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心“乐”目“乐”动心扉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宅家以听乐为主,每日早餐罢,便翻出CD一摞,随后手端清茶落座,将它们逐一放入唱机。伴随着飘逸的乐声,我便在一种宁静的心态中进入了释然的境界中。
  此番听乐,我是“眉毛一把,胡子一把”,“抓”来什么听什么,因此作品涉及面很广,其中有歌剧、交响乐、室内乐、艺术歌曲、钢琴、弦乐、管乐独奏等,风格则包括巴洛克、古典、浪漫、现代等多种。我的想法是,趁这次时间充足,索性就来一次大“梳理”,翻到手后,感兴趣就拿来听。这样看起来虽有些懒惰和不系统,但却满足了我的随心所欲。
  赏心“乐”目,我把“悦”字改成了“乐”,说明我是在用心听赏音乐,而这里的“目”字,则有着目录的意思。我想,这样的改动,既能够表现出我此次“泛听”的动机,亦能够反映出“乐动心扉”的奇妙效果。
  此次赏乐我的感想颇多,故在听赏每张唱片时都做了简单的随笔记录。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记录都是我对音乐“灵机一动”的感想,而并非对唱片的评价(版本、录音等)。现将这些笔录收集于此,以求与大家共享。
  歌 剧
  威尔第歌剧《茶花女》
  萨瑟兰、帕瓦罗蒂、马努古埃拉等演唱,国家爱乐乐团演奏,波宁吉指挥,DECCA公司出版
  《茶花女》是我再熟悉不过的歌剧,不仅看听过无数遍,在乐团中演奏也有着十次以上的经历。我认为,这是一部最具人性化和抒情化的歌剧,是威尔第一生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作品。
  我最近听了好几个版本的《茶花女》,但唯有这一版令我最为痴迷,其中的原委当然是萨瑟兰、帕瓦罗蒂、马努古埃拉、波宁吉的组合。


  关于这个版本我没有必要仔细介绍,因为在爱乐者们的心中,它早已是一个明星云集的黄金版本。在这套唱片中,萨瑟兰精湛的演唱(绝妙的气息控制、令人叫绝的花腔、深邃的音乐处理)无与伦比,帕瓦罗蒂黄金般的声音震撼寰宇,马努古埃拉浑厚的男中音沁人肺腑,波宁吉的指挥水乳交融……
  威尔第的歌剧是世界歌剧史上的“分水岭”,是歌剧艺术发展到至高层次的顶峰之作。然而人們不禁要问,为什么他的歌剧能够更“高级”一步?为什么他的歌剧能够比18世纪的歌剧更上一层楼?细想之下,这真是两个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威尔第的歌剧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正是他,第一次在歌剧中将戏剧性、抒情性与音乐性融合在一起,并真正把歌剧中人物的内在思想与内在情感通过音乐充分表现。在创作中,他着重体现了音乐的心理表现和心理描写,使歌剧情节高度真实化和艺术化,继而带来了跨越式的提高。
  众所周知,在威尔第一生的歌剧创作中,《弄臣》《游吟诗人》《命运之力》《奥赛罗》《阿依达》,尤其是《茶花女》,都是心理表现和心理描写的典范,这些歌剧中都有着非常突出的心理描写段落。例如《茶花女》第一幕中维奥莱塔那段著名的咏叹调“他也许是我最渴望见到的人”,即为最突出的心理描写咏叹调。在这首咏叹调中,威尔第用音乐将维奥莱塔激动、疑惑、渴望、幸福的几种情绪尽情表现出来,且将她的心理波动和情感变化融会在一起并刻画至深。第二幕中维奥莱塔和乔治·热尔蒙的大段二重唱,更是反映两位角色心理表现的绝佳段落。
  诸如此类的音乐,在整部歌剧中随处可见,实为精彩的“人性化”音乐。
  心理表现和心理描写,是歌剧发展的一个更高层次,在威尔第之前,西方歌剧是难见这种细腻而深刻的手法的。后来柴可夫斯基在其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也体现出了这方面的精华,而到了普契尼时代,对这方面的借鉴与发展就显得司空见惯了。
  威尔第的《茶花女》给我带来了很多联想和回味,重听这部再熟悉不过的歌剧,我的内心再次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敬畏与崇拜。伟大的威尔第,他是歌剧艺术的“灵魂”,是全人类音乐文化的先行者之一。
  理查·施特劳斯《玫瑰骑士》
