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思想在乡村生活类短视频中的体现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ll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庄子“逍遥”思想旨在传达一种宁静质朴的心境,注重精神上的简单自由,强调人的追求应该回归到更加饱满朴实的状态。科技的快速发展,让信息传播也越来越自由,复杂的社会环境打开了人和人之间欲望的大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更让人眼花缭乱。新媒体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乡村生活类短视频和一般的搞笑、吐槽以及精心设计的短视频桥段相比,它以慢节奏的生活状态,超写实的拍摄手法,让简单朴素的乡村生活成为一种令人向往的存在,文章旨在通过对乡村生活类短视频研究,探究庄子“逍遥”思想在该类短视频中的体现以及现实影响。
  关键词 庄子;逍遥思想;乡村生活;短视频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9-0095-04
  短视频的兴起主要是为了适应手机等移动终端以及社交平台的需要,在这个受众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冗长的文字和静态的图片很难吸引受众的眼球,快节奏和复杂的社会现实,驱使受众倾向于更简单的交流技巧和更朴素的表达方式。在当今传播背景下,短视频大流行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乡村生活类短视频作为草根文化的一种,逐渐成为促进乡村身份界定与文化认同的线上空间[1]。综合来讲“乡村短视频”是指,以移动短视频平台为依托,侧重记录农村风土人情和农业生产生活,同时又展现乡土社会结构的时长为10分钟以内的短视频[2]。乡村生活类短视频“短小精悍”,又满足了受众追求精神自由放松的需要,乡村生活中蕴含的纯真质朴的情怀与庄子的“逍遥”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庄子的逍遥绝不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但又不同于孔子的积极入世,更确切地说,庄子的逍遥是一种在人世中寻求超脱的境界。”[3]庄子“逍遥”思想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舒缓有序,慢节奏和简单的日常生活流程正是此类短视频的“精髓”所在。本文主要探讨庄子“逍遥”思想在乡村生活类短视频中的体现,以及这类视频给受众造成的现实影响。

1 抖音乡村生活类短视频成为爆款的原因探析


  1.1 丰富的表意空间与沉浸式体验
  在以往的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媒体比受众拥有相对较多的信息,受众根据自己喜好选择的信息往往具有体验的局限,譬如庄子形容“鲲”,“鲲”存在于庄子脑海中,如果想要具化这种想象,就需要用实物和更有参与感的东西来形容,于是庄子写到“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他用了更直观的表达,但是也给人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信息选择的局限同样适用于受众对乡村生活的理解,网络与新媒体技术让短视频成为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短视频的创作多元性让它拥有更丰富的表意空间,在此基础上为受众提供了更优质的使用和观看体验,新的记录方式在于向受众传达“鸡、鸭、牛”并不代表“脏、乱、差”,例如,创作者“牛爱芳的小春花”镜头从没离开过自家牛羊;创作者“我是田姥姥”镜头展示趣味邻舍民居生活;受众透过镜头观察和获取的信息比文字和图片更具说服力,一日三餐、下地种菜、上山砍柴、邻里闲谈……乡村生活围绕的都是日常琐碎的小事,但零散而具体的记录性生活可以增加受众体验值,视频下方有留言区,网友们会分享类似的趣事,对别人发出由衷地赞美,也会感叹自己的人生境遇,你来我往的互动往往更能触发受众情感共鸣。
  1.2 缓解现代性焦虑与精神危机
  在当代社会,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是社会主流,生活的压力使人囿于小小的一方天地,身心疲惫缺少激情与想象力。2021年冲上微博热搜的词语“累丑”,形容的便是这样一种麻木又枯燥的状态。庄子在《人间世》中通过颜回的提问回答了心斋之义,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3]庄子告诫人们要突破感性认识,做到“心斋”,从而摆脱客观对主观的束缚。城市生活的钢筋混凝土、拥挤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严重压迫的人的身心自由,抑制了人对生活的想象和憧憬,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能“逍遥”?
