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术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088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参照枢椎椎管内壁行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Magerl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1月,对31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行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龄36.8岁.螺钉置入方法:紧贴枢椎椎管内壁确定距离中线的距离,以枢椎椎板下缘上2mm为进针高度,两线交叉点即为螺钉进针点.螺钉平行矢状面,指向寰枢关节面后缘高度,通过C型臂机侧位像确认螺钉向上倾斜角度.术后结合正、侧位X线片、螺旋CT三维重建及断层扫描图像,评价螺钉置人准确程度.根据螺钉与寰枢椎关节面的位置关系分为A、B、C三区,A区螺钉通过寰椎下关节面;B区螺钉在关节面的前方或后方(前方为B1,后方为B2);C区为螺钉在关节面的内侧或外侧(内侧为C1,外侧为C2).结果 共置入60枚螺钉.术中元椎动脉、颈脊髓、颈神经根及颅神经损伤.所有患者获得6~18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植骨融合时间为3~12个月,平均5个月,颈脊髓及神经根症状改善明显者3例,部分改善者5例,无改善者1例,无神经症状加重患者.枕颈部疼痛完全缓解者8例,部分缓解者6例,无缓解者2例.60枚螺钉中,A区58枚(96.7%),B1区2枚(3.3%),无B2及C区螺钉.结论 参照枢椎椎管壁行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是安全可靠的。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中西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服用中药加双环醇片,对照组服用双环醇片,治疗12个月,于治疗前、中、后及停药6个月后检测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清丙氨酸氮基转移酶(ALT)、天冬氮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氨基转肽酶(GGT)、白蛋白(A)、球蛋白(
1历史1924年Eli Moschwitz报道了一名16岁患者在突然起病后2周内死亡,症状有点状出血、皮肤苍白、发热、麻痹、血尿和昏迷。尸检时发现其微血管内有散在由血小板构成的玻璃样
近年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使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病死率和远期预后得到明显改善。尽管闭塞血管的再通可挽救顿抑的心肌,但不能修复已坏死的心肌。2001年,纽约医院的O
目的:通过实验找出在波长350 nm处测定矿泉水中偏硅酸,建立消除亚铁离子干扰矿泉水中偏硅酸测定的分析方法.方法:矿泉水加盐酸酸化后,加钼酸铵显色30 min,在波长350 nm处比色
MicroRNAs(MiRNAs)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在转录水平负调节靶基因表达.MiRNAs参与肿瘤发生和进展,MiRNAs表达谱是肿瘤诊断和预后的指标.MiRNAs可以作为肿瘤治疗新的靶点。
1,25-二羟维生素D3是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一种第二类固醇类激素,和维生素D受体(VDR)结合发挥作用.VDR是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这一核受体超家族还包括类固醇激素受体,甲状腺
患者,女,27岁,农民.因咳嗽、咳痰伴发热2月余于2004年11月19日人院.患者于2004年9月2日正常足月分娩一男婴,分娩半月后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体温39℃左右,咳嗽、咳痰,为脓性痰液,痰量不多.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为:左肺下叶肺大疱并发感染.给予青霉素、甲硝唑静脉滴注1周后体温降至正常,痰量减少.停止输液1周后患者又复发热,体温38℃左右。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将1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8)和对照组(n=68),治疗组给予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对照组给予吲达帕胺.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6个月后测量血压,观察24 h动态血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改变.结果 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
Rathke囊肿是一种良性的、由上皮细胞排列而成的囊肿,当囊肿逐渐扩大,压迫鞍上、鞍内结构产生临床症状即为症状性Rathke囊肿.主要表现为头痛、内分泌症状、视觉障碍三大症状.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正以每年0.5%的速度增长,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随着对于细胞和肿瘤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干细胞和肿瘤细胞有很多共同特点,它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肺癌肿瘤干细胞及相关研究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