  克里斯潘、明顿、唐纳、琼威等演唱,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乔治·索尔蒂指挥。DECCA公司出版
  《玫瑰骑士》是理查·施特劳斯于1909年创作的一部三幕歌剧,1911年首演于德累斯顿。它是理查·施特劳斯写得最传统、最通俗的一部歌剧。在此之前,理查·施特劳斯曾经写了《莎乐美》《埃莱克特拉》等许多带有现代色彩的歌剧,然而其后他却掉转头来,写了这部和谐、优美且具有民俗性的歌剧,其做法令人颇感有趣和意外。
  无论从剧本还是音乐上看,《玫瑰骑士》都有着古典式的风格,它的宫廷感和传奇性,给人们带来了幽默和惬意的赏心悦目感。这部歌剧富有奇妙的色彩,被誉为现代版的“费加罗”。
  歌剧《玫瑰骑士》展现出理查·施特劳斯音乐天才的另一面,他以绝妙的技法,为歌剧的通俗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部歌剧中,他将以往歌剧中的咏叹调、重唱形式以及瓦格纳式的对唱,与传统的德奥民族风格,特别是维也纳圆舞曲的特点结合起来,表现出自然完美,天衣无缝的一体感。这种创造性,使得歌剧音乐与大众通俗风格融合在了一起,听起来既高雅又通俗,大有“蓬荜生辉”、光彩夺目之感。
  《玫瑰骑士》非常浪漫,剧中三个主要角色(公爵夫人、奥克塔文、索菲)分别由三位女高音饰演,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安排,也是颇具特色且又颇具难度的组合。然而理查·施特劳斯却把它们结合得自然协调,完美无缺。尤其是剧终之前的女高音三重唱,实为精致、精湛、经典的名段。
  我听的是DECCA公司出版的唱片,由著名歌唱家克里斯潘、明顿、唐纳、琼威等演唱,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乔治·索尔蒂指挥。对于这套唱片,我个人深感钦佩,尤其是法国女高音克里斯潘的演唱,非常令我着迷。而乔治·索尔蒂大师的指挥,更是无可挑剔的精湛和精彩。
  当然,对于这部歌剧,我还有着一个并未满足的心结,那就是至今还没有听到卡洛斯·克莱伯指挥的版本。说实话,索尔蒂指挥的版本固然精彩,但却并未使我完全沸腾,因为我第一次接触这部歌剧时看的是卡洛斯·克莱伯指挥的DVD,而那种先入为主的印象至今无法改变。再换句话说,因为卡洛斯·克莱伯是我最偏爱的指挥家,所以我自认为他指挥的《玫瑰骑士》是无人能够出其右的。


  交响乐
  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
  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伦纳德·伯恩斯特指挥。DG公司出版
  弗朗兹·李斯特是19世纪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他是激进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标题交响乐和单乐章交响诗的创始人之一,亦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鼻祖”。而就交响乐来说,他一生创作了两部标题交响曲,即《但丁交响曲》和《浮士德交响曲》,此外他还创作了13首标题交响诗。他的这些作品,为19世纪欧洲交响音乐的发展树立了楷模,做出了具有突出意义的贡献。
  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创作于1857年,1880年修订。这部交响曲是根据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诗剧创作的,全曲分三个乐章,1.浮士德(老博士)2.玛格丽特(少女)3.梅菲斯特费勒(魔鬼)。全曲终结时伴以用诗剧原词写成的一段颂扬合唱而结束。
  李斯特是标题音乐的创始人之一(另一人是柏辽兹),他的作品(特别是标题交响诗)直接影响了19世纪中后期一批作曲家的创作(特别是理查·施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等人的交响诗)。而他的两部标题交响曲,同样为浪漫主义交响曲的发展提供了“范本”。他的交响曲不再遵循古典交响曲四个乐章的传统结构,而是以戏剧情节的标题作为乐章的结构,数量不限。例如《但丁交响曲》为两个乐章,《浮士德交响曲》为三个乐章。
