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教师的平凡匠心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y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普通教师,像数以万计的教师一样,忙碌在讲台上,奔波在教室间。从毕业时名字后面只有“教师”二字,到如今拥有一串长长的荣誉,我用了28年。
  爱之初心——从讲台上开始
  从小,看着老师站在讲台上,手里挥舞着白色的粉笔,我就特别羡慕。那时学生们对老师有着天然的敬畏之心,人们对老师也很尊敬,当老师是非常光荣的事情。后来,我如愿考上中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想,一定要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每一个教案都不能马虎,每一节课都要全力对待。
  教学的第一年,班上一名学生特别调皮,我苦口婆心一遍一遍对他进行思想教育,每一次学生都满口保证,可是转过头就忘,下一次还是依旧如此。这让我很迷惑,是我不会做思想工作,还是我不够严厉?是该狠狠教训,还是继续宽容以待?背着人,我偷偷哭了好几次,甚至怀疑自己适不适合做一个老师。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中,我终于懂得,做学生思想工作就要触及他的内心深处,不能只是随便说说而已;严格要求,就要一丝不苟,在每一个细节中慢慢改变他,先做“严师”,再做“益友”。后来,我找学生谈话的时候,都要提前打好腹稿,做到有理有据,让学生信服。管理班级,方方面面,说到做到,并且首先从自己做起。之后,在我历届所带的班级中,团结进取积极向上,成绩优异班风良好,成为永恒不变的特色。开学报名时,很多家长都想把孩子放到我的班上,我知道,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了,但是我不敢松懈,人生的路那么长,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爱之挑战——从压力中奋进
  2004年,我迎来了新的挑战。这一年,我已从乡村学校调入城区几年了,工作能力得到认可。当时,原定担任新初三年级组长兼班主任的教师因故无法继续,学校领导希望我接受重任,可是我之前从未担任过年级组长,更何况没有初一初二的过渡,直接从初三接任组长,面临的又是这样一级难管的学生。年级事务要怎样有序进行,如何扭转班风学风,千头万绪的工作从何入手?开学在即,一系列的工作必须马上展开,时间不等人。最终,在领导的支持下,我下定了决心:不干不说,干就要干得漂亮!
  从担任年级组长的第一天开始,我每天都提前半小时到校,看看学生课前在干什么,有无疯打疯闹的现象,力争在班主任没有到来之前,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课间休息时,尽管很累,但是一想到有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我就坐不住了,还是站在楼道里比较放心;放学以后,老师们都陆续离开,我却丝毫不敢掉以轻心,直到各班学生都离开才放心回家。半学期过去了,整个年级学风浓了,班风正了,看到这些变化,我想,这才是初三年级应该有的样子。
  中考终于结束了,对我来说这一年过得很慢,压力很大,而我仿佛一下子老了好几岁。令全校人都没想到的是,学校的中考成绩,由原来全市20名左右提高到第4名。这个名次,也为学校之后中考成绩一直在全市排名第1奠定了基础。
  爱之探索——从创新中发展
  在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中,我把学习到的新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形成了兴化学校独特的“352”高效课堂模式。
  然而在推广之初,却遭到了很多老师的吐槽。一些老教师认为,课堂上老师说那么少,重点怎么讲得清楚。还有一些老师认为,这种模式以练为主,只适合理科教学,不适合文科。当然还有人认为,課堂纪律太乱,没法控制,不如老方法,课堂容易操控。
  但是我始终坚信,高效课堂,一定要推广。
  为了有效实施,我首先在自己的课堂上展开高效课堂的示范引领,让老师们感受各个环节的具体过程。其次,对各教研组骨干教师,开展高效课堂培训活动,然后在各组内全面开展。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和各科特点,形成切实可行的流程,在全校推广。
  一段时间以后,高效课堂给师生们带来的变化是看得见的。首先,课堂生动起来了。一些环节需要学生讨论,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热闹了。虽然很多学生仍然不愿参与,但是他们心动了,就有了下次参与的愿望。其次,课堂处处有惊喜。学生们用朴素的语言描绘着自己的看法感受,让老师们发现,一些平时不怎么被重视的学生,原来他们也有这样深刻的思考,能说出这样优美的语言。老师们笑言:看来,真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呀!
