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萨特存在主义视角解读《面纱》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un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纱》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重要作品。作者通过对身处异国的一对夫妻感情生活的描写,揭示了现代人不满现实、向往个人自由的精神状态。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从萨特的人的自由选择、他人即地狱、世界的荒谬性这个三方面,分析了萨特存在主义在《面纱》中的体现和运用。 The Veil is an important piece of work by the British writer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By describing the emotional life of a couple in a foreign country, the author reveals the modern state of mind that is not satisfied with reality and longs for individual freedom. This text analyzes the embodi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artre existentialism in “veil” from three aspects: free choice of human being, hell of others, absurdity of the world.
其他文献
“创伤”的病理学研究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现已发展成为一项跨学科研究。心理创伤研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英美国家掀起了热潮,创伤理论主要用于研究战争对军人所造成的心
摘 要:伍尔夫作和王蒙作为东西方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二者的意识流小说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但是在主题思想的把握、人物情节的处理和意识流动的表现上又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通过这三个方面将王蒙和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进行对比,并由此初看中西方意识流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意识流;王蒙;伍尔夫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02  意
项目课题:该文是南阳师范学院2010年度校级科研项目“英美文学中古典文化传统和基督教文化传统”(NQ2010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旧约》从上帝创世开始讲起,讲述了以色列民族的起源成长和兴衰荣辱以及上帝的旨意和应许。在这几千年的历史记述中,许多名字和事件被完整地保存记录。经文中常常提到的人名以及他们最终成为上帝忠实信徒的相关事件,成为后世学者倾力研究的对象和寻求信仰之路的人们热心效
摘 要:长篇小说《我的名字叫红》(以下简称《红》)是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代表作。在小说中,从开篇直到结束,采用的是多声部的复调叙述方式。同时,《红》虽然以一桩谋杀案开头,但是在侦探小说的情节结构背后世一个更为宏大的东西方冲突与融合下的社会结构。土耳其传统细密画法与威尼斯透视画法对比下形成的隐喻是作者最重要的创作意图。为了使作品更具有地域色彩,帕慕克运用大量的色彩进行叙事,这使得作品读起来带有浓
摘 要:《马可·波罗游记》叙述的历史是多线条的,非中心化的、复数的。在小说中各个阶层,各个等级中,人物关系无时无刻都处于种种权力关系中。权力一词,意蕴丰富。它是一个与自由、利益、规则、正当等价值密切联系的概念,同时也是欲望的转化物,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主观表达,权力动机是产生其相应行为的主观因素。权力和利弊很多时候成为历史阐释的话柄,并且在文本中充当着叙事动力的角色。“新历史主义处理的是过去社会的权
摘 要: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的故事情节看似简单,却寓意丰富。本文以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文本的人物关系,探索隐藏在表面的人物关系之下的复杂内涵。  关键词:符号矩阵;《白象似的群山》;海明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01  一、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  格雷马斯是法国著名结构主义符号学家,其
为了避免在超光滑加工过程中破坏光学元件的原有面形,同时保证整个表面粗糙度的均匀一致,研究了超光滑加工过程中的磨头控制技术。首先分析了超光滑加工机床的结构形式及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