  李斯特这两部交响曲都很庞大,其创作风格与标题交响诗相类似,但其寓意较深,音乐的形象化及“诗意”都更为突出。
  伯恩斯特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演奏可谓精湛的表率。波士顿交响乐团是一个“光彩”的乐团(从1979年该团访华演出开始,我就深爱上了这个乐团),这个乐团的管乐亮丽(木管清丽,铜管壮丽),弦乐尤佳(音色鲜活,张力巨大),其合奏效果富有动人心魄的魅力。
  伯恩斯坦是20世纪世界指挥大师中的传奇人物,他的指挥特点是鲜活、激昂、壮丽、辉煌。这张唱片中乐团与指挥的表现均无懈可击,他们的组合完全是“神仙”级别的。
  舒伯特交响曲全集
  欧洲室内乐团演奏,阿巴多指挥。DG公司出版
  这套舒伯特交响曲全集我珍藏了很久,但一直没有仔细听过(只零星听过一部分),此次详听了全部,所获得的感触颇有新意。


  一般來说,除去人们最熟悉的《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和《C大调第九交响曲》(伟大)外,舒伯特的其他交响曲似乎并不为人所熟知,而它们在舒伯特一生的作品中,也并不占据什么重要的地位。然而,就是这些交响曲(第一至第七),却给我带来了很多有益的思索。
  重听这些交响曲,感觉它们都是与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尤其是贝多芬)一脉相承的作品,其模式基本上是莫扎特加贝多芬,兼有些海顿的味道。仔细聆听后,感觉它们在结构上十分规整,风格上亦十分严谨,很多地方模仿和“习作”的痕迹较重,也有着当时时尚的影响。然而这些作品都有着舒伯特独特的天才火花,尤其是歌曲化的个性十分显著。再有,这些交响曲的音乐都很真挚、很细腻,很多旋律透露了作曲家在艺术歌曲方面的优势与特征。
  舒伯特的早期交响曲在技术上虽未有大的创新,但在熟练程度上却并不逊于贝多芬,他的很多赋格曲颇有精妙之处(例如第二交响曲的末乐章,与贝多芬的第四交响曲末乐章有着颇相一致的思路),和声与配器效果十分明显,作品中除了拥有室内乐化的细腻感外,交响性的体现亦显得很突出。
  然而我个人认为,在舒伯特的全部交响曲中(包括该套唱片中所含的《罗萨蒙德序曲》),最伟大、最辉煌、最具交响性、最有划时代意义的就是《C大调第九交响曲》(伟大)。这部作品是具有独立思考、独立个性、独立风格的交响曲,是奠定舒伯特交响乐大师荣誉与地位的作品。当然,《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也是他最好的交响曲,这部交响曲主要的特点是新颖,它体现着舒伯特艺术歌曲交响化和交响乐艺术歌曲化的崭新创意。它非常浪漫,是一部浓缩精神,表露情感的作品。然而要单纯从交响曲的角度来看,“舒八”则远没有“舒九”具有震撼力,而在思想上和哲理上,它也并不似“舒九”那样庄严宏大和富有立体性。
  总而言之,舒伯特的交响曲是建立在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基础之上的延续之作。然而它又是一座承上启下的“桥梁”,起到了连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交响乐发展的传承作用。

其他文献
近在眼前的字幕  小琼:我很喜欢分享歌剧世界里的一些新事物,这个月我们来说一说歌剧演出的字幕!  小薇:字幕自然是重要的——在中國,无论演员们唱的是什么语言,投映在舞台上方或两侧的字幕基本上是观众们跟上故事情节的生命线。  小琼:可以想象,设计字幕也是一门艺术,例如要让切换幻灯片的节奏契合音乐的韵律。演出中的每个细节都是美学体验的一部分。  小薇: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坐在离演员很近的好位置上,看
期刊
上海歌剧院7月24日、25日上演于上海大剧院的歌剧《唐璜》并不是一部冷门之作,然而鉴于疫情刚刚趋于稳定,与乐迷阔别许久的舞台尚限于30%的上座率,因而这次演出也别具意义,演出票早早售罄并没有出人意料。与此同时,自《声入人心》出道的人气小生蔡程昱将加盟剧组饰演“奥塔维奥”一角的消息公布后,更是催化、加速了这一进程。  本次歌剧演出由许忠院长亲自挂帅执棒。2020年农历新年之际,他曾受澳大利亚歌剧院之
