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菩提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al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看报,常常会遇到“菩提”二字。我看到这两个字就像看到一片风景,绿树红花掩映着辉煌的殿宇,灿烂的阳光溢满了天地。我感到奇怪,仅仅是书报上的两个字而已,怎么会让我生出如此的幻象?我把这种幻象描述给朋友,朋友说在大理州府以北的鹤庆县境内,有一处景观和我描述的极为相似。
  起初我并不太相信,可后来却相信了。大理这地方自古就很神奇,许多风景都像梦中的风景,有几处还不为人知那也是极有可能的。想来朋友说的那道景观也是大理的珍藏,一旦走入进去,我想我会得到诗意的抚慰。这之后我对那道景观的想往就更深了,那种菩提的神性被我臆想得飘渺奇丽,我分不清那是人间还是天堂。
  经不住那菩提之景的吸引,我选了个绝好的天气,终于走进了那片幽境。最先进入的是菩提寺,这是菩提三景中的第一景。此时的菩提寺十分宁静,门楼斗拱井然交错,一脚踏了进去,我立刻感到自己是踏入了时空之外。殿宇的门窗布满了精美的雕刻,眼到之处龙缠凤绕,飞檐流丹中展现着远古的清新。沿着石阶步入正殿,一眼便看到了菩提祖师。祖师来自天竺,却有着和常人相同的模样,只是那眉宇间多了许多刚毅。这也难怪,他为人而来就必有人的面目,他为人做事必有人的意志。我开始羡慕这位菩萨了,他选了如此美妙的地方居住,真可谓聪明绝顶。
  寺院里铺满了融融的阳光,我背靠着那块记录了该寺始由的石碑四处张望,清纯的空气便输入到我的肺叶。天地间没有一丝声息,阳光带着桔红的色彩对寺院施行了温情的笼罩,那份宁静让我着实感动。我怔怔地望着眼前的景象,除去了杂念的内心空阔无边,似乎只留存了这种景象的悠远和浑厚。这时候我才忽然发现,风景是会使人脆弱的,接受它的抚慰竟能使人鼻梁莫名地酸涩。
  走出菩提寺,向北步行不远就是那眼菩提井,这是菩提三景中的第二景。菩提井周约3米,深约2米,如此狭窄的水面竟也波光粼粼。据说此井多汲不涸,少汲不盈,自菩提祖师用锡仗凿成之时就是如此。且不说它是神的开凿,单是那种视觉上的清碧,就足以使我觉出它的甘甜。可惜此处并无炉火,不然可以取水熟茗,想那滋味儿一定绝佳。
  菩提井是大地的眼,看尽了田野的丰腴与削瘦,又注视着天宇的空阔与寂寥。按说时光的浸染也早该使它苍老得浑浊了,但它却自己滋养着自己的年轻,永远地积着静静的嫩水。井边放着一只铁瓢,我舀出些水来一饮而尽,甜丝丝的滋味立刻传导于我的四肢百骸。一种快意在我体内沉浮,感觉自己已化为一尾小鱼,正潜藏于水中享受着一份偌大的自由。不过我并没游向井的深处,而是沿着那条印满青苔的小径.一直地向东游去。
  我之所以向东而去,是因为我看到了那棵菩提树,那是菩提三景中的第三景。菩提树有近20米的高度,我仰着脸静静地望它,顿时便知道了什么叫枝繁叶茂。树叶的绿把空气染成了祥和、明净、亲切的样子,这种远离尘嚣的宁静让我的心也跟着宁静,因此我听到了它梦中的呓语。我感觉这菩提树是幸福的,因为幸福它才固执,因为固执它才孤独。据说此树是不可以繁衍的,史料记载说“有好事者欲广其种,或以枝接,或以籽种,竟无成活者”。如此我便担心起来,假如有一天这古树被岁月推倒在地,这世上岂不就没了这别样的碧绿?
