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卿原在雅俗间:浅谈柳永的俗词创作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i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作为北宋词坛的代表作家,柳永一生创作了大量俗词,对词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从内容题材、表情方式、语言风格三个方面对柳永俗词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展示柳永在其俗词背后隐藏的别种词心,并探讨柳永俗词创作对当下创作的启示。
   关键词:柳永 俗词 文学特点 词心
  歌遍了“杨柳岸,晓风残月”,赏尽了“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现代人对于柳永词作的印象常常会因为那几首被正统文学史接纳,也被历朝历代人传唱最多的柳词而固化。事实上,在柳永的创作里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的俗词,了解这类“俗词”何以为“俗”,揣摩作者隐含在这类“俗词”背后的“词心”,是有助于读者形成关于其作其人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的。
  一.柳永俗词的艺术特点
  俗的对立面即是雅,当两者作为一组相对的概念出现在词里自然就衍化出了“雅词”与“俗词”之分。所谓“雅词”,在当时主要是指以文人士大夫为创作主体,反映他们的生活内容和情感意趣,在格调上趋于高雅的“文人词”。而“俗词”则与市井民间关系密切,多为在格调上流于平庸、浅陋甚至粗鄙的耳目声色之作,它们不仅被视作传统文学中的末流,而且为正统文人所不齿。可偏偏柳永要做反其道而行之的异类,弃端庄而从腻狎,舍雅正而就浅俗。下面拟从内容题材、表情方式、语言风格三个方面具体论述其笔下俗词的艺术特点。
  (一)内容题材——以香艳情事为主
  柳永现存词集《乐章集》里共收入他的词作二百余首,其中有一百多首都是在记录和歌妓们的交际来往或是对这些歌妓们外表姿态与内心情感的描摹。香艳直露,少有掩饰。如《菊花新》:
  欲掩香帏论缱绻。先敛双蛾愁夜短。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衾图暖。
  须臾放了残针线。脱罗裳、恣情无限。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
  该词描写一位女子催促情郎先行去睡,自己收拾完针线活后再脱掉衣裳,与爱人缱绻欢好。两人愁于情长夜短,特意未灭帐前灯盏,以求时时看取伊人娇容。这一番举止行为显然不符合上流社会的礼仪规范,只可能是民间饮食男女的旖旎情事。所谓“鸳衾图暖”、“脱衣裳”等内容在文人的雅词里根本不允许出现,一旦写之就是大逆不道,淫荡下流。故而清代李调元就在《雨村词话》中说:“柳永淫词莫逾于《菊花新》一阕”[1]。
  此外还有《小镇西》里“再三偎著,再三香滑”;《少年游》中“昨夜怀阑,洞房深处,特地快逢迎”;《斗百花》里“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文学中的高贵雅致必然要以牺牲粗鄙一面为代价,词人如果要写贤士淑女往往都要避开这些俗人的日常行为和生物性行为。秦楼楚馆的放荡,赤裸情欲的宣泄,“才子佳人”式的恋爱情调,在柳永的笔下都被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并且不乏清晰入微的细节描写。足见柳永本人对民间世俗生活的熟悉程度。
  (二)表情方式——以直抒胸臆为主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2]、“诗之境阔,词之言长”[3]。主流的文学观念对词都要求一种修饰之美,悠长之致。在表情方式上自然是有所比兴,有所寄托要显得更胜一筹。然而柳永的俗词本质上是面向民间的。市井众人在日常的接物相与中往往会多直少曲,于是这也使得柳永主要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展现词中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如《忆帝京》: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整首词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景物描写,也见不出在叙事上有什么格外的用心。