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走路的树》教学片段评析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会走路的树》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在一个春天的早晨,小鸟和驯鹿发生了什么故事?(教学中抓关键字词,感受小鸟和驯鹿相处的快乐,为第二部分的离别时的不舍做铺垫)
  师: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小鸟看见了什么?
  生:小鸟看见了一棵金色的小树走来走去。
  师:是的,小鸟跟驯鹿相遇了,可是小鸟并不认识它,所以她怎样?
  生:很好奇。
  师:(映示:好奇)好奇的“奇”字是什么意思?
  生:奇怪。
  师:对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有兴趣,就叫“好奇”。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师:你读出了疑问的语气,看来你关注了小问号。老师和大家一起读。
  师:“奇”字是要学的生字,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教师边写边说)一个字儿真奇怪,“大”字变小捺变点,“可”字一横要拉长,不让“大”字掉下来。你们也写一个“奇”字。注意写字姿势。(生写)
  师:同学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奇”字?
  师:(映示:一会儿)指名读,读准儿化音。“一会儿”你感觉到什么?
  生:时间很短。
  师:好一会儿呢?
  生:时间很长。
  师:重点词语太重要了,加上一个字、少了一个字意思就不一样。读的时候要注意把这样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
  (指读,齐读)
  师:玩了这么久,这么长时间,驯鹿才送小鸟回家,(映示:送回家)看“送”,部首是“辶”,一路护送小鸟回家,所以“辶”里的是“关”,关心的“关”。第一次见面就玩了这么久,还送小鸟回家。他们真是一见如故。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他们是好朋友?
  生: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师:(映示:有趣。出示大草原的图片)看“趣”字。部首是“走”。他们走到了绿油油的草地,趟过了碧澄澄的小河,穿过色彩斑斓的花圃, 走到了风景如画的山谷,这就是“许多地方”。“趣”字的部件“取”左边是“耳”,右边是“又”,表示手(出示又的古体字)。他们耳朵听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生:他们听到了河水流淌的声音。
  生:看到美丽的花儿。
  生:看到小河里游来游去的小鱼。
  生:他们会捉迷藏。
  生:他们会在树林里玩耍。
  师:和好朋友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玩一玩,看一看,听一听,这就是“趣”。一个简短的句子,大家读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画,真不简单!体会着这些重点词,再读这个句子。
  师:还有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他们是好朋友?
  生:天天来陪小鸟。
  师:(映示:天天来陪),“陪”字生字开花。“陪”字是由“阝”“立”“口”组成,站在你身边听你说话,相随作伴,这就是“陪”。
  师:谁天天陪着你做什么?你的家人对你多好、多关爱,有了家人的陪伴,你感觉怎么样?相信你也给你的家人带来了幸福和快乐。带着幸福和快乐,再读这句话。
  【评析】
  一、 趣味识字,凸显了识字、写字教学
  因本课的词和文章的感情联系紧密,教学时通过抓重点词语,从字形上进行解析,感受文字的魅力。如“奇”的教学,教师先引导学生感知“奇”的意思,接着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好奇”的意思,然后指导学生书写记忆“奇”的字形,最后联系生活巩固“奇”字。这一设计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生活中识字的规律。又如学习“趣”字,先根据字的部首特点“走”,出示驯鹿和小鸟一同走过的每一个地方,接着出示右边“取”这个部件,分解成“耳”“又”,老师边讲解边出示“耳”和“又”的古体字,告诉学生”“耳”是表示听,“又”是表示手。那么,他们在一起边走边看,走到了哪儿,听见了什么,做了什么呢?经过这么一拆,学生记住了字形,又把课文内容串联了起来。
  这样的教学就是根据汉字的构形规律来设计的,不仅趣味性浓,与课文阅读联系密切,还能让学生感受学习汉字的作用,真切体会学习汉字的意义,可谓独具匠心。
  二、 找重点词,培养阅读能力
  重点词句可以为我们的朗读起到提示作用,读好关键词句为读好全文奠定了基础,学生也正是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如:从“好一会儿、送、天天陪著、有趣”等词语中,体会出“小树”对小鸟的热情、喜爱、关心。再如第3自然段,让学生想象驯鹿陪小鸟到处玩的生活情景,加深了学生的体验,也为感情朗读做了铺垫。
  三、 发挥学生想象,加深情谊
  课文第3自然段是这么写的:“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我抓住两点让学生尽情地联想:(1) 很多地方;(2) 许多有趣的东西。围绕着这两点展开合理的想象,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大胆想象,进入一个自主驰骋的思维空间,从而把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有机统一起来。小鸟与小树之间的情谊体会的更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更透彻了。
  这样既抓住了文中的重点句,又帮助学生理解了重点词语,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定会越来越会表达,能表达,善表达。
  (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 )
其他文献
朋友说,她家那只猫嘴馋,每当吃饭时必上餐桌。我说该“打而逐之”。她答,这猫“记吃不记打”。我将信将疑,决计要观之是如何“出手”的。那猫头一回攀桌沿,朋友便在其脑后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并购市场实现了井喷的态势,更多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发展壮大。而并购重组通常意味着企业会进行相应的资产调整,优质资产注入,更新管理团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了时代的主潮流,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高中化学;思维品质;培养  中国分类号:G633.8  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是科学的、前瞻的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所具有的主动性、民主性、创造性的时代特征。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大难点:学生怕习作,缺乏习作热情;缺乏自信,不愿与他人分享习作。同时,习作评价方式单一,基本以教师评语为主,教师批改习作耗时耗力,写评语常常写到“词穷”,却不一定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在班级里开展了师生共评习作的活动——“我们的作文选”,旨在激发学生习作和评价的兴趣。  一、 活动意义  1.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兴趣是行为的导向。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
期刊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载体,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为集群中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集群的主体是企业,因此对我国产业集群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集群本身,而应该转向
一、 正确流利,不拖沓,干净利落即自然  初读课文时,教师通常会把“正确、流利”细化为“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破句”等具体要求,并在教学中进行指导,但在指导的过程中,学生的拖沓腔往往让正确、流利成为一种尴尬。最近聆听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执教《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形象而具体的朗读指导,使朗读教学真正走向自然。  师:(板书:滴水穿石的启示)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课题,读——  生:(齐读)滴、水、穿
期刊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将竞争优势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已面临巨大挑战。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于利用技术创新来实现在价值链上的攀升。与西方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一、认识小古文师:同学们,还记得老师以前带着大家读的那篇《放风筝》吗?谁来读?(指名读)生:“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师:一出口就是不凡!你看他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期刊
一、激趣揭题1.同学们,还记得这首儿歌吗?一起读一读。(映示配图儿歌:“中秋夜,月儿明。妈妈讲故事,孩儿静静听。”)2.中秋节的夜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月亮是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