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介《皮肤粘膜症状鉴别诊断》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读由谭升顺教投等编写的《皮肤粘膜症状鉴别诊断》一书,发现作者等试图把凡有皮肤、粘膜损害发生的各科常见疾病,按其主要皮损类型,结合病因进行分类编写,有其一定特色.

其他文献
性传播疾病(STD)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每年全世界约有2亿淋病新病人,4000万梅毒新病人,而且这还是低估的数字.
期刊
患者男,53岁,1990年4月24日就诊.患者自1年前开始在口周陆续发生多个疣状增生性皮损,渐播散至面颊下部.半年前唇红与口腔内出现多个丘疹,部分渐融合成粘膜白斑样,无自觉症状.
期刊

有遗传性的全身性瘙痒病就我们所知以往文献尚无报道,现将笔者所见的一家族3代7例予以报告,并就命名问题进行讨论.
期刊
本文报告7例光化性肉芽肿的病理及超微给构观察.其组织学改变为真皮中上部胶原纤维嗜硷性变,其间或周围散在组织细胞、异物巨细胞及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偶见嗜酸细胞和肥大细胞.变性区域内弹力纤维显示减少或消失.超微结构观察证明变性的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被组织细胞吞噬和吸收.并对发生机理进行了探讨.
我科最近用烟酸肌醇脂治疗寻常痤疮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有关测定各种肌病病人血清中LDH同功酶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报道[1-3].一般认为,病人血清LDH65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而与病情活动性及肌肉损害程度关系间题上尚有争论.

头孢三嗪(Ceftriaxone)为已获美国FDA批准的长效杀菌剂,国内正开始应用.为观察其抗淋病的临床效果.我们于1990年3~4月用来治疗无合并症淋病,并与现用强效抗淋剂作了对比.其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期刊

白癜风免疫紊乱报告很多[1~3],Halder等曾指出,患者的自然杀伤细胞(NK)增多可能是白癜风的病因[4].

毛囊角化病又称Darier病.棘层松解是其主要病理变化之一,目前国外学者多数认为是因桥粒(Ds)与张力微丝(Tfls)复合体障碍所致,但对破坏的始发部位及其过程观点不一.为此我们在这方面对8例毛囊角化病人皮损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现报告讨论如下.

患者男,23岁.因发热两月,全身皮下结节20余天于1990年4月15日入院.体检:体温39℃,重度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