  过快的节奏和过于单一的生活流程是焦虑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现代人精神危机的重要原因。在乡村生活类的短视频中,呈现的是与城市生活完全不同的一种状态,乡村生活充满了随意与不确定性,传统乡村生活遵循自然,人际交往简单朴素,没有掺杂过多的欲望和利益纷争,而城市生活更偏程序化,会有许多的条条框框需要遵守,需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谋求利益,以求生存。因此,现代城市里长期积压的生活负担,无法宣泄的精神压力让人渴望简单朴素的乡村生活。以李子柒的视频为例,一天的生活可以包含各种户外活动:建房、摸鱼、养花、种地、做手工……相对于程式化的生活,这种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无异于世外桃源,而更加真实和传统的乡村生活,以“牛爱芳的小春花”为例,生活细节更加直观无“滤镜”,灶台上的灰尘都看得一清二楚,“粗制造”的乡村生活场景同样具有很好的解压和放松效果。

2 庄子“逍遥”思想在该类短视频中的具体体现


  2.1 田园山水,怡然自得
  庄子一向反对人的“有为而累”对美的破坏,他认为朴素、本真、天然的状态下的美,才是真美形态,才值得被追求和欣赏[4]。他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天地精神往来,与造物者游。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一直贯穿着“生态之美”的思想,庄子也一直用一种敬畏、亲近喜悦之情去感受自然,遨游山水之间。依托传统的中华文化,乡村生活类短视频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乡村自然景观为拍摄背景,高山、流水、菜园、牲畜、炊烟、瓜果……在李子柒的视频中,人是自然灵动的,在这幅宏大的山水图画中,人又不过是画中一笔,云朵晚霞可以为视频着色,飞鸟虫鸣是最和谐的乐章。“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发现了价值本体的多元性,即不将万物生硬地统一在一个标准之下,而是让万物以各自的规律和谐发展,将万物放在平等地位上,在相对中找到相同,同样人类的生存也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5]自然善于用时间去沉淀和孕育万物,乡村生活短视频的拍摄也遵从了这一点,李子柒视频中,一道菜的完成,经历了春耕到秋收,从种子到果实的成熟,历经雨水和风沙的洗礼。不急不躁,自然舒缓的生活节奏,从晨光微微到星辰漫天,一切都在不经意中变化,却又看不出变化。B站博主“山藥视频”,专注于户外美食,他的锅、碗、瓢、盆几乎都是取自大自然:芭蕉叶、石头、树枝……都可以成为视频元素,寄情山水,遨游于天地之间,不刻意改变,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共生。   2.2 人物刻画,简单质朴
  庄子“逍遥”思想的主体是人。在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中“人”与“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庄子看重人对自然的尊重,同时也强调人的思想德行。乡村生活类短视频除了利用自然塑造视频美感,其中更重要的是对人物的刻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尊老爱幼,朴实无华的感情是打动受众最重要的因素。在李子柒的短视频中,她自身给人的形象就是一个勤劳、能干、美丽的少女,她爱护动物,身边总有小猫小狗围绕,她爱自己的奶奶,对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奶奶关怀备至。李子柒的奶奶,在视频中话不多,但是她时常在李子柒干活时默默注视着她,或者用方言与李子柒对话,充满了关切与亲昵,也许,一个耄耋老人对孙女最深沉的爱莫过于此,奶奶和李子柒感人的亲情也是李子柒视频中最打动人心的一个因素。
