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bid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讨显得越来越重要,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让实践者参与研究,既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又注重了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策略,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探索适应本校发展的新路子,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关键词:校本教研方案;校本课程开展
  【中图分类号】G630
  课程改革与新课标实施在我校将近三年,我们从懵懂逐渐走向明朗.期间对校本教研也逐步形成认识.校本教研在我国是指学校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育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以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通过一定的教研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学校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教研活动。强调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不断学习、成长、提高的学习型组织。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形成我校校本教研具体实施方案。
  一、校本教研指导思想
  立足“校本”,改善机制,搭建平台,提供机会,打造品牌。
  1、树立校本意识,“依法治校、以德治教、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的更彻底。
  2、改善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教务处,教研组和年级组等多种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呈现更加人文化、科学化的教研氛围,使全体教师都在研究的状态下投入自己的本职工作。
  3、采取自创与外出学习相结合的办法使教师与外界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把最新的教改信息、教育资源提供给广大教师并及时把教师的阶段性成果推向社会,形成优势教学,树立教师由“教书先生”向“教育专家”的观念转变。
  4、校本教研的主体应该是学校的教师。校本教研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明确的目标计划;规范的实施过程;适当的教学方法。
  二、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三、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推进新课程实验。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的研究,建立层层管理、全员参与的教学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四、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校本论坛、集体讲座、教学反思、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点评,各抒已见。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
  五、校本教研具体实施
  一级---教务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1、全面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与计划,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校本教研工作。
  2、带头学习教育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坚持参加学科组的教研活动。
  3、注重营造校本教研的氛围,积极搭建研讨、交流平台,定期举办理论学习、经验交流、协作研究等活动。
  4、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研室、教务处等机构的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二级——教研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教务处、教研室统一部署下负责组织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各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研组计划。组织引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和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3、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敦促备课组长组织本年级学科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写好规范化教案,讲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三级——备课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领导下,负责年级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级学科的质量。
  1、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拟定出本年级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备课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2、明确一学期校本课程讲座内容,落实到每次讲座时间、讲座地点
  讲座老师、讲座内容、参与学生。
  3、组织指导教师听课、轮听课、观摩课等活动。
  4、做好学科的复习、出题、考试、评卷、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工作。四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认真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2、认真参加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活动,努力完成校本课程讲座。
  3、要熟悉课程标准、高考大纲、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校本教研》
  2.《让学习更有效》
其他文献
中国武术传统文化由中华民传统文化派生出来,它承载着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物质文明,标志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底蕴程度,武术文化的广泛传播打开了世界文化相互交流的大门.本文通
【中图分类号】G640  “学前全纳教育”是一种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里与正常儿童一起生活、游戏和学习的教育模式,主张普通幼儿园应接纳包括残疾幼儿在内的所有儿童。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让所有的普通幼儿园都接纳残疾幼儿的做法既有其必要性,同时又有其艰巨性,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浅识。  (一)实施学前全纳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学前全纳教育是全纳教育体系的
期刊
摘要:提出德、英、美、澳等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指出我国应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共同努力,促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0  注:2012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  一、引言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以培养学生的素质、应用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
专利许可是技术交易市场常见的交易形式,同时也是技术转移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是一个有效且重要的途径,目前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使用中国2002-2012年专利许可数据,以中国31省区为研究单元,形成独有的面板数据,通过负二项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内向专利许可和外向专利许可对企业后续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三个重要因素:(1)许可数量(2)许可种类(3)被许可专利的
武术散打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双方在一定的规则限制下,充分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胜对方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在发展的几十年里也遇到了
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二元社会”,进而被经济和劳动方式分化出了“留守农村人口”和“农村流动人口”随着这种分化的出现留守农村人口与日俱增而他们的体质状况更应该被
武术套路比赛是在1分20秒或4分钟以内(太极项目)的时间里,持续完成灵活多变,转折起伏,快慢相间的复杂及高难的技术动作组合.从比赛过程看,有许多因素影响了武术套路运动员的
摘要:新课改教学大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导是现今教学的新方向。要培养学生的主导地位,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学习兴趣;激发;素质;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写作兴趣,谈不上写出好作文。知识经济时代呼吁更多具有才情的人才,中学
摘要: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其职业认同是关乎教师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社会文化因素和个体因素。因而为提高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应该正视幼儿教师的职业价值,不存历史偏见;关注幼儿教师职业情感,克服职业倦怠;提高幼教准入门槛,增强整体的专业素养。  关键字: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0  一、引言  幼儿教师是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边远农村小学。造成这一现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语文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很重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