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工作过程教改背景下的高职班主任工作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做好基于工作过程教改背景下高职班主任工作,首先要求班主任老师掌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其次要求班主任老师,树立基于工作过程的班级管理理念;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班级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班级活动和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法;班主任工作
  
  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正在逐步深入,高职教育理念,教学环节和教育教学的内容、方式、环境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工作当然也应随之变化,一方面,我们要借鉴各种先进的学生管理经验;另一方面,我们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模式和方法,以培养符合时代需求,与世界接轨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应用人才。
  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历史虽不长,但我们对高职教育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的探索,以及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始终没有停止过。我们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先后经历了模块课程、项目课程阶段,现在正着力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改革。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吸收了模块课程灵活性、项目课程一体化的特长,并力图在此基础上实现从经验层面向策略层面的能力发展,关注如何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重视人的个性需求,关注如何在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大目标下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教育的本质属性问题。”(姜大源教授语)在工作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切实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工作、学会学习的方法能力(如制定计划、解决问题策略、获取信息能力、创造能力等)和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社会能力(如团队合作、交流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这是较以前的教育教学更为合理和科学的教育理念,也是实现高职毕业生与就业市场“零距离”对接的重要路径。
  如何做好基于工作过程教改背景下的高职班主任工作呢?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树立基于工作过程的班级管理理念
  
  1.加强班主任自身素质建设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大多是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改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这些教师马列理论水平不高,专业化程度较低,尤其是缺乏工作经验和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部分班主任思想不稳定、综合素质偏低,他们不能主动学习和运用先进的学生管理理论,研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在工作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因此要树立基于工作过程的班级管理理念,加强班级管理,首先必须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主要应做到:
  第一,把好聘用关。首先要从源头上着手,认真把好班主任的来源关。要选择安心、诚心、热心工作的有较高理论水平、较强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较宽知识面的教师来担任班主任工作。第二,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培训制度。对班主任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培训,采用校内外结合、长短期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的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培养复合型的、掌握最先进职教理念的学生管理人才是提高班主任素质的重要途径。第三,完善相关待遇政策。要采取有力措施,制定优惠政策,改善班主任待遇,让他们放下包袱、消除后顾之忧。
  2.树立基于工作过程的“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宗旨就是要提升学生学习、工作的自主能力,引导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和策略性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因此,我们要将这种理念融入班级管理之中。在班级管理中要把提高人的素质,处理人际关系,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工作放在首位。“以人为本”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学生视为被管理者即一般的管理客体,而应当充分考虑和满足其主体性的要求,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应该树立新的学生管理理念,应该将学生看作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校园中责权利相统一的平等的一方,是有责任能力的行为主体。班主任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发展的目的,为学生多提供个别化服务,培养学生的个性并为之提供展现的空间和机会。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
  我们要模拟公司或车间形式来进行班级管理,借鉴社会生产管理模式来管理班级,让学生从平时的学习中树立车间或公司管理意识。在模拟管理中可采用分角色扮演,让学生进入情境,进入角色;要可能争取有较多时间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工作、生活,并将所学迁移到班级管理之中;要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和企业专家评价等多种考核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即社会能力,这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需要,也是将来毕业从事社会工作的要求。根据权威部门统计分析,高职学生在心理方面有自我意识发展不完善、情绪自控能力较弱、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等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班主任要更加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班主任要注意把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放在重要日程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磨练顽强的意志,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在仿真教学或现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工作时,班主任老师要配合任课教师抓住契机,针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适时疏导,引导其端正态度,消除心理疾患。
  当然,我们还可以采取企业专家讲座、心理训练、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以个案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的办法,不断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素质,解决其心理问题。
  班主任是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班主任要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来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习和调整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乐观稳定的情绪和开朗坚强的性格,不怕挫折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以及广泛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总之,职业院校的班主任要加强自身建设,将工作过程理念同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切实做好班主任工作。
  
  二、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班级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是搞好学生管理、规范其行为的重要保障。班主任要建立科学、规范、完整的班级管理制度,让其成为学生的行为依据。在制度建设中要注意几个问题:1.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要以学生为基础。每当制定或修改规章制度时,要首先在学生中听取意见,既要严格、又要合理,加强规章制度的科学性。2.加强规章制度的宣传。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为更好地贯彻执行班纪班规打好基础。3.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持久地执行。执行过程中要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要经常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汇报和反思。班主任要定期组织学生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制度完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要建立班级的学生考核机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量化评定。在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学习小组的作用,全面掌握班级情况,使工作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分级管理,以量化的形式约束学生,激励学生自律,做到奖惩分明,从而逐步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建立民主、自由但有序的班级氛围。要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的跟单式管理,强化学生的制度意识,采用过程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为辅的考核方式。
  
  三、组织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班级活动和管理工作
  
  高职院校班主任,要认真学习、研究高职教育的理论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明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模式上的特点、所带班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尤其是要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理念和行动导向教学法融会贯通,并运用于班级活动和管理工作之中。
  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文化课基础较差,入学分数低,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自卑感较强。班主任老师要向学生介绍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帮助学生端正认识,消除自卑情绪;要向学生介绍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区别,使学生了解新型人才观,打消轻视技能型人才的传统观念;要向学生介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与知识型课程的联系与区别,引导学生纠正错误的思想认识;班主任要向学生介绍高职教育的特点、前景,介绍所学专业在社会需求中的地位,使学生认识到职业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总之,班主任要主动开展一些认识自我、欣赏自我、战胜自我的活动,利用班会和课外实践活动,训练启发学生发言演讲,谈个人感受,使其增强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激发其强烈的成功意识和成才欲望。
  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特点,因此班主任要了解所带班级所学专业 的行业特点、发展前景。在日常班级活动中经常性地把学生所学专业、行业或企业的发展前景与学生个人理想、个人前途结合起来,激发他们对所学专业的兴趣,配合任课教师逐步培养学生的敬业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班主任还应该向学生灌输高职教育的要求,即强调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向学生解释本专业针对的特定的职业群体,并对该职业群体的特点、社会供求关系、工作性质等等做一个全面的解释,从而使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班主任应该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并结合历届毕业生的发展经历给学生们做就业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老师应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帮助学生提高工作过程意识,形成关于工作步骤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是具备完整工作过程的班级活动,均可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骤指导学生完成;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特点,增强班级活动的趣味性和活动效果,同时也为专业学习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其他文献
美西战争中海军的胜利,使得美国作为一支强劲的力量稳稳登上了世界舞台,并获得了一系列海外殖民地,将美国带入了“非正式”帝国时代。然而,显然有一处不引人注意的部分,在这一故事中被忽略了:就是那些执行英雄将领的命令并使他们的胜利成为可能的海军士兵们。这些参加美西战争的水兵是所谓的“新海军”改革的产物,改革发生于19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90年代,使美国海军恢复了生机与活力,创建了几乎全新的海军力量结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