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9频道的整体包装之路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zhou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CTV-9在短短的5年中,已经发展成为一个24小时向海内外观众播出的全英文频道,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许多忠实的观众并成为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渠道。目前频道对于节目内容的选择和新闻报道的方式和立场在几年中已经逐步确立了自身的定位。 然而对于频道的整体包装尤其是品牌的整体营销还处在不断探索的初级阶段。
  
  经历三大阶段
  
  CCTV-9成立至今5年来在整体包装上所经历的三大阶段:
  1. 建立初期的第一次整体包装:中国文化 文化中国
  在2000年频道成立时,将自身定位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而在此定位下又着重突出了传播中国文化的功能。因此在频道的整体包装上也体现出浓浓的文化中国的意境。从频道的台标来看,以中国围棋为创意主题,由9个棋子围成方型的9字,代表CCTV-9。从频道宣传片来看,着重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的元素,表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采用了水墨、京剧人物脸谱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手法来演绎画面,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和浓厚的文化气息。 在栏目的包装上,新闻类节目借鉴当时国际流行的简洁的原则,放弃了繁琐的多画面叠加的方法,采用了简化、直观、平实的包装手段,并采用单一的蓝色,表现新闻报道客观冷静的特点。 而在专题节目上则更加强调文化的气息,和频道的整体形象相互呼应。
  


  2. 第二次改版的整体包装:中国的 世界的
  2002年,为了配合频道全面扩版,频道的整体包装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推翻性的改版。 从频道定位,包装表现手段,甚至台标设计和整体制作流程上都经历了重大的改变,显得更加成熟。首先,频道定位在保持“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的基本口号下从文化向新闻进行转变。从传播中国文化,树立文化中国的形象变为传播中国资讯,树立现代中国的形象,更加强调经济发展和国际化。在此定位下,整体包装的风格也出现了明显的转变:频道宣传片中不再向以前那样纳入强烈的中国文化元素,取而代之的是改变中的城市景观、农村画面和重大新闻事件的画面片段和具有时代标志性的人物形象。在表现手法上更加与国际接轨,大胆采用更加新颖的创意,并运用flash, 动画三维等手段来丰富效果,在音乐和节拍上也更加强调快节奏,从而使受众的审美体验从文化的写意蜕变成对社会发展和讯息的新感受。
  3. 第三次改版的整体包装:观众的 服务的
  2003年5月,为响应中宣部“打造真正的国际化频道”的要求,频道重新调整定位,确立为“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窗口”的口号,将频道更加转向新闻和全球化的资讯服务。逐渐淡化频道的国家烙印,努力塑造国际化的频道形象。整体包装风格也由此而变。值得注意的是,频道借用了外脑来调整自身的形象打造,邀请了福克斯集团的资深电视人John Torrenzio作为海外特别顾问,定期提供全面的咨询和改进建议,频道吸取了“谨慎使用中国元素”,“从受众的需求和受视习惯出发”、“考虑海外观众的不同审美标准”等建议。在实践上加大了整体包装的服务功能,增加了收视宣传片、节目导视以及栏目间的相互宣传。在改变频道的整体音乐包装时,还聘请了海外资深音乐人来专门谱曲并录制更加原创的国际化的频道标志性音乐。与此同时,在频道的主色调设计、各栏目的宣传片,演播室设计和主持人形象上都开始更加注重贴近海外观众的审美特点。
  


  存在五大问题
  
  1. 定位不清晰,不统一
  可以看到,在5年中,频道的定位有过三次重大改变,在整体包装上也体现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如此频繁的定位变化和形象变化势必会在海外观众中造成频道形象的模糊,很难树立鲜明强势的频道品牌。
  2. 缺乏全面市场调研,对受众需求了解不足
  CCTV-9频道从一开始到后来的每一次改版计划中都没有进行专业全面的海外市场调研,仅仅是通过自身的判断和经验来实践。面对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观众,没有市场调研的结果就行动实在是存在很大的风险。
  3. 服务功能仍然不足,播出格式仍显陈旧
  不仅是频道宣传片、栏目宣传片,而且具有更强的服务功能的导视宣传片和节目预告片在CCTV-9频道都显得非常单薄。同时在播出格式上CCTV-9频道仍然是陈旧单一的,并没有形成全频道范围内跨栏目网格式的信息均匀覆盖、节目宣传交叉编制的格式。
  


