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水河断裂带北段GPS测量及其运动特征

来源 :西北地震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j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鲜水河GPS监测网由18个沿鲜水河断裂带分布的点组成.1991年对该网进行了首次观测,1996和2000年进行了两期整网复测.本文利用该网1991和2000年的二期GPS观测资料结合川西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常规大地测量资料,计算给出了这一强震活动带现今运动图像:由测区的北西虾拉沱测点到南东的乾宁测点水平位移速率逐渐增大,而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不明显.表明利用短边GPS测量可有效监视活动断裂带两侧一定区域的地壳运动.对比有形变测量资料以来川西地区6级以上地震分布的特点,认为可根据鲜水河断裂带断层两
其他文献
介绍了在利用气象卫星热红外异常作地震短临预测的探索中,如何开发已有的气象卫星资料分析处理系统来捕捉、确定和提取地震前兆异常,分析震兆异常时空演变规律,计算地震"三要素"指标,建立地震预测思路。
通过对1975年海城地震前出现的宏观异常现象的分析,推测大震前在震源区的地下岩体中就已产生了贯通到近地面的规模不等的宏观裂缝,在构造应力场的持续作用下,这些裂缝会进一步地扩张、错动和贯通形成更大规模的裂缝,震后所说的发震断层实际上是主震前沿发震断裂上的裂缝最后一次扩张、错动和贯通的结果。正是大震之前这些裂缝的进一步扩张以及沿这些裂缝热物质的上涌才导致了震前形式多样的各种宏观前兆现象的产生。
据报道,熔芯注射成型技术已经被应用于由Victrex的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PEEK)复合材料制造的飞机燃料箱上。与现有的金属设计相比,这个方案节省了30%的成本,减轻了50%的质量。航天燃
近日,河北欧塑型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分子建筑模板获得国家专利授权。该模板由废旧塑料等废弃物生产而成,废旧塑料打成粉末混合其它原材料后,经过高温挤压、冷却定型、裁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