邻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科技工作者,共80余人。海南省政府孟庆平副省长到会祝贺。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地震局原副局长高文学教授到会祝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期刊
本文在研究和分析环境因子对断层测量年周变和季节性变化影响的基础上,归纳出断层形变测量年周变的变化规律。并针对不等周期观测资料,建立了形变测量的准线性动态数学模型。 最后,对门源地震有异常的扁都口资料用上述模型进行了处理。结果是比较满意的。
期刊
本文给出了一种计算考虑滞后影响的井水位固体潮系数的新方法。导出了计算固体潮系数和滞后时间的公式,给出了考虑滞后影响的井水位固体潮校正公式。以鲁07井为例,用该法求出其井水位固体潮系数为16.5mm/10~(-8),水位对固体潮响应的滞后时间为0.48小时。与以前的回归分析方法相比,校正后的水位中误差明显减小,校正效果比较好。
期刊
由福建省地震局和福建省地震学会主持召开的福建省减轻地震灾害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2月26日至28日在福州举行。来自地震、地质、气象、建筑等部门的70多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交流了70多篇学术论文。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副司长王国治、福建省科委主任吴诚和福建省科协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出席了会议。
期刊
本文针对工程物探中主要任务与要求,着重讨论了查找隐伏断层,新鲜基岩面及其风化壳的划分,第四系分层等问题。分析当前常用物探方法的有效性,探讨提高勘查能力,合理选用方法的途径。 文中以直流电法,电磁法,声纳法和地震法等的应用实例进行对比,阐述它们的应用前提并对其进行评价。说明充分了解各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工作前的方法技术试验是不容忽视的基础工作。
期刊
荷包岛为南海北缘一鲜为人知的小岛。岛上发育颇具规模的南北向构造,由一系列压性结构面组成并有北延至大陆沿海的迹象。荷包岛南北向构造很可能是一较大规模的构造带的残余,它既与华南大陆广为发育的近东西向构造带有关,亦受控于南海海盆的新生代扩张。对它的深入研究,有可能成为合理解释南海北缘构造系统形成、发育历史的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