  4. 演播室设计、主持人形象缺乏整体品牌意识
  与宣传片等包装元素相比,CCTV-9的演播室设计就很不令人满意了。作为电视频道的整体视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演播室在设计时要注入品牌识别信息,呈现和频道的品牌特性,并与其他包装的元素一起互相呼应。而9套的演播室除了在空间本身受到限制的客观条件下,色彩、灯光、背景、空间感等各方面都没有体现出国际化频道的特点,更没有传递出任何品牌的特点。主持人的形象则显得随意,缺乏专业塑造,尤其在衣着、化妆、发型上没有特色,没有突出主持人的形、色、韵,也无法使观众感受到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在营销上也缺少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主持人来强化频道的品牌形象。
  5. 重视程度不够,组织结构不匹配,资源配置不合理
  和中央电视台的许多频道一样,英语频道也拥有自己的包装小组。6个人负责全频道的包装制作和日常维护,并应急突发事件所需要的各种片头和片花。主要分工为策划、创意、制作、后期等,唯独少了负责品牌营销的专人专职,因此所有的制作内容和策划并没有能在树立品牌、维护品牌的框架下进行。品牌经理的缺失、人员配置的不足、以及经费的严重不足都说明频道对于整体品牌营销概念的淡漠。
其他文献
转变职能 加强监管 依法行政     新闻出版总署召开的这次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分析当前我国报刊出版工作的形势和主要任务,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创新报刊管理工作思路、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促进报刊业持续健康繁荣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    一、当前报刊出版
期刊
《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是自觉远离价格战的两张报纸,也是一直都倡导良性竞争的报纸。当然,《南方都市报》也好,《新京报》也好,有很多其他报纸没法比拟的条件,比如团队强、质量高。但我们在报纸经营方面所做的思考和实践,我们的坚守,我们作为后来者的市场开拓,想必对同行还有些借鉴意义。      做有效发行    发行必须是有效的。今天很多报纸之所以在价格战的泥潭里愈陷愈深,很多实际上是陷入了一个单方面追
期刊
电视作为一个强势媒体,汇集了众多文化,造就了观众耳熟能详的品牌。但电视的线性传播特性也使它具有一定局限性。当电视嫁接图书,人们的文化食品餐桌上又多了一道可供享受的“佳肴”——电视图书。电视图书,作为电视与图书的完美结合,从出现到今天的20多年来,不断在实践中探索着文化资源跨媒体转化的最佳方式。可以说,电视图书是一种后电视开发,是电视资源的二度开发和利用。  电视图书从出现到今天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
期刊
数据来源北京开元策略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于2005年3月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报刊零售终端进行了抽样调查,共收集有效样本572个。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筛选有代表性的报刊销售摊点,采用访问员问卷面访的形式,要求访问员协助摊主当场完成问卷。访问完毕后,对调查数据进行三层复核:对100%的问卷,现场进行首次复核;对100%的问卷,电话进行再次复核;对超过30%的问卷,回访进行三次复核。复核结果表明
期刊
近几年国内相继成立了几十家报业集团。成立报业集团的目的,就宏观层面而言,是便于对泛滥的报刊实行管理,同时以应对加入WTO后可能出现的国外传媒业的竞争;就具体的报业集团而言,人们期待的无非是通过成立报业集团,在报业经济上起到“1+1>2”的裂变效应。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报业集团成立后,非但没能“1+1>2”,相反,因为摊子的扩大,机构的增多,倒使得报业集团运营成本增加了不少,效率和效益都出现下滑
期刊
媒企合作的最佳途径在哪里?怎样才能实现二者的有效互动?媒企合作又面临着怎样的困难与问题?11月12日至13日,“首届传媒领袖与企业家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会议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本次会议由《中国企业家》杂志、列车电视·广源传媒等单位联合主办,是一个传媒界与企业界加强合作的交流平台,一次传媒领袖与企业家进行交流的高峰论坛,一个强强联合、实现新的突破的战略伙伴合作会议。针对这次会议召开的背
期刊
广告对产业经济的依赖    广告业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它的增长与收缩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宏观态势,而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广告业依从于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愈加繁荣,广告经营的业绩就蒸蒸日上;产业经济徘徊不前时,广告业的发展也将举步维艰。但是,广告业的发展同时存在不同媒介之间瓜分广告蛋糕的问题,今年上半年,各类媒介广告经营额总体增长,但报刊广告的增长一路走低,同比增长率甚至低于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期刊
2005年5月,山东卫视推出了一档全新的网络动画娱乐节目——《金闪客猜想》。这档节目以网络动画为内容依托,借助电视化的表现手法,充分发挥虚拟演播室的优势,将数百部睿智诙谐、题材各异的flash作品展现在观众面前。其独特的节目创意使得诞生于网络的flash动画被成功移栽到了电视的“异质”土壤之上,从而实现了电视与网络媒体的又一次横向联姻。    Flash与电视的“亲密接触”    Flash诞生于
期刊
2005岁末,经济上被划分在欠发达西部地区的四川成功演绎了文化界的盛事——“文化产业发展(四川·成都)论坛暨首届四川文化项目推荐会”,其所展示的文化强势不仅给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者以强烈的冲击,而且使众多欲以文化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政府要员们为之倾倒。  四川的文化体制改革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经过“以文补文”的方式自我调整、自我发展,到一些文化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改革,再到加快体制
期刊
有人讲“晚报、都市报已经成为我国公民特别的是市民基本生活资料的一部分”,此说有理。这与我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经济社会的是事实是相吻合的。不仅我们的感觉这样告诉我们,(譬如每天都惦着到报箱拿晚报、信报,也许这天的晚报、信报并无多少吸引眼球的消息),而且统计数字也印证了这样的感觉。  据最新的中国报业发展报告透露,在我国报业结构中,尽管晚报、都市报仅占品种总量的14.8%,但其他出版指标明显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