  爱之耕耘——从反思中提升
  2016年,陕西省梁洋洋名师工作室成立了。2017年, 我被任命为兴化学校副校长,几重工作压身。周内,要干好学校的事;周末,要去周边县区进行“阳光师训”“名师大篷车”等送教活动。其中,在为留守儿童“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中,我包抓了5名留守儿童,既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同时还要留心他们的生活,利用一切可能,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连轴转的工作压力,经常让我双腿浮肿,再加上颈椎上的职业病,整个人憔悴不堪,我只恨自己没有更多的精力。可谁知道,刚开学不久,我的脚又意外扭伤了,医生建议休息一个月。可是想起每天那么多的事情要处理,何况请假就得麻烦别的老师替我上课,一个星期之后就是上海的交流会,难得的学习机会更不能放弃,我怎么能请假。于是,每天我在学生或老师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上四楼教室上课,然后再回到一楼的办公室处理其他事情。
  在上海,我一边培训,一边用微信处理相关事务。在工作室的交流群里,我每天都会与成员们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就培训的相关问题与大家展开讨论。当然,教学工作也是不能落下的,虽然人不在学校,可是班级群里的作业每天都要及时更新。上海炎热的天气,让我扭伤的脚,直到培训结束仍然没有消肿。
  令人欣慰的是,不管如何辛苦,我所带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家长支持我,学生喜欢我。除了做好这些本职工作,我想,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结合实际撰写了十余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上发表。
  2018年春天,我有幸参加了“丝路之春”当代名师大讲堂活动,作为陕甘晋优秀教师代表与苏派名师,就课堂教学与创新展开讨论。我的课题是《认识三角形》。一节课下来,我对学生及时有效的评价,让老师们印象深刻。他们这样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太有创意了,总是能够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抓住,并创造适合这个学生的机会,让学生去展示自己的才华。当时,为了鼓励一个看起来内向胆小的女生,有勇气学习数学并喜欢数学,我对她说:“你的字写得特别漂亮,你上去给我们把这个方法写一下吧。”我希望自己的用心,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护,能给每一个学生创造适合自己的展示机会。我希望我的学生们会因为一节课,因为一个喜欢自己的老师,更加自信,更喜欢学习数学。
  同年,由我负责兴化学校教育共同体的活动,我多次就中考复课开展活动,如“中考考点同课异构,核心成员切磋示范”活动,通过毕业班老师示范引领,老师间的观摩交流,及时发现问题、研讨策略,促进老师共同进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兴平的中考成绩不断迈上新台阶!
  爱心永恒——从幸福中收获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过的教育的本质。28年前,我只是想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28年后,我仍然是这样希望。虽然拥有很多荣誉:陕西省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工作坊主持人、咸阳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组成员、咸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咸阳市学科带头人、咸阳市教学能手、咸阳市优秀教师、最美兴平人、兴平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兴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而收获这些,其实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因为热爱,所以收获。
  回首这28年的道路,我想送给年轻教师们一句话:安心从教、静心从教、爱心从教,定会收获幸福。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期中考试过后孩子给我分享的第一件事不是题答得怎么样,而是一件发生在考场的细微事情。她說:“妈你知道吗?我觉得我们化学老师素质可高了!今天她给我们监考,我们考试的时候她就把考场的垃圾收集起来,考完试找了个塑料袋带走了!”说这话的时候,孩子满脸的敬仰和崇拜。我的心被震撼了!一方面觉得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居然能对自己的老师作出独立的评价,另一方面我也对那位老师心生敬意!  
期刊
高职教育的区域性定位,决定了它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也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握地方发展的实情,进一步深化产教
身为九年一贯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每天面对“无声世界”里的聋哑学生、适应行为有缺陷的智障学生以及号称“来自星星”的自闭症学生;面对着家长们不辞辛劳的接送、陪读,以及信任的目光,我们为师者除了正常的授课外,是否还能为这些有身体缺陷的孩子再做些什么?  多年前,执教聋哑学生语文课兼做班主任,我曾杞人忧天过:眼前这些聋哑孩子,老师每课教授的知识或技能他们能否听懂,是否能活学活用?师者的“苦口
期刊
案例:某年6月初,某中学初一学生林某因上课时给另一同学递纸条,被任课老师发现.该老师十分生气,责令林某离开教室.令林某没有想到的是,上第二节课时,该老师仍在生气,再一次当
期刊
【摘要】读者服务是图书馆运用馆藏资源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需求的行为和过程,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高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是读者服务的核心,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任何时候都要把读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以读者为中心,做到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帮读者之所需。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服务;教育  中国分类号:G250  一、高职
2018年8月,承载了很多人期望的电影《一出好戏》如期上映,著名演员黄渤初执导筒,鉴于他以往在影视剧中的角色塑造和人物设定,很多观众都以为这又会是一部黄渤式的幽默喜剧。事实上,电影上映之后,看过该片的观众也的确能从中get到一些笑点,但更多的是笑声过后的思考空间。尤其是对惯于从文学艺术作品中寻找研究案例的学界来说,《一出好戏》无疑提供了新的剖析样本。  影片中黄渤饰演的马进所在的公司组织出海团建,
期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孩子在其中越是感受不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成功的教育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真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大音希声,教育无痕,这是教育者魅力的展现,这是教育内在的规律。  教育无痕需要大智若愚、大音希声。面对一名屡次迟到的孩子,没有批评、责备、盘问,我只示意
期刊
我们在建设学校文化时,结合学校历史和地理地名(校址位于西安市尚德路),以“德”为“尚”,以“以德育德,成人成才”为主线,从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入手,形成了独特优雅的“德”文化,孕育了学校师生健康向上的人格魅力,促进了广大师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厚德载物,传承发展”之路。  精神文化建设,突出一个“德”字  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期刊
荀子说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句话形象表达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的重大影响。而走廊文化建设又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方面,对学生良好个性和素质的养成具有导向、规范和塑造的作用,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然而,当前一些学校的走廊文化建设却存在着物质化、复杂化、成人化等弊病,极大地削弱了走廊的育人功能。  生动的灵魂,萌生精神之根  對重物轻人、缺少灵性的走廊文化说“不”。走进现代化的校园,大
期刊
本刊讯 10月24日,陕西省2019年度基础教育宣传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一年来全省基础教育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交流经验、表彰先进,部署2019年全省基础教育宣传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