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改革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_c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高职教育教学在发展中所呈现出的状况,要求我们深入地对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深化高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通过营造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采用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关注学生成长历程,采取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职教学改革成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改革 实践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39-02
  一、高职教学改革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为了适应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对高职教育进行改革、尤其是对高职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勢在必行。由于传统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惯性影响,在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之中,虽然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也意识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却没有得到恰当的处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处于主导的位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未能真正落实和体现,学生总处于被动的课教学之中,其一切的学习活动基本上都在教师的指导与控制之下默默地进行着。在这样一种被动而消极的高职课堂教学之中,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因此,对当前的高职教学进行改革具有极其显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而,我们有必要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与实际特点,坚持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把学生的一生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确实加大对课堂教学的力度,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加大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一方面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的能力之余,还可以使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朝着更为广泛而深远的方向发展。
  二、深化高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过程,而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传递信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一个过程。因而,在高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恰当地端正其位置、有效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确实地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确实关心学生的一生发展,从而在高职的课堂教学之中营造良好的师生关心,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有效展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学科的内容和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特别是在高职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地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状况,使其实践教学的内容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原有的实践能力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实践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都应该对各方面的教学情况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调查,从而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开展实践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就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存在的困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学生期望以何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广征民意,教师可以就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以及遇到的学习困惑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资料搜集、认真思考,并精心地设计、组织实践教学活动。
  在高职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确实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一改以往那种课堂主宰者的角色,本着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原则,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出发,并从实用、实际、实践、实效的角度出发,精选课堂教学内容,并创造性地组织、开展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有效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采用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要想获得极强的发展生命力,就必须将其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与其特色办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并确实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而,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之一,就是将技术与管理有效结合起来,注重知识与技术的应用性,注重对学生知识、技术的应用性实践能力培养,它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不是简单的将大专知识与中职技能相加起来。因而,在高职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将其教学活动与学生未来的工作需要紧密地联系起来,并对学生未来的工作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教师在教给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培养他们获取专业知识和其他各种综合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各种综合社会实践能力。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实践能力、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灵活地应用其所学到的各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不断地学会各种应用性知识、技能,更新各种知识、技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在高职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该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潜能开发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一改传统的单一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全新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促进高职教学改革。
  例如,教师在高职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对各种案例进行调查、分析、思考、讨论、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案例教学法通过其具有典型事例的应用,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再如,直观性教学方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弥补单一的语言讲授方法的不足,促使学生建立一种清晰而明确的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之中采取合作教学的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创新精神以及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积极关注学生成长历程,采取发展性的评价方式
  在以往课堂教学评价中,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整体中的绝对位置,这给不少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挫败感,对自我丧失了信心,为能真正认识到自我,自我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因而,在高职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一改这一传统而落后的评价方法,采用既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又有利于学生不断进步的发展性评价方式。发展性评价方式,在注重学生结果评价之余,更注重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对学生在自我发展水平上的相对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采取发展性评价方式,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自我发展是潜能和优势,从而通过不断地发展缩小与未来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
  例如,高职教师在其课堂教学评价中,可以把重点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转移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上来,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成长记录档案袋,将学生平时的问题、行为、表现及时地记录在案,并对学生进行即时的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发展的最近目标。通过发展性评价方式的采用,在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公平公正性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高职的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應该体现显著的应用性,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体现出显著的灵活性。教师只有紧扣高职教育应用性、实践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每一节课都精心设计、认真考虑知识、技能的应用性、实践性,提升课堂教学各方面的合力,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罗精明.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职电子技术教学[J].职教论坛,2012(14).
  [2]王凤云.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3]陈燕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
  [4]闫泽.高职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3).
  [5]宋翎.高职文科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2(2).
  [6]张亚春.对高职学生数学思维、探索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7]王显龙.高职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8(17).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