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r9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重要指示在多个层面对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和要求,为了践行这一理念,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活泼、具有个性化和充满主动性的过程。要达到新课标的目标,数学教师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分享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育新思维、接受新知识、开启新思想,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科素养。
  【关键词】数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学;结合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从注重知识的培养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向转变。教师要及时更新思想,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让数学课堂摆脱过去僵化、枯燥的模式,让研究和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大胆启用多种数学活动,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让小学数学课堂再次焕发新生机,下面就从教学实践出发,探寻数学活动如何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结合,提升数学课堂效率。
  一、开展小学数学活动的重要性
  (一)实践活动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更好指导实践
  在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一直是重要领域。新课标也指出,综合实践应用可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过自主探究与交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而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和利用数学指导实践的能力。数学看似高深玄妙,其实数学的原则是源于现实,还原现实,应用于现实。小学数学教学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社会现实出发,让数学摆脱艰深的外衣,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从而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地寻求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养成数学思维方式,进而更好地认识社会,观察世界。
  (二)数学实践活动是启发创造性的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比起来,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数学学科内的实践,虽然让数学知识脱离了书本和课堂,但是在还原生活的过程中,数学实践活动绝不仅局限于学习新知识,还是引导学生在现有数学知识的帮助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对数学知识进行运用、检验和发现。而这正是又一次的学习过程,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发挥自主性,进行自主观察、自主思考、自主实验,在体验过程中,不停得出新结论、新知识。
  数学实践活动不仅不能脱离数学知识孤立存在,更要通过数学实践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对实践活动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让实践活动更好地服务于课堂知识,通过有目的地组织实践活动,可以提供更多的解决教学难点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
  (三)数学活动是数学价值的体现
  适当地开展课外活动实践,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课本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数学活动打破了数学课堂的空间限制,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世界,通过实地探访、搜集信息、参观问询等手段,掌握更多课本上没有提到的知识。这些知识反过来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数学的价值在于回到生活,指导实践,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才能发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是如此紧密,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世界。
  二、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策略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合作,建立高效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必须是一种研究型学习,以区别于传统数学课堂中学生被动接受的角色,因此,教師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帮助打造更加开放式、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实践操作中、互动合作中、情感交融中去认识数学,使用数学,从而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在互助合作式实践活动中,小组内要有明确分工,防止出现互相推诿、散漫低效的情况,建立起高效的互助学习过程。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意识,通过共同思考、积极交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摆脱单兵作战的模式,有效地融入集体,积极探讨,勇于表达,在合作中不断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二)启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传统小学数学课程评价体系比较单一,仅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分数为基准,这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是行不通的。教师要积极革新评价体系,摸索全新标准,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综合评定的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更加客观地给出见解和意见,更有助于得出在活动中的体验与教训,而这种评价体系也让学生享受到健康、民主氛围的熏陶和教育。
  (三)鼓励学生多渠道解决问题,注重个性发展
  数学最大的魅力在于,虽然结果只有一个,但是得到结果的方法却往往不止一个。使用不同的思路、采取不同的策略,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多保护和鼓励学生新奇的想法,更要给学生试错的机会,绝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尝试与创新,在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以鼓励为主,肯定学生探寻多渠道解决问题的勇气,促进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大胆探索,小心求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的课堂情境。对同一个问题,启发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通过指导,帮助学生进入全新的思维路径。这样一来,教师就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引路者,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活动中得到落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在数学活动中突出实践,加强感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新课改把小学生数学实践活动摆在了突出的位置,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充分提供进行数学实践的机会。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突出实践,激发学生感悟,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图形面积与体积的知识时,教师要主动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实践,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下水道通常做成圆柱形而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可以带领学生前往环卫设计部门或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考察.让学生通过现场观察、问询和测量,计算出圆柱形涵洞的体积和表面积,并针对结算结果开展小组交流。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能通过发散式思维,大胆假设,实地探查,探索和比较不同事物的关系和区别,在实践中得到知识,得到印证。通过循环往复的实践,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不断增强。
  三、结语
  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新课改也是现代教育的最高要求。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数学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综合发展人才的重任,因此,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活动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指导价值,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创造性地开发和组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认识世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并让实践活动对数学学习进行促进。只有这样,数学实践活动才能与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有效结合,真正成为教育理念和学生发展进行有效转化的桥梁。
  参考文献:
  [1]方红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J].基础教育论坛,2019(21).
  [2]吴永才.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活动的探究[J].数码设计(上),2019(11).
  [3]张敏.数学活动让课堂教学更精彩——浅谈小学数学活动有效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9(28).
  [4]曾思勇.数学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38).
  [5]李鹏超.浅谈如何创建小学数学活动化课堂[J].神州,2019(28).
  (责任编辑 林娟)
其他文献
社会在发展,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也逐渐向更高层次的水平发展,现代教育要把全面发展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要为学生创建一个愉悦、轻松的趣味化教学环境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是中国在总结世界国家公园发展历史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以大熊猫、东北虎豹等旗舰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建
目的探索建立师生共建背景下课程思政路径。方法依托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共同组成工作室,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内科学教学中实施"一条主线、两个覆盖、六个一工程"课程思
本实验根据各个年级被试在字母的划消任务中的精确度和速度,将被试按不同的视觉注意能力水平划分为高低两组,通过测试这两组被试在出声朗读和默声阅读中的表现,来研究视觉注意能
分析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有利于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潜力的激发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在药学类专业药理学教学中,依托雨课堂,将课堂考勤、课堂提问、平时测验、阶段性测验等多种考核形式与期末考试有机结合
1991年以来,亚洲各地学者通过探析资料、寻访幸存者,基本重建了日军"慰安妇"——性奴隶制度的历史事实,国际社会也已形成共识,这是一个大规模的侵犯人权的战争暴行,日本应该
【摘要】随着新课改政策的推广实施,各地区高中学校管理者纷纷加强了自身对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引进,以便全面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效率,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部分高中学校管理者对自身的德育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德育工作开展效率缓慢,德育已经成了学生综合素质的短板。为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各地区高中学校必须加强对自身德育工作的重视,通过对新课改政策的深入研究,推动自身德育工作的不断前行
生物化学是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急需医学生具备全面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就是为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的有效的教育平台。在生物化
目的探索学校-社区-家庭"三段递进式"教学模式在高职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某护理学院2018级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53人为实验组,5班54人为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