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来源 :现代教育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6543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现行的语文课教学有两种,一种是“知识理解型”的教学,一种是“思维训练型”的教学。教师致力于让学生理解语文完整的知识系统,一般按照“解题——释词——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练习”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让学生理解语文工具的知识,而忽视培养他们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教师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一般按照“阅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则强调语文课程的发展性,而比较忽视语文的工具性。只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不重视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关键词】深刻性;注意的问题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
  1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深刻性
  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常常停留在语言文字表面内容和情节上,很难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揭示其规律。这时,教师就可围绕自己的思维目标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如,在教学《凡卡》这篇课文时,提问:凡卡写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他的愿望能实现吗?通过交流马上知道他的愿望是不能实现的。因为他信封上的地址写得不详,又没有贴上邮票,爷爷是不会收到他的信的。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这个认识基础上追问:如果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他的愿望能实现吗?这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后明白:即使爷爷收到了信,凡卡想过“快乐的日子”的愿望也是不能实现的。因为爷爷是在地主家守夜的,自身难保,哪会有能力带他回家过“快乐的日子”?如果有能力养活他当初也不会把他送到鞋匠那儿当学徒了。像凡卡这样的穷孩子,要过好日子,就必须推翻那吃人的社会制度,这就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中心,认识也就更深刻了。
  2阅读教学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衡量语文阅读教学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的标准:(1)是否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在教学中是否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3)是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4)是否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即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创造性的关系;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2.1阅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
  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乐于去学,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中。“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此我觉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来达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2.2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当小记者,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练习当小记者,对别的同学进行采访。在小组模拟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总结:怎样采访才能获得成功,及当记者应当注意些什么。并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中去实践,让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本村的主产业“蛏苗”的养殖户们,让他们去了解蛏苗的养殖过程、了解劳动者的艰辛、了解水污染对水生物的影响等问题。学生在当小记者的过程中,充分的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在这次小记者采访中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
  2.3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如《落花生》这课是一篇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课文,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中领会了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用有贡献的人。在教学中渗透了人文内涵,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2.4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法指导。 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组织互动学习的方式,改变过去班级授课中“传递——接受”式的师生单向交流的局面,建立以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往往凝聚着作家的灵感、激情和思想,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及多元化的角色,为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教学中可以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的方法,让他们与这些角色同喜同悲,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与文中的角色形成共鸣,文中角色的思想在学生的再创造中得到延伸,学生学习语文的时空得到了拓展,学生创新的潜质也可以发挥了。
  结束语
  语文阅读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着重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其他文献
【摘要】和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定律法则不是学好数学的主要因素,思想和方法才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这是种能力的体现,也是将书本内容转变成能力的一个纽带。为了能够培养出学生的这种数学能力,我们需要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方法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渗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们我们需要注意对学生灌输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概念和意识,让他们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够逐渐的培养出这种能
期刊
在教学中,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学习专心致志,从不受任何干扰。然而有些学生常随便说话、做小动作;有的上课看似认真,实际上心已飞出教室。以致老师叫他回答问题,他才如梦初醒;有的学生做作业、看书总是静不下心来;还有的学生做功课时,总要弄一些“玩”的小插曲,作业漫不经心,边做边玩,结果作业时间长,差错不少。  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究其原因,后者是出现了注意心理问题,注意品质不良,甚至出现
期刊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班级管理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切教育活动及作为班主任的一切职责的总称,是指以一定的价值为目标,求得具备一定要素的业务的完成。要把班级管理搞好,就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一、要有明确的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在班级管理中
期刊
【摘要】初中英语是打好基础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学好英语与否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时期,所以,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途径,促进英语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兴趣大多数学生接触英语多数是在初中阶段,这是打好基础的时期。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呢?  1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采用了“互动式”的教学  1.1教学目标是以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的和
期刊
“习作”是放飞孩子们的心灵,自由驰骋、憧憬未来的乐园;习作,是激励孩子们展现自我、交流情感的天地;习作,是孩子们认知世界、积累素材的过程,教育工作者们无时不刻不在思索着如何让孩子们喜欢作文,如何让孩子们尽情的倾吐自己的心声,如何让孩子们学会自由表达。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作法介绍如下:  1诱发创造,激活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习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
期刊
常规教育是幼儿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由于独生子女在幼儿园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研究有效的常规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笔者经过对幼儿园的常规教育方法的具体研究,认为以下几种方法较好。  1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是指对幼儿的良好品行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巩固其良好品行的教育方法。如:为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解决有
期刊
【摘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作文教学中,将作文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提高;写作;兴趣爱为学问之始。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对于课程中的“表达与交流”板块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学作文教
期刊
“一日活动皆课程”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把集体活动看作是幼儿的学习活动,而应该把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都赋予教育意义,要做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生活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早晨幼儿入园时,我们的老师会用微笑及温馨亲切的问候迎接幼儿,使幼儿也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关爱他人,使不开口的孩子变得爱说话。  根据季节的变换,我们会进行随机教育,如秋天到了,树叶飘落下来,老师们就会经常带孩子到树底下玩,许多孩子捡
期刊
童年的歌是纯真美好的,属于孩子自已的歌是令人陶醉的。在以往的歌唱活动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不尊重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在设计教育活动、组织教育过程中,不是以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和学习特点为依据,不考虑幼儿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愿望,而是把他们作为一种接受知识、技能的容器,教师的任务就是往这个容器里注入、灌输,久而久之,孩子对音乐活动失去了兴趣。根据新《纲要》的理念,我们尝试从观念转变到行为转变,从兴趣着手
期刊
【摘要】 英语听力是语言交际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是历年高考英语(含全国卷和省卷)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论述了影响高考英语考生听力测试成绩的主要因素;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考生如何排除听力干扰因素,提高听力成绩的主要策略,希望对高中英语教学和考生应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影响因素;应对策略【Abstract】the College Entr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