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诗画”的融入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带来的蜕变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aol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人们对小学生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是局限于学好数学、英语、语文三门学科了,而是越来越重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的学科,教师们在对学生们进行音乐知识传授时,更应该结合音乐这门课程的特点,采取最新型的授课方法。将“音诗画”融入小学音乐讲堂当中,很好的契合了音乐这门课程的艺术性,同时也符合音乐这门学科的特点,能够给学生们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加强了学生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提高了学生们各方面的音乐水平。
  关键词:音诗画;小学音乐;感官体验
  一、将“音诗画”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授课的意义
  从各方面看,音乐、诗歌、美术似乎是相对独立存在的艺术体,但同时,他们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倘若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授课过程中,融入“音诗画”进行授课,能很好地为学生们营造一种艺术氛围,从而提高小学生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同时也挖掘了学生们潜在的艺术潜力。教师们在讲课的过程中,充分运用“音诗画”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取长补短,使音乐不在局限于听觉感受,而是做到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同时运用诗歌对音乐课堂进行辅助,可以让学生们的视野和知识层面得到扩展,引导学生们了解诗歌与音乐的区别以及相同性,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加深学生们对音乐作品的印象。小学生们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涨,音乐水平得到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授课方式得到了一定的创新与蜕变。
  二、“音诗画”的融入为课堂带来蜕变
  (一)“音诗画”的融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致
  一年级到二年级的学生们,年龄基数较小,自制能力较差,缺乏对音乐知识进行自我学习的学习兴趣。将“音诗画”融入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丰富学生们的感官体验,让学生们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从听觉视觉等各个方面对音乐知识进行学习,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致更加高涨。例如,教师们在进行二年级下册音乐课《小花猫和小老鼠》时,可以在备课前收集一些小花猫以及小老鼠的图片,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们进行观看,丰富了学生们的视觉体验。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们分组进行游戏,在课堂内模仿小花猫以及小老鼠的叫声,并将小花猫以及小老鼠的叫声融入到《小花猫和小老鼠》这首音乐当中。一定时间后,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们在组内以及各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教师事先准备好礼物,例如,小花猫和小老鼠的卡通绘画,奖励给表现优秀的小组。同时,教师又要做到兼容并包,对表现较差的学生们进行鼓励,维护小学生们的自尊心,并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自信心。经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也使得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学生们找到了相互进步的伙伴,自然而然会更加热爱音乐,会自发主动地去学习音乐知识。将“音诗画”充分融入小学音乐讲堂,可以激发学生们进行自我学习的学习兴致。
  (二)“音诗画”的融入活跃了课堂氛围
  “音诗画”是音乐、美术、以及诗歌几种艺术形式的结合,将三种艺术形式融入到小学音乐授课过程当中,丰富了学生们各方面的感官体验,能很好地为学生们营造一种愉悦的、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当中进行音乐知识学习,能够迅速地掌握并理解音乐的相关知识,教师们将“音诗画”融入讲课过程中,能为小学音乐讲堂的授课效率带来质的蜕变。例如,学生们在学习小学二年级下册《十二生肖歌》时,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们在学习《十二生肖歌》之前,先进行一些讨论与分享,引导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属相。教师们可以先分享自己的属相,为学生们立个榜样,也给予了学生们积极主动进行分享的信心。同时,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基本相近,无法涉及十二生肖中的全部属相,这时,可以引导学生们在脑海中回忆自己家人的生肖。其次,可以选出十二位同学,分别对应十二生肖,其他同学进行歌曲演唱,十二位同学跟着音乐舞蹈。利用“音诗画”进行小学音乐授课,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三)“音诗画”的融入深化了音乐授课
  音乐是一门能够让人们产生共鸣以及共情的学科,因此,教师们在进行音乐知识授课时,不能仅仅是停留在音乐知识的基础层面上,更应该进一步的深入。引导学生们对音乐中所带来的情感进行欣赏与共情,将“音诗画”融入小学音乐讲课过程中,能使学生们更加准确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同时,教师也应该进一步深入地引导学生们对这种情感进行了解与体验。例如,在苏教版教科书中,二年级上册《好朋友》这一课,教师们在对学生们进行授课时,可以带领学生们对这一歌曲进行歌唱,其次,让学生们去了解这一歌曲中的内容,并对这首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最后,教师们带领学生们带着这份情感共鸣进行《好朋友》歌曲的演唱。学生们在对歌曲有了进一步的情感认知后,感官体验更加丰富,教师的音乐授课内容更加深入,讲课效率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将“音诗画”融入小学音乐授课过程中,能很好地丰富学生们的感官体验,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致更加高涨,教师们的讲课水平及效率得到提高,给小学音乐课堂带来质的蜕变。
  参考文献
  [1]叶心如. 例谈“融入式”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 010(018):126.
  [2]黃婷. 对小学音乐创新教育的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09.
其他文献
教师在进行鲁迅作品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新课改的大背景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精神引导和角色表演来树立学生的学习观念,进而提升鲁迅作品教学的实际效果。研究认为,在初中课本鲁迅作品教学中,必须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析讲解鲁迅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吸引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初中生能够拓宽学习视野和知识面。通过科学化的对初中语文课本鲁迅作品教学探究,不断实现教学途径科学化,为学生营造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改革和创新,幼儿阶段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也迈入了改革的行列。尽管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也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和优化,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依旧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注,这与新时期幼儿教育的发展是相违背的。幼儿教育阶段作为重要的启蒙教育阶段,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是教育的重点,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对幼儿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促进幼儿的学习和进步,本篇文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