  同样,在“牛爱芳与小春花”的视频中,人物形象也具有自己的特色。牛爱芳和小春花是一对夫妻,他们虽然时常吵闹打趣,但是字里行间渗出的是真挚淳朴的情感。小春花勤劳能干,粗活重活都不在话下,同时她又非常尊重自己的婆婆,好吃的菜总是第一个夹到婆婆碗里,她呵护自己的孩子,督促自己的丈夫,小春花在视频中表现出的是一个坚强、乐观、淳朴的农村女性形象。牛爱芳虽然称不上是典型的中国男性形象代表,但是他爱老婆、尊重母亲、呵护幼儿的品德也值得人赞赏。短视频中丰富的人物性格是视频引起观众共鸣的重要原因,纷繁世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人身心疲惫,乡村生活中质朴的人物和感情让人眼前一亮,心生向往。
  2.3 乡村生活,自由随性
  庄子认为,人的精神可以超越一切,可以塑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因而,《逍遥游》的“鲲鹏”意象为人们提供了一片可供思想自由游历的广阔空间,人的思维也似脱缰的野马,可自由奔驰,无所羁绊,而人自身也可活得潇洒自由,不被外界束缚,可以无欲无求,逍遥地驰骋在这广阔的天地之间[6]。在乡村生活类短视频中,人的生活是自由随性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种花种草,开辟菜园,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随意烹调,李子柒镜头下的美食,往往是她不经意品尝田间瓜果后才萌生的菜品,随意的插花和摆设看似信手拈来,不经思考,但是意境已然和谐动人。花草树木,万物徜徉于自然,或生或死或随风而去。李子柒的视频给人自由灵动,是许多人追求的“仙境”,抖音博主“蜀中桃子姐”“客家英子”的视频,更多的是贴近生活的烟火气,随性的烹调和不加修饰的生活场景,也是“自由”的另一种诠释。都市人每天被生活所累,闲暇碎片的时光大多只能寄情于简短的视频,不管是乡村视频中诙谐幽默的对话,感人至深的细节,还是空灵动人的美景,都是能使人精神放松,向往徜徉之所在。天地之大能容万物,当然也能包容人关于“自由”的小小心愿。关于乡村生活的随性与美妙,终究要归结到“真、善、美”这三字上,庄子笔下的自在逍遥,是人生于天地间,却不困于天地的追求,乡村生活,慢节奏与生活细节之精妙就在于不紧不慢地与天地同生共死。
  2.4 美好期待,融于世,超脱于世
  冯友兰认为,庄子所追求的幸福是顺自然之性的结果,与其逍遥游所追求的绝对自由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并且将庄子的幸福分为相对的幸福和绝对的幸福[7]。在乡村生活类短视频中,人们很少会将自己的期待娓娓道出,在对“幸福”二字的理解上,每个人的理解和定义也不同,但是它们往往有着共通之处——精神满足,庄子对幸福的追求,也可将其理解为精神满足的一种,是对逍遥境界的升华。有的学者认为先秦儒家学者的思想常人难以企及,庄子思想拥有很高的造诣和境界,而庄子的“逍遥游”思想就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对庄子的“逍遥游”,有学者称其为“大心”或者“广大心胸”,也有学者称其为“第一境界”或“极高境界”[8]。许多人只理解的出庄子所说的绝对幸福,把自由的立意拔的很高,但是普通人更容易获得的是相对的幸福。在乡村生活短视频的朴素的人们,往往表现出积极乐观地生活态度,那是一种努力向上的力量,如同庄子渴望“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向往与期待一样,是想让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更丰富和充沛的一种驱动力。普通人的精神境界通常是与世俗相融合的,乡村生活短视频反应的场景正是从世俗中寻求幸福的代表,但是真正的精神超脱又超脱于世俗,世俗的人们尽管没有达到庄子的思想境界,但是他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却与庄子的追求方向一致。

3 抖音乡村生活类短视频对受众造成的现实影响


  3.1 乡村形象:刻板与创新
