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T研究浅层鼓泡塔中的气含率行为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内径0.14 m的浅层鼓泡塔内采用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CT)研究了孔口气速和孔径大小对鼓泡塔气含率行为的影响。实验选用空气-去离子水体系,在轴向高度4.75、17.75 cm处同时测定气含率曲线,孔口气速范围为4~186 m/s。以单管为气体分布器,开孔率和孔径范围分别为0.14%~1.31%和5.3~16.0 mm。实验结果表明:气含率随气速的增大而增大;当孔径d0=10.5 mm,孔口气速大于19 m/s时,气含率曲线斜率发生变化,一定程度上表明此时的流型由鼓泡流开始向射流转变;在相同孔口气速下,气
其他文献
以呋喃甲酸、5-叔丁基-2-呋喃甲酸为起始物,在PCl3作用下,与苯胺、2,6-二烷基苯胺反应(烷基为乙基、异丙基),合成了4个N-(2,6二-烷基苯基)-5-叔丁基-2-呋喃甲酰胺有机配体,同时以
通过聚合物接枝改性的方法制备了β-环糊精改性聚丙烯酸(PAAβCDen)和丹磺酰基团改性聚丙烯酸(PAADSen),并用二维氢核磁、流变学、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对接枝于聚合物上的
一氧化氮(NO)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二氨基荧光素是一种能够有效检测NO的荧光探针化合物。通过结合“tagging”技术对二氨基荧光素进行单功能化可提高其NO探测的靶向
摘要:以醇胺、[bmim][BF4]、H2O的混合液作为CO2吸收液,利用建立的CO2吸收一解吸实验装置,考察了此吸收液连续捕捉CO2的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离子液体,此吸收液具有吸收效率高、
利用一系列含O、S、N配位原子的导向型辅助配体,与四氯化锆发生配位反应,生成具有一定空间导向作用的中间体配合物,用于研究其与亚乙基桥联双茚二锂盐C2H4-(η5-Ind)2ZrCl2反应时
以酚醛树脂为黏结剂,在活性炭(ACH)表面担载MnO,制备蜂窝状Mnq/ACH催化剂,考察了制备工艺条件对MnO,/ACH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醛树脂质量分数越高,所制ACH的机械强度
分别制备了α-环糊精(α-CD)和偶氮苯(azo)修饰的聚丙烯酸聚合物α-CD—PAA和azo—PAA,用。H—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利用α-CD与azo之间的包合作用,成功制备了光敏性大分子自组装
基于实验室小型水冷壁气流床气化炉,建立了工质流动及传热模型,对水冷壁的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结构参数、操作参数对工质不均匀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分配集箱中沿
采用Benson、Fedors和Rozicka-Domalski基团贡献法对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合成进行热力学计算与分析,得到了反应温度为298.15-383.15 K时的反应焓变、吉布斯自由能变
在SAPO-34分子筛催化剂上,对甲醇制烯烃(MTO)的反应现象进行了考察,结果证实MTO反应存在明显的反应诱导期和催化剂积炭失活期。基于此,在653.15~763.15K、甲醇空速3~27h^-1的条件下,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