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田径训练能力培养的实验探讨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体育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作为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一直以都是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摇篮和输出。因此,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培养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从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田径训练的角度出发,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田径能力培养的现状,探讨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改善田径课程的设置。
  关键词 高中 体育教育专业 能力培养 实验探究
  教育改革为教育领域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体育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方面,为中小学教育指明了一个重要的方向。当然,在发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是组成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主体,因此,有必要不断地分析和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其中,针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田径训练能力培养的分析和探讨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对此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一、我国体育专业学生田径训练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体育教师训练能力有待提高
  在我国目前的高校体育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和训练员都不是专业的体育教学专业出身,多数教练员是兼职的,超过四分之三的训练员年龄不小于40岁,并且缺乏从事体育专业的职业年限,这就使得整体上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和能力都不强。
  同时,因为我国一直以来的教育重点都不是体育,所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也并不到位,依然奉行的是从前的体育专业教育课程体系,“重学不重练”——主要注重体育教学的专业基础理论和运动项目技术技能教学,不仅使得学生缺乏独立制定自己训练计划的能力,影响训练能力的培养,更会使得其在以后的中小学教学实践中,无法胜任中学课余运动训练工作,从体育专业的学生变成“文凭高、能力低、经验差”的不专业中小学体育教师。
  (二)投入训练经费和时间不足
  体育专业的学生培养自身的田径训练能力,也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不断训练。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我国许多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的训练经费都是只听其声,未见其人,很少落实到学生身上;同时大部分高校体育训练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专业的训练场地和训练器材,这些大大限制了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训练时长和训练量。
  当然,教师和学生都普遍不重视基础的运动训练量,很少投入时间训练和培养基础的田径训练等能力,也保证不了有规律、长时间、有组织、有计划地持续进行,也是造成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训练能力缺乏和低下的原因之一。
  (三)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
  目前许多高校的体育能力课余训练管理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基本上是空有其表,甚至有的学校连表面样子都不做,根本就没有设立。体育专业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不间断训练的科目,尤其是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课余也是个不可忽视的锻炼时间。把握好课余的时间,做好课余训练,是提高学生各项体育能力的关键。但实际上的情况却是,大部分的师生在上课时敷衍了事,课余训练没有端正的的态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折射出一个强有力的科学管理方法的缺乏。假设能够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课余田径能力训练营,保证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做好训练,这对提高和培养其这一专业的田径训练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田径训练能力培养策略
  (一)设计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
  针对不同学生的运动天赋、田径方面的运动基础以及可安排时间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学生田径能力的训练培养方案。同时,也要从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综合考虑学校的训练经费、训练场地、教师专业能力等诸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可行性较高的训练方案。
  (二)推进课程改革
  教师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改革,更加系统完整地向学生传授运动训练的田径方面的理论基础、技能知识和课外训练。比如根据各自教学目标的不同,将课程根据内容和作用不同分为理论课、训练课和竞技课。理论课主要讲授田径各项技术原理等;训练课教授学生掌握与田径项目有关的训练方法与手段;竞赛课目的就在于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各项田径运动竞赛组织、规则与裁判法。
  (三)加强实践训练
  除了课上的训练课程之外,体育专业的师生都要有“主动加餐”的上进心,在课余时,也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种活动提高自己的田径训练能力,一方面是自己自主锻炼和学习,全面了解自己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增加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适当增减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另一方面,可以与其他人组成小组,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在竞争中培养和提高田径训练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可以说是中小学未来体育教师的后备队,因此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影响着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我们予以高度重视,从设计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推进课程改革和加强实践训练等多种策略,培养和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田径训练能力,也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究的重要方面,希望能够为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提供一些灵感。
  参考文献:
  [1] 田稼禾.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田径训练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2001(4):66-68.
  [2] 邵丽霞.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中國市场.2016(35):203-204.
  [3] 杨晖.体育院系体教专业田径专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36):206-208.
其他文献
夏播玉米套种秋紫豆,667平方米可产玉米350千克左右,秋紫豆1000千克以上,增收1200元以上,玉米套秋紫豆省工易行,不与粮争地,不影响下茬小麦的播种,是一种粮菜套种的好形式。
摘要篮球也经成为我国目前人们消遣娱乐的主要方式,让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投入到篮球的健身运动中来,而在放松的同时,也以比赛的形式来增加其观赏性,观看篮球CBA、NBA等比赛项目,越发地陶冶人们的情操。所以本文通过对篮球比赛中三分球的战术加以简要的分析,从而得出在比赛中运用三分投篮的战术对比赛结果的作用及影响,进一步制定出提高三分球命中率的策略,和对三分投篮战术训练的建议。准确的三分球投篮技术,是比赛决
本研究评估了凡纳滨对虾幼虾对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及苯丙氨酸的需要量,并探讨对其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组成成分、血液指标、氨基酸代谢酶活性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
今年3月5~9日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在福州召开了1993年冶金地质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和冶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1992年的工作,分析冶金地质面
中图分类号:G83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要体育运动员是否掌握器械感和其技巧的掌握以及技能的完善程度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培养运动员的器械感尤为重要。本文先介绍了体操运动员与器械感的关系内涵,并进一步分析了高校艺术体操运动员器械感训练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体育运动员器械感高校艺术体操训练  一、器械感的内涵  器械感广泛地运用于艺术体操界,但
摘 要 我国竞走项目基础训练的目标是促进竞走运动员掌握正确的竞走技术,提升身体素质,培养坚强意志,并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状态。虽然我国在竞走项目基础训练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促进了竞走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基础训练依旧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我国竞走项目的基础训练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 竞走运行 基础训练 对策  一、前言  在我国田径运动中,竞走一直是一个优势项目
1、采用免耕,确保墒情机播小麦应提倡免耕,确保墒情,才能一播全苗。1995年机播小麦时,我们做了对比试验,一块由在播种前耕翻后3天播种,机播小麦缺苗断垄现象严重,一块由采用免耕播种
为探讨有机肥料对棉花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我们于1994-1996年分阶段实施了有机肥及其与氮素化肥配施的试验。一、材料和方法试验选在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北村,供试土壤均为脱潮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 我国的技工院校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新课改标准的要求下,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也愈发丰富多样。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到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学当中来,有助于激发技工院校学生对于体育兴趣,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并且有助于促进他们终身体育的观念的形成。本文阐述了素质拓展训练的相关内容,并着重的研究了如何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子宫颈癌细胞Siha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用5 ng/m L TGF-β1作用Siha细胞72 h,通过倒置显微镜、CCK-8实验、单细胞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