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儿子的“时间焦虑”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l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时间都去哪了》这首歌悄然走红,大小商铺随时都会飘来那熟悉的歌声。忽有一日,儿子忧心忡忡地问道:“妈妈,我的时间都去哪了呢?”一时,我真的不知如何作答,说用到学习上吧,他的确有些贪玩,很多时候都在我的督促乃至强迫之下勉强完成作业,于是我只好提醒他:“既然知道时间珍贵了,以后就用功学习,珍惜时间。”
  儿子追问时间去哪了,我本以为他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没想到他一连几天闷闷不乐,显得异常的焦躁,口头上不停地抱怨,但行动上毫无起色,依然对学习敷衍了事。见状,我恍然醒悟,儿子同不少孩子一样,患上了“时间焦虑症”,尽管知道自己目前的状态不妥,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采取应对措施。
  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我要求儿子从现在起“跟时间赛跑”。对于一个平时懒散惯了的磨蹭小子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挑战。这不,儿子拿出功课要写作业了,可一会儿拿出数学练习册,一会儿翻翻语文生字本,一会儿又看看英语课本,最后垂头丧气地趴在书桌上嘟囔:“哎,作业真多啊!要是我能有孙悟空的速度,两下写完该多美啊!”“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抱怨于事无补,还是抓紧做吧。”我旁敲侧击地提醒儿子。或许他一想也是这个理,索性沙沙地写了起来,也就四十多分钟的时间,作业都完成了。
  又到一个周末,本该欢呼雀跃的儿子却愁眉苦脸,说老师布置的复习作业简直是折磨人,那么多门学科和密密麻麻的知识,他无从下手。这时,我给儿子制定了“复习任务分解图表”,其详细步骤包括“设定目标—确定方法—深入复习—总结小得”。最初,儿子有点半信半疑,但见我信誓旦旦地打着保票,就硬着头皮列出了复习计划,然后为自己限定了具体的时间,步步深入地照着去做,一个上午竟然完成了复习任务的80%,以往的拖延和磨蹭现象都神奇地消失了。这招果然奏效,儿子学得津津有味,还腾出了大把的空余时间,真是不亦乐乎。
  后来,小有收获的儿子在日志中写道:“时间就像弹簧,只要挤,肯定是有的。”这个比喻又令我茅塞顿开,既然时间像弹簧,就要让它立体般地呈现出来,让每分每秒都变得活力无限。于是,我们一家人在一起集思广益,设计了“智慧时间手册”,让生活立刻妙趣横生了起来。每日清晨,我和儿子由先前的晨练快跑改为健身慢跑,这样儿子就可以边跑步边背诵英语单词,健身学习两不误。每天傍晚,我们还抽出五分钟时间进行“亲子智力大比拼”,看似不经意的娱乐游戏,其实沟通的是愉悦的感情,创设的是温馨的氛围,传递的是不断升温的正能量。
  最令我欣慰的是,儿子坚持每天写“生活备忘”,尽管是将一天中的事情简单地记录下来,其实展现的是一扇精彩的生活视窗,让我们母子在面对“时间都去哪了”的时候,不再逃避,不再迷茫,而是上交一份真实而圆满的答卷。
其他文献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陶瓷工艺在中华技艺中是不可磨灭的一部分艺术产物。在中华五千年的发展中,陶瓷工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陶瓷的产生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同时也可
为了解决车轮架的孔加工工作效率低,精度不易保证,设备落后不足的问题。进行车轮架孔加工工艺分析,台钻设备技术改造和刀具自制。有效地完成了车轮架加工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创造力,是指想象力、独创性、思维发散力、解决问题并产出成果之能力的综合素质。它不仅是艺术、设计方面的创新,也体现在科学、社交、生活情感体验与资源整合上。创造力如何引导,这也是许多家长关注的重点。  在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引导孩子建立联系,也就是为孩子营造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可以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增加孩子对生活的感受力 找到并鼓励孩子的兴趣是发掘创造力的起点!让孩子从小处着手,增加对生活的感受
儿子学习成绩一直不大好,我总是趁着假期让他补课。渐渐地儿子不再对我百依百顺了,去年一放暑假,他就郑重地宣布:“我的暑假我做主,不上辅导班!”我在微博上慨叹:“儿子暑假不听从我的安排去上辅导班了,真是儿大不由娘啊!”有博友回复说:“把暑假还给孩子,家长适时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就行了!”  我听从了博友的建议,没再勉强孩子。我发了一篇《暑假不上辅导班》的帖子,配上了儿子兴奋地手舞足蹈的照片。帖子刚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