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唯美的纯爱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da_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与妻书》取材于一百年前辛亥革命先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广州就义前,给妻子陈意映写下的《与妻书》。影片就是以那篇著名书信为纽带而展开的感人故事。《与妻书》曾经感动了无数人,它不仅代代流传至今,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意义。特别是在今天,这封书信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它在呼唤理想主义的回归。
  
  电影由两个平行故事组成,一个是林觉民与妻子陈意映的乱世爱情,另个是导演范中原与妻子夏珊的现代爱情故事。影片用现代人的视角审视一百年前这段感人的爱情故事。片中林觉民与陈意映唯美的纯爱,令人荡气回肠。林觉民为了追求革命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试图推翻暴政。他毅然决绝地放弃安逸的生活、和与爱妻相濡以沫的爱情。林觉民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一曲曲理想主义的乐章。而他所书写的,是血性男儿真性情的文字。百年过去了,依然让人们动容。
  
  影片《与妻书》取景于四季如春、美丽浪漫的鼓浪屿。岛上白云翠树红花、碧海蓝天沙滩。摄影师出身的第五代导演王小列,为观众送上饕餮的视觉的盛宴。导演以其经验丰富的摄影眼光,将《与妻书》感人肺腑的悲壮剧情、巧妙地融入鼓浪屿秀美妖娆的景色里。让观众在恸哭于林觉民与陈意映缠绵凄婉绝恋的同时,宛若在欣赏一场摄影风光展。尤其是林觉民海中救陈意映的那场戏,一边是惊涛骇浪裂云日的天气,一边是佟大为饰演的林觉民奋不顾身冲向巨浪的豪迈身影。飞溅的浪花与坚毅的背影,汹涌的拍岸声与林觉民几乎歇斯底里的呐喊声,那惊险的画面揪住了观众的心,让人不禁感叹乱世中坚贞爱情的可贵,同时为片中命途多舛的男女主人公担忧。
  
  在《与妻书》中,林觉民与爱妻诀别时的缠绵悱恻、就义前的激昂陈词,有别于我们惯常见到的英雄形象。林觉民是个忠于爱情、忠于家庭,但更忠于理想的有血有肉的爱国青年。在这部电影中,观众可窥视到革命志士坚毅非凡的精神世界,也能体会到他对妻子的深情。还能感受到,林觉民在就义前内心的挣扎及决绝时的悲痛。在我们这个浮躁喧哗的速食时代,是影片的主创们,借本片召唤美好的爱情,呼唤人们重拾信仰。
  
  影片通过林觉民与陈意映这段流传百年的坚贞爱情故事,告诉现代人爱情绝不可被物化。片中的主人公青涩、纯洁、没有任何杂念的爱恋,给当代人树立了爱情的榜样。也许,观者看完《与妻书》后,能领悟到爱情的真谛,从此不让爱情“快餐化”。 可能有人会说,是当下沉重的生活压力,泯灭了年轻人的理想主义。当然,“房奴”也好,“卡奴”也罢,确实是当下独有的生活重压。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年轻人,在物质上远比今天的同龄人匮乏。一百年前的先烈们,并不全像林觉民样生于富足之家,而是因为有了理想,革命者才从贫乏生活中找到奋斗的目标。
  【责编/九月】
其他文献
<正>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此次会议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提出了人文底蕴、责任
<正>教育学家布鲁姆将"教学目标"中的认知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六个部分,其中后三种教学目标被定义为高阶思维能力,可以看出高阶思维能力是"发生在较
出品于1936年的《摩登时代》与出品于2013年的《摩登年代》片名只有一字之差,内容自然也有值得对比之处。两部电影同时都将目光对准了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摩登时代》中的查理在机械化越来越严重的生产流水线上完全失去了自我,工作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和查理一样,《摩登年代》中的欧大卫也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曾经混迹于魔术行业,最终因业务不精而靠行骗来维持生活。当他们在各自的生活中跌入低谷时却都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