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勤地区春小麦长畦田分段灌溉与波涌灌溉技术适应性田间试验研究

来源 :农业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ko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涌灌溉是解决长畦田灌水均匀性低、 深层渗漏大等问题较好的措施,但目前我国波涌灌溉推广应用面积并不乐观.通过在甘肃武威市民勤地区的大田试验,对2个春小麦品种的长畦田采取波涌灌溉和分段灌溉方式,总结其在西北干旱地区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长畦田波涌灌溉和分段灌溉在民勤小麦生产中是适宜的,可以作为该地区春小麦畦灌时的节水灌溉具体措施.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干旱地区小麦长畦田节水灌溉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圆形喷灌机作为典型的节水灌溉装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 喷洒效果好、 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圆形喷灌机的灌溉质量主要取决于使用的喷头类型及配置方式.分析了圆形喷灌机喷头从中压向低压方向发展演化过程,对各种类型喷头主要性能与参数特征进行了梳理与归纳.综述了各类喷头的结构特征与性能、配置方式等方面研究与应用现状.对圆形喷灌机喷头和配置方式的研究现状分析表明,目前圆形喷灌机使用的喷头普遍为低压旋转折射式喷头,且国内外对于该类喷头的设计与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亟待展开相关领域研究,促
针对项目治理段府河河道底泥有光缆横穿的实际情况,设计研发出一体化修复设备来实现底泥原位生态修复的目的.该设备通过物理过滤、曝气增氧、复合微生物菌剂投放和生物挂膜等多种工艺的组合利用,实现局部水域的水体循环,改善微生物种群结构,完善微观生态系统,实现对污染底泥的原位修复,优化水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了水体污染问题.
针对农村污水处理厂工艺性能差、 脱水效率低、 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弱及污水处理后出水水质不符合当前指标要求等问题,基于污水处理过程,系统化改造并设计了污水处理的提标工艺方案、污泥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智能控制系统.为了提高出水标准,在调研分析污水处理现状的基础上,改造原一体化氧化沟为多段AO+MBBR处理工艺.为了提高污泥脱水率,在原板框式压滤机的基础上,改造成隔膜板框式压滤机.为了实现污水处理系统的自动控制,改造了原自控系统并设计出基于PLC控制技术的自控系统原理图.设计的污水处理提标改造方案与传统处理方法相
研究了不同红光(R)和蓝光(B)比对蓝莓组培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使用10种不同的红蓝光比(即1:1、1:2、1:3、1:4、1:5、1:6、1:7、1:8、1:9和1:10)来处理蓝莓组培苗,测定其光合色素含量.结果表明:T4处理的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最大;T10处理的叶绿素b含量最大;T3处理的胡萝卜素含量最大.不同比例的蓝光和红光可以改变蓝莓组培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