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g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省九江市第七中学 江西 九江 332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刺激着我国各行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发生转变,加之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使得我国不断的对现有教育制度进行深化改革,从而提高我国人才的综合素质。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平台,初中教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培养初中学生学科知识的基础启蒙阶段。初中地理教学学科对初中学生的成长作用极为的关键,通过将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可以有效的改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根据笔者自身多年从事初中地理教学经验,简单的对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做出以下几点探讨,以供参考研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课堂;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51-02
  在我国教育制度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初中地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是一种较为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可以有效的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并且通过应用贴近生活的教学案例,拉近初中学生与地理学科的距离,帮助初中学生更好的掌握到地理知识,对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改善和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提高初中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将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一)改善教学氛围
  地理学科是学生升入初中学习阶段中,接触到的全新的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然而,在实际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的地理教师都只是单一的对地理教材进行讲解,很多学生过了刚开始的学习兴奋期,会逐渐的对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产生厌学情绪,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将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如学生穿衣多少,学校作息时间的变化等都可结合地理知识作说明,地理教师利用贴近初中学生生活的地理知识,与地理教材知识相结合,一方面丰富了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的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1]。
  (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
  地理知识的学科性非常的强,如果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对学生的成长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初中学生一天的生活时间主要是围绕家庭、学校,在社会中的参与度极低,很多学生不了解社会中的变化,只是单一的接受学校系统的知识传授,导致初中学生空有一身理论知识,而无法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导致初中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不高。但是通过将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将初中学生所在地区中的地理环境,比如地质地貌、水文环境、外出旅游如何判断方位、去不同地方作哪些准备工作等,与课本知识相融合,使得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步的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形成实践经验,从而在提高地理学科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的社会意识。
  二、将初中地理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在教育制度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对教学教材的编写逐渐发生改变,从传统的重理论輕实践逐渐向贴近生活的素质教育转变,但是过于将地理知识删减,容易导致教材中的知识无法满足现代课堂教学的需求,使得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发生改变[2]。因此要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深入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有选择的将地理知识与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相结合,如饮食习惯与地域自然环境的关系:山西为何喜欢吃醋、长江中下游为何喜欢吃辣、广东人为何喜欢吃夜宵,通过讲解丰富初中地理知识教学内容,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增加生活经验的同时,提高了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着初中地理教学对自身的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作出改变。为改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氛围,刺激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地理老师要积极的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要将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向先进的教学方法改变。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将初中学生作为地理教学课堂的主体,明确自身的教学主导作用,要依照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需求,构建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课堂。在实际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要深入的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要了解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可以选择具有话题性的教学内容,与先进的教学方法融合,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了解学生将学生的个人信息结合到教学中来,改变课堂教学严肃、沉闷的氛围,要建立舒适、自在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接近我自己的生活,让学生可以在课堂的学习中感到轻松,从而在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三)增加实践教学
  初中地理知识的教学,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以及地理知识应用能力[3]。因此,地理教师要积极的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课本,将课堂中学习到的地理知識运用到实践生活中,从而增加自身的生活经验,提高自身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比如,在初中地理环境“辨别方向”这一课中,地理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户外,通过实际的应用“指南针”等教学器材,掌握运用设备辨别方向的能力,同时地理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看树冠、看星星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地理知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地理老师要认识到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并深入挖掘教材、增加实践机会、改善课堂教学,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初中学生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臧淑静.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16,41:124.
  [2吕建方.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05:65.
  [3]姚佳.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探究[J]. 考试周刊,2015,47:143.
其他文献
(兰州市城关区拱星墩小学 甘肃 兰州 730020)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45-01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
期刊
爱一直是人类所加以冠名的最美好的事物.因为工作原因,我们每天都面对着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会发现很多孩子拥有着最纯净、最美好的心灵,可他们并未发现这些可能将是他们受益
期刊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浦东乡小学 广东 广州 511430)  摘要:随着我国的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要性,同时也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小学数学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起点,从实际能力出发进行教学,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学生的数学能力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对尊重学生学习起点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何讨论,希望对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明德小学 江西 铅山 334500)  摘要:在新课改的倡导下,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所以,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主要介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生活问题;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创造的儿童教育”,提出把小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对小孩子的创造力予以适当培养.建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经过手的
期刊
“小时候我听妈妈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每当这首歌响起,情不自禁感同身受,因为我就工作在黄海之滨.濒临大海,享受着海洋对我们的馈赠,同时她又滋养着园区一方水土,形成了
重视绘画作品的欣赏与评价,能最大限度地开阔幼儿视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在欣赏中不断获得审美感受和体验,同时,幼儿在谈谈说说中获得的经验也为将来的创造性绘画做经
期刊
幼儿生活馆,是指教师为幼儿创设现实的生活场景,让幼儿有机会体验成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游戏就是他们的基本活动.体验生活,在游戏中再现实际生活场景,也
期刊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犯罪的预防问题备受关注.从社会学视角出发,主要运用其中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青少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高级中学 湖北 潜江 433123)  摘要:近年来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选择题所占分值比重高,占到48%。而在选择题中,文字型选择题又是选择题中重中之重。做好文字型选择题,是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文字型选择题、类型、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50-02  本文针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