  至今为止,或许还有不少人保留着对以往乡村生活的认识,他们没有机会也没有精力亲身体验田园时光,说到寄情山水,畅游天地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加上拍摄视频时善用一些技巧,声音、光影、人物符号等都成为了乡村形象的代名词,乡村的刻板有一部分来源于它的固定性,几代人生生世世都居住在同一个地方,从事着同样的工作,也极少接触其他新鲜的事物,生活看似没有什么变化;而它的创新之处在于,这个地方的每一颗泥土,每一朵花,每一朵云,每一个新的生命,都是不同的,是随时间到来又随之而去的,万物生生不息的同时,又在悄然孕育新的生命,一切看似相同却又不同。乡村生活依托万物,是人们暂时躲开都市纷扰,洗涤心灵之所在,短视频打开了都市人群通往乡村生活的大门,不仅仅是中国城市居民,还有许多国外的网友,都对中国乡村生活有所向往和期待,青山绿水、炊烟袅袅、虫鸟鸣鸣……乡村生活类短视频的兴起,不仅仅重新塑造了新的中国乡村形象,更重要的是传递出了庄子“天人合一”的智慧与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表现。乡村生活方式的创新与原始气息结合产生了别具风味的体验和生活风貌,清风之徐徐,草木之兴盛,这就是生命的力量。
  3.2 传统美德:坚守与传承
  “至德之世”一词,“充满了对平等的呼唤和对人性的质朴关怀。之所以呼唤平等和关怀人性,是因为庄子看到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看到了当时社会的“民失常性。”[9]庄子认为只有恢复人的自然、纯朴、真实、善良本性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万物虽自有颜色,但人贵在有品德与精神。朴素的农村人,往往也坚守了最真诚的感情,在各类关于乡村的镜头和片段中,“热情”“好客”“真诚”“善良”等词语,都在朴实的乡村人身上有所体现。这种美好品德的坚守与传承并不是“无知”和“无能”,这是几千年来扎根于鄉村土地,还未褪色的中华传统美德。乡村生活简单自由,自然已经给予了人类太多的东西,所以生存在这片天地的人往往更心怀感恩,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这也是乡村生活类短视频中最值得敬佩的品质。   3.3 逍遥境界:自由与升华
  “广莫之野”是庄子所营造的一个极尽想象的大境界,庄子所说的游于“广莫之野”,这个“野”就凸现了身体的自由和心的自由[10]。人们在追求逍遥的路上历经波折,物质享受束缚了人前进的脚步,又如何能“野”?欲望都市,车水马龙,人极其容易在虚无缥缈的追求中迷失自我,彷徨无措,抑郁寡欢。想要完全达到庄子的“野”确实很难,但在学习庄子“逍遥”境界的过程中也应该大有裨益。在受众观看乡村生活短视频,回味慢节奏生活时,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就已经开始了,对自由的追求与精神的升华在这种悠闲生活中也逐渐变得清晰。

4 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焦虑往往弥漫为一种具有相对普遍性的生存体验,它本身成为了现代性的严重后果之一。”[11]无论是李子柒视频里唯美诗意的田园生活,还是“牛爱芳与小春花”镜头下不经雕琢的乡村景观,都折射出了现代社会的焦虑,正是因为焦虑情绪无法在自己的生活中得到釋放,许多人才如此青睐轻松悠闲的田野乡村。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不是所有人都有到田园去追逐清风的勇气,但是这种怡然自得的心境依旧值得我们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放慢生活的脚步,享受生活的一点一滴,做好每一件小事,认真对待生活,也认真对待自己。生活或许无山水,但应做到心中有山水,自然如果包容万物,那它必然也能包容你简单的生活,既然庄子“逍遥”境界令人神往,那就用这份“逍遥”度过属于自己的每一天。
  参考文献
  [1]郎超,张玉栋.延异与重构:作为媒介景观的乡村生活短视频[J].科技传播,2020,12(20):133-135.
  [2]陈奕樊.“快手”清流类乡村短视频中的农村形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9.
  [3]何佳慕.庄子《逍遥游》之“逍遥”价值探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8(6):11-15.
  [4]乔露.新媒体视域下“自然美学”文化治愈功能透析[J].新闻知识,2020(4):87-92.
