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化锆熔体发泡法制备小孔径泡沫铝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x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ZrH2为发泡剂,采用熔体发泡法制备铝基小孔径泡沫铝,分析其制备过程及影响孔结构的因素;优化实验室制备泡沫铝的工艺条件;借助图形分析方法表征泡沫铝的孔径分布,并与TiH2制备的泡沫铝进行了对比;采用改进座滴装置研究铝合金与氢化物的润湿行为。结果表明:ZrH2较适合制备小孔径泡沫铝;优化工艺条件为:Al650g,增粘剂Ca的加入量2.5%,发泡剂ZrH2的加入量1.0%,发泡温度680℃,搅拌时间1.5min,保温时间2.5min;制备的泡沫铝孔径均匀,平均孔径小于1.5mm;ZrH2在铝合金中的润湿特点
其他文献
研究纳米TiO2对Mo(Ⅵ)的吸附过程,考察溶液的pH值、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1~8范围内,纳米TiO2对Mo(Ⅵ)的吸附率均超过99%,吸附于纳米TiO2上的Mo(Ⅵ)可用2.0mL的0.1mo
小麦灌浆后期,植株逐渐衰老,旗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积累(1),叶绿素及蛋白质逐渐分解。经抗坏血酸,苯甲酸,水杨酸,丹宁酸,琥珀酸等有机酸及硼,锌处理后,均不同
采用沉淀转化法制备掺杂Co的纳米Ni(OH)2,利用XRD和TEM分析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貌,利用循环伏安技术和恒流充放电技术研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尤其是高倍率放电性能。结果表明:掺杂C
采用铜模铸造制备直径为3mm的Mg70-xZn2.5Ca5Cux(x=1,2,3.5,5)系列合金。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力学性能试验装置研究合金的显微组织、相组成和铸态样品的压缩性能
首次对大额牛的肉质特性作了系统的评价,并与云南瘤牛作比较,结果表明:大额牛的肌纤维直径明显小于云南瘤牛(如背最长肌,前者57.48μm,后者109.45μm)肌纤维密度和肌束内纤维数明显高于云南瘤牛(前
本研究首次对我国春性硬粒小麦全国区域试验与冬性硬粒小麦跨省市联合试验的品种和我所育种材料共556份样品进行了品质测定,探讨了我国硬粒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及其与通心面质量的关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出表层为Ni-5%W(摩尔分数)合金、芯层为Ni-12%W(摩尔分数)合金的复合坯锭,经热轧和冷轧后获得长度为10m的复合基带。结果表明:冷轧基带界面连接性良
通过调控电沉积过程中的阴极电流密度制备具有不同晶粒尺寸和择优取向的Ni镀层。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高温腐蚀前、后不同Ni镀层进行
以5-溴-2-氯苯甲酸为原料,经酰氯化、傅克酰化反应、亲核取代、还原得中间体(S)-4-溴-1-氯-2-(4-四氢呋喃-3-基氧基-苄基)苯,该中间体与2,3,4,6-四-O-三甲基硅基-D-吡喃葡萄糖酸1
采用真空熔渗技术制备新型C/C-Cu复合材料。采用氧-乙炔焰测试不同时间下C/C-Cu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利用XRD、SEM分析材料烧蚀后的物相组成及组织形貌,对C/C-Cu复合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