期刊
歌剧《山海经·奔月》2018年首演之后的一次酒会上,<歌剧》杂志主编游今天家里不一样之和编辑陈恰倩与我聊起了我刚刚发表在该刊物上的文章——《我的歌剧唱词观——兼谈音乐文学表述的独特性))o这个自从“奔了月”后“蓄水量”最大的话题一开闸,各类观点、见解激起的波涛之汹涌就基本得等大禹来治水,甚至女娲来补天了——月亮,妥妥地又惹祸了……就是在这个一群热爱歌剧的歌剧人围绕着歌剧及歌剧创作公说婆怼、婆说公戗
期刊
在拜罗伊特,我还演过《女武神>中的奥特琳德。《指环》每年都要上演,因此不需要连台排练。维兰德担任《指环》的舞台导演,而他的太太格特鲁德是一位编舞,也为他做些前期准备。很遗憾,我没能与维兰德本人一起合作。当时我们是8个受到严格限制的女武神,全部的动作就只是一个造型——手放在臀部,像一群希腊黄蜂那样站在那里,虽然没那么弱不禁风。  我感觉自己触怒了瓦格纳太太,但记不清具体出于什么缘由。的确,当我感到排
期刊
近年来,中国歌剧舞剧院在歌剧创演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几乎每年都能够推出一到两部新作品。2019年,该院创演了一部歌颂焦裕禄的大型歌剧《盼你归来》,作为国家艺术基金的重点申报项目,该剧曾在北京天桥藝术中心举行了试演,当时我也现场观看了演出。今年,尽管新冠疫情严重,但中国歌剧舞剧院全院上下一致、同心协力,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对作品进行了修改和复排,并于8月5日、6日在同一剧场公演。受剧院邀请,我赴现场观看
期刊
去年末,由台湾传统艺术中心、台湾音乐馆主办的,历时数月的“世代之声——台湾族群音乐纪实系列”压轴节目——音乐剧《石板屋下的葬礼》,安排在被视为传统大节日的冬至(12月22日)之夜,于台湾戏曲中心大表演厅演出。此举虽非刻意,但在原是阖府团聚的节日,演出以死亡为题材、以葬礼为名的音乐剧,而且还能出现爆场盛况,亦见出这个制作具有强大能量,足以打破社会传统禁忌。而在连同“热身预演”的十多分钟在内,合计共约
期刊
在美英音乐剧中,根据戏剧人物的性别和年龄可以分为男童与女童、少年与少女、男女青年、中老年男女等角色,但如此区分较为笼统,没有显示出戏剧人物的身份背景、性格特点、受教育程度等重要信息。音乐剧演员在研读剧本时,必须了解自己如何用声音造型、肢体语言来塑造剧中的人物,而演员的准确表演能让观众在戏剧情境中快速共鸣且预知戏剧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地位作用。類分音乐剧舞台上的种种角色,可以让观众在观赏之前了解剧中人
期刊
小瓊:上个月我们讲到了马德里成功的《茶花女》制作,其中演出人员均保持社交距离。这个月我们来探索还有哪些歌剧能符合严格的舞台安全规范,尤其是在一些仍然需要执行严格疫情防控措施的欧美国家。  小薇:马德里版的《茶花女》里,两位有情人完全没有肢体接触,始终隔着两米的“社交距离”。是不是还有别的歌剧能让角色相互保持距离呢?  小琼:我们不如再退一步,考虑一下独唱歌剧——这样演职人员就只有舞台上的唯一演员和
期刊
2月28日,英国皇家歌剧院行政总监科迈克西姆斯(cormac simms)通过网络发布视频,代表英国皇家歌剧院向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表达由衷的支持。  这是自上海歌剧院院长、指挥家、钢琴家许忠发起全球音乐接力倡议项目以来,第9家应邀“声”援中国的世界级艺术机构。这场全球音乐接力倡议,得到了各国顶级交响乐团和歌剧院的响应——澳大利亚歌剧院交响乐团、澳大利亚墨尔本交响乐团、以色列耶路撒冷室内乐团
期刊
好一阵没去奥地利的萨尔茨堡音乐节了,2008年8月中旬趁着去德国拜罗伊特乐剧节之便,顺道去那儿住了6天,看了四场歌剧及一出话剧,计为莫扎特的《唐乔瓦尼》跟《魔笛》,威尔第的《奥赛罗》,巴托克的《蓝胡子的城堡》,以及美国剧作家琼·狄迪恩( Jloan Didion)编写的独角戏TheYear of Magical Thinking,姑且译为《整年独思》。  萨尔茨堡到底是萨尔茨堡,这个举世闻名的夏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