  [5]慈秀秀.浅析庄子逍遥游思想的现代意义[J].学理论,2015(15):23-25.
  [6]郭毓.浅析《逍遥游》中的自由世界[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9):163-164.
  [7]王霞.逍遥与至善:庄子与康德幸福观之比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36(11):11-17.
  [8]李汉兴.庄子“逍遥游”及其阐释路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9]葛长龙.庄子思想的人学意蕴[J].理论探索,2010(1):42-44.
  [10]张力.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庄子》的逍遥精神境界[J].名作欣赏,2020(20):97-98.
  [11]蔡馥伶,王雪晔.缓解现代性焦虑:李子柒短视频的符号审美及乡村想象[J].新媒体研究,2020,6(18):109-113.
其他文献
关键词 悖论;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冲突与融合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7-0067-04 1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冲突与融合问题缘起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冲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现象,这是因为一方面人是独立的个体,必须拥有私有生活空间;另一方面人又是社会化的产物,必须自觉融入公共领域,在公共价值观引领下采取统一的公共行为,从而获得交
摘 要 2020年底到2021年初的“基金热”席卷了各大社交媒体,甚至由此引出了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基金社交”,该现象引起了网友与各界的热烈讨论。从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基民”群体仪式性传播的内在聚集机制,并探究“情感”这一要素作为驱动力是如何使个体积极、反复地参与到互动中去的。  关键词 基金;互动仪式链;柯林斯;狂欢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
关键词 伯明翰学派;“饭圈”文化;主流话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7-0078-03  作为网络青年亚文化代表之一,“饭圈”文化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一方面吸引着主流话语的嵌入,另一方面其充满反叛性的“风格”也引起了社会关注。为了对“饭圈”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发挥其在话语传播层面的价值,学界近年来不乏针对其的研究。本文沿用对亚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
关键词 直播带货;会话分析;知识论;知识优先争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7-0081-08  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中国直播带货蓬勃发展。“口红一哥”李佳琦曾在短短5分钟内卖出1.5万只口红,直播女王薇娅曾在直播间卖火箭发射业务。他们既是销售员,又是种草官。卖的产品既有奢侈品,又有农产品,一场直播可以吸引数百万人观看,直播带货的影响力日益凸显。目
摘 要 一段时间里,“网抑云阴乐”成为各大社交平台网友讨论的热门词汇,“网抑云阴乐”由网易云音乐谐音而来,用于嘲讽网易云评论区中的悲伤言论。而作为被嘲讽的对象,“网抑云”现象其实折射了网易云基于音乐社交的互动仪式下所形成的共情中的青年群体,寻求情感认同和内心归属的困境。从解读“网抑云”现象背后的生成逻辑以及其带来的影响出发,试图探寻消解“网抑云”情感认同困境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网抑云;共情;情
关键词 《仅三天可见》;人物访谈;纪实;社交实验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123-03  《仅三天可见》首次尝试在人物访谈中融入社交元素,开启了社交实验访谈节目的先河。节目播出之后引起了大量讨论,有人赞赏它对人物访谈的大胆创新,有人质疑“社交实验”的合理性。作为一档以纪实类人物访谈为底色的社交实验类节目,从传播特点的角度来看,这次尝试有所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线上舞蹈;演艺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7-0089-03 1 线下舞蹈类演艺发展受阻  新冠肺炎疫情对线下演艺行业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以接触式、聚集性线下服务为主的文化娱乐休闲服务营业收入降幅比上年同期下降48.8%,文化传播渠道下降24.4%。由于防疫政策对演出场所
关键词 新媒体;城市形象;短视频;宣传片;西安;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8-0099-03 1 西安城市形象视频传播的历史回顾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城市形象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主要以民間视频和官方视频的传播为主,“视频在记录与再现、议程设置、政治形象塑造与调动公众情感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实拍类视频对信息传播效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