  或许树也会英雄气短,我眼前的菩提树有着刚烈的个性,历史上它曾有过两次枯萎。第一次是在清朝咸丰年间,滇西北回民英勇起义,结果是遭到了清政府的残酷镇压;第二次是1944年,日本人的飞机在保山狂轰滥炸,百姓进入了流泪的年景。好在血腥的日子已经过去,苏醒过来的菩提树依然是亭亭如盖,那种蓬勃和旺盛让人心醉。望着这菩提树的葱绿才忽然懂得,它之所以如此蓬勃旺盛,是由于它拒绝了任何形式的呵护与羁绊。这菩提树是有心的,它知道孤独也是一种美丽。
  漫步在菩提三景之中,不仅是一种人生的雅趣,还是一种向善的机缘。菩提三景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才情,只要你从这里从容地穿过,也就完成了一次对于时空的跨越。这当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走出之后我除了感到一种身体上的轻松,还觉出一种心灵上的干净。我站那里仔细地思忖,这“菩提”二字当中到底包含了什么?后来我想起来了,“菩提”是一句佛教用语,指的是觉悟了的境界。
其他文献
2005年9月13日晚,民进大理州委秘书长打电话告诉我杜乙简先生与世长辞,我的心中马上充盈着深深的悲痛和缅怀之情,心中想起这样一句话:人间少一宗师,天堂多一仙家。  杜乙简先生是中国著名书法家,是大理民进的奠基人,为大理民进地方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教育战线上的辛勤耕耘,广博豁达的学识人品,及精益求精的艺术创作为大家树立了榜样,特别是他独特的书法艺术和诗词才情,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
期刊
从南涧县城出发,沿214线国道,一路向南,经过28公里,就到了具有浓郁彝族风情的宝华镇。极目四顾,遍野皆绿,处处涌动着勃勃生机……    襟喉之地的和谐新镇    镇如其名,宝华,一个物华天宝之地。这里气候宜人、景色秀美、资源丰富。位居南涧县境中部偏东,东与无量乡和弥渡县牛街乡接壤,北与南涧镇相连。境内地形地貌复杂,高山、河谷、相互交错,属高海拔、低纬度内陆地区。适宜种植烤烟、啤大麦、包谷、蔬菜、
期刊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在我幼小的记忆里,老是印着那首奶奶给我唱了不知多少遍的儿歌。  我家住在草海边。每到秋天,我和阿兰都要回到草海边的老家住上几天,一来回家看看老人和亲戚,吃上几顿香喷喷的锣锅饭和嫩生生的谷花鱼,顺便要几个南瓜,几串包谷回城,让一切都回到最初,回到纯粹和无邪。二来去看看草海的飞鸟,拍上几张照片,或者拍摄一段录像回来让一家人反
期刊
近几年来,对名曲《小河淌水》的源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甚至诉诸法律。艺术作品的学术分歧诉诸法律,往往是艺术家的一种无奈,抑或是悲哀。法律也许能解决一些明显、简单的权属问题,但它恐怕很难真正揭示艺术上的传承因果,创作上的心理奥秘,也很难有利于艺术家的创作心态与和谐共荣。我们希望还是尽量在“百家争鸣”的平台上探讨。  目前,学界对《小河淌水》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对它的乐曲原型,即1947年尹宜公整理、改编、
期刊
民间传说故事还有“真”和“假”的区别,这似乎是个很难识别的问题。因为传说故事一般都并非真人真事,而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艺创作。但真正的民间传说故事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它集中了集体的智慧,反映了本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理想愿望等等,故事虽然不一定是事实,但却是生活的真实,具有多学科的价值。而另一类貌似民间传说故事的个人创作,则多半只基于个人的认识水平,
期刊
对于史小溪,我是未见其文先闻其声的。他到大理来,我们一起在洱海边的一家酒店喝酒,酒到浓处,面色微酡的他,突然间兴之所致唱起了陕北民歌信天游。他的嗓音是最正宗的陕北嗓音,刚烈、激昂、雄浑,粗犷中带着温情,唱到高亢处他突然把头微微偏了起来,,脸上的笑容倾间便产生了一种直抵人性深处的光辉。我凝神看他,动心于这位陕北汉子脸上那种笑,总想找一个词来形容它。后来,接到了他寄来的他的散文作品,其中《纯朴的阳光》
期刊
一    雨季终于过去,天干了,高了。在我走过的一些泥泞的路上,风卷起了一些灰尘,我看见了一些脚印在飞舞,一些过去的事被磨平,粉碎,重组,幻成虚无的飘散。一些像我一样在上面走过的人,他们的脚印化成一股灰白色尘气,扭动,挣扎,然后散落在看不见的各处去了。  惊恐之余发现,我们经过的多少日子是这样地轻和薄,就像尘埃一样。前些日子,在雨后的路上,看到地上的脚印,新鲜,深深浅浅,各种花纹,水做的花纹,向我
期刊
一    离开大理  又去大理  我坐在飞机上  脑中始终盘旋一个问题  大理的魅力与日俱增  大理的魅力无与伦比  大理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此时  飞机的隆隆声  似乎已不复存在  我好像一直徜徉在银苍玉洱  那“皇家寺院”的钟声  又在耳边响起    二    有人从金庸的小说了解大理  有人因“风花雪月”迷恋大理  是啊  下关的风  上关的花  苍山的雪  洱海的月  如诗如画尽收眼底  
期刊
生命是一条江,发源于远处,蜿蜒于大地。——罗素    很多的时候,我常常站在窗前,久久地张望我脚下的这条母亲河——黑潓江。  在久远的年代里,大理一直是云南重要的物资商品集散地。古老的西南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和滇藏之间的“茶马古道”就在大理交汇。“茶马古道”从大理往北,上丽江,过迪庆,进西藏,马帮源源不断将茶叶、布匹等商品运往藏区。从大理往西,另一条古道经由漾濞通往永昌,古老的西南丝绸之路进入了国
期刊
随心所欲,这是读完张明曾的散文集《那时的洱海》后的感觉。这是一种有别于阅读其它散文集子的感觉。不知是有心,或是无意,张明曾似乎在努力摆脱散文的常规写法,或者说不按眼下散文的样子来写散文,根本不在乎写出的东西是否像散文。这就使得他这本散文集反而以一种新鲜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读《那时的洱海》,我突然便想起了散文界有些人主张的“散文原生态写作”,我认为明曾的写作正是一种原生态的写作,他凭着自己的真实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