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教学中要融入音乐要素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审蔓音乐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音乐要素;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74-001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与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把审美体验价值提到第一位,可见审美体验价值是非常重要的。这只是因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我认为小学音乐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重点.也就是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上,如何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要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我的观点是在音乐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走马观花地欣赏,而是要充分揭示音乐的要素(节拍、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将音乐要素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元素支离破碎地讲授。要注重艺术的完整性,这正是音乐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项重要原则。
  
  一、音乐欣赏中情景(场面)变化要渗透音乐要素的变化
  
  当人们打开音像资料第一遍欣赏音乐时,首先听到的是音乐的旋律,其次是音乐的力度是强还是弱、速度是慢还是快,然后才是考虑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很多老师讲课时,会问学生这段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表现了……然后教师非常高兴的说回答得太好了、你真棒。而不再去揭示出表现这个场面的音乐要素是什么?只是来个走马观花的欣赏。在《瑶族舞曲》一课中我注重了音乐表现的情景、场面是由许多音乐要素的变化发展来的。上课时老师问学生第一主题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样场面?第二主题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场面?学生回答第一段音乐表现的是姑娘们在跳舞。第二段音乐表现的是小伙子也加入了歌舞的人群中。老师进一步问你是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第一段的音乐细、轻巧。第二段的音乐浑厚、粗犷、豪放。虽然学生由于学的知识少不能说出是通过音色变化听出来的,但学生明白音色的不同能表现出不同的音乐画面。在对力度、速度这一要素的欣赏教学中,我听到、看到过的音乐优质课、公开课教学大都是与以上的做法相同,只是注重了音乐所表现的场面,而不去挖掘音乐的要素。在欣赏教学中只是注重表面的现象,不注重深层次的实际教学。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音乐组人员经过讨论、实践、验证,大胆地运用了通过学生说出以音乐要素来表现人物、场景、情景。
  
  二、音乐欣赏的情绪、情感变化中要渗透音乐要素的变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情绪与情感是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两种心理形式。但从关联范围来说,情绪比情感要更广泛。虽然当我们体验到某中情感时,总会感到具有一定的情绪色彩,但这种情绪色彩远不如情感那样稳定和持久。情感有强度和深度之分,有高、低层次之分。情绪与情感是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对音乐教学来说,不仅尤为突出,而且,还有特殊的表现内容。从音乐美的本质来说,音乐进行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情感的展示与变化过程。
  在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情感这条主线,通过音乐情绪与情感的这种特质,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情感强度,使人们的情绪、情感同音乐情绪、情感和谐的沟通与交流,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表的层面上,更需要内心深处的体验,寻求那种动人心魄的、使人感到震撼的艺术效果与境界。多让音乐本身面对学生,用音乐的情感来呼唤学生的情感。当然在体验情感的同时要更深层次地挖掘音乐要素的变化,小小的音乐要素变化了,音乐的情绪、情感就会发生变化。情绪甚至会相反。在《爱劳动》一课中老师通过情绪的变化,就挖掘出音乐要素的变化。如,在欣赏《三个和尚》那段优美的旋律与救火的那段音乐进行比较时学生说出了第一段音乐是:和尚们睡觉、喝水等悠闲自在的情绪。通过学生对乐曲舒展与紧张两种情绪的比较,体会出音乐快与慢的音乐要素的比较。充分体现了音乐欣赏中音乐要素变化是音乐情绪、情感变化的根本要素。
  
  三、音乐欣赏的体裁形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的变化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一、二年级对音乐体裁的了解是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区别独唱、独奏、齐唱、齐奏。《爱劳动》是进行曲体裁的歌曲,老师在进行歌曲教学中,首先通过歌曲中的衬词:嗨哟里格嗨哟嗨嗨……与劳动的步法相结合来了解体验“进行曲”这一体裁,音乐与行进的步法是统一的。
  通过以上教给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音乐教学中,深入浅出、潜移默化地渗透音乐知识、音乐要素的欣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音乐、审美音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在音乐教学中,对音准的控制成为提高学生合唱效果的关键。文章通过深入讨论合唱教学中开展音准训练的必要性,并对小学生的音准训练策略展开分析,提出了个别纠正学生音准问题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教师权威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这就需要正确理解教师权威的内涵,重塑适应现实需要的教师权威。关键词:新课程; 素质教育; 教师权威; 重构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68-001记得在不久以前的一次执教中,笔者曾说过这样的话:“老师是学生的仆人,老师
取鱼腥草50克,杏仁25克。将上药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2000毫升开水混合后一同倒进泡脚盆中,先熏足,后温洗双足,每天熏洗足浴1次,每次30分钟,6天为1个疗程。此方有
目的探讨“飞尾”式切口上睑成形术在改善年龄相关性上睑皮肤松弛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同一名医生诊断为“年龄相
摘 要: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应该有别于普通中学的音乐课,儿童歌曲的学唱是必修课,尤其是儿童歌曲的表演,这对提高学龄前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帮助!关键词:幼师; 音乐教学; 表现力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093-001我们学校是一所以培养学前专业学生为主的学校,将来的就业方向是幼儿园。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师学生的表现力已经成为我
根据扩散偶局部平衡原理,用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测定了Fe-Co-Nb三元系1173K的等温截面相图.结果表明,Fe-Co—Nb三元扩散偶在1173K时生成Fe7Nb6、Fe2Nb和Co7Nb6、Co3Nb、Co2Nb五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安全急救技能培养存在内容安排不合理、培养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应通过完善安全急救技能培养内容、调整安全急救技能培养方式等策略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中。作文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关键词:作文教学;主体参与意识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106-001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采取种种方法,创造各种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
用螺旋选晶法制备镍基单晶高温合金SRR99,研究了抽拉速率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随着抽拉速率的增大,SRR99单晶合金的铸态组织由粗枝状晶向细枝状晶演变,枝晶干与枝晶间的γ’相尺
摘 要:本文根据中学生兴趣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点,结合本人的教育实践,总结并提出了激发和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一些方法。关键词:培养; 兴趣; 途径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066-001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培养学习兴趣 情感是成功教学的第一要素,情感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这就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角色,重视情感投资,变知识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