从头到尾给人的印象就是在呈现男女双方的内心独白。词的上片写独守空房的女子被转凉的天气触动,生出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辗转难眠,度夜如年。词的下篇写远游他处的男子在归与行之间的心理挣扎。归又不得,行又不舍,只能用一生的牵挂来回应女子无尽的眼泪。最后一句“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会让人联想到唐人的“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两者都通過“人称代词”的使用令抒情主人公自己“开口说话”,直接向读者抒发他们的所思所想,进而很容易让读者产生一种设身处地的情感共鸣,加强了作品的表达效果。
  这种直抒胸臆的表情方式还体现在柳永其他的俗词创作中。如《惜春郎》里“恨少年、枉费疏狂,不早与伊相识”;又如《锦堂春》中“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再如《鹤冲天》里“悔恨无计那。迢迢良夜,自家只恁摧挫。”没有托物,没有借景。就是在明白如话的词句里自陈其感,直抒其情。有一种对自我生命的尽心尽意在里头。
  (三)语言风格——以口头俗语入词
  任何一种文学体裁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对于词而言,大致上有醇正典雅的书面语言和浅显平俗的现实语言两种。倾向于前者的词人如欧阳修晏殊等人常常从诗骚古籍中寻求语汇材料,写作雅词。而倾心于后者的词人诸如柳永则往往从市民的口头语词中获得灵感,创作俗词。且看《法曲第二》:
  青翼传情,香径偷期,自觉当初草草。未省同衾枕,便轻许相将,平生欢笑。怎生向、人间好事到头少。
  漫悔懊。细追思,恨从前容易,致得恩爱成烦恼。心下事千种,尽凭音耗。以此萦牵,等伊来、自家向道。洎相见,喜欢存问,又还忘了。
  这首词中的抒情女主人公先是追忆过去与情郎的香约密会,懊悔自己草率地就将芳心相许。当对方音讯渺茫,昔日恩爱却成了心头萦绕不去的烦闷。而到了重逢之时,欢喜关心都来不及,哪里还会懊恼?恋爱中的女子那百转千回的心思顺随着词意的展开尽显无遗。而考察该词的语言,除了“青翼”、“香径”略带雅致,像“传情”、“偷期”、“草草”、“未省”、“相将”、“怎生向”、“到头少”、“等伊来”、“喜欢存问”、“又还忘了”等词汇短语都是当时市民习以为常的口头语言。无论是驷马高轩之辈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能够轻松知晓它们的意思而毫无阅读障碍。这从某种程度上会促进柳词在人群中的广泛传播,达到“凡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盛况。   据有的学者统计,柳永俗词中的口头俗语还有“些子事”、“怎生向”、“经年价”、“伊家”、“阿誰”、“祗恁”等[4]。然而柳永在使用这些通用语和大白话的时候并不是刻意地去求怪求奇求开心,而是让词的语言更符合他所描写的主人公的身份特征,更符合他所叙述事件发生的场合背景。
  二.柳永俗词背后的“词心”
  于崇雅卑俗的文化传统中广作俗调,柳永在生前身后都因此遭受了无数的非议指责。不仅是晏殊因他作“针线慵拈伴伊坐”之类的曲子词而婉拒了他的干谒[5],李清照在《词论》中也指出柳词“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6];王国维更是批评柳永是“只能道‘奶奶兰心蕙性质的’耳”[7]的轻薄子。然而正如钱钟书先生所叹:“以文观人,自古所难”,需知柳永在这类艳曲俗词之外也写作了一如些并不逊色于正统文人的雅词和如《煮海歌》这种反应民生疾苦的诗歌,从中均不难看出柳永虽身在勾栏瓦舍间流连,心里却依然存有士大夫文人的情怀志向。可是上流社会堵死了他的求仕之路,逼得他只能在秦楼楚馆的歌儿舞女处才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和人格尊严。他意识到他的命运同那些被欺辱被蹂躏的女子的命运在实质上是相通的,他发现了这些为世人鄙夷不屑的女性身上独特的才华品格。他乐于和她们交朋友,乐于去描写她们。就算是像《菊花新》这种涉及男女性爱的作品,虽然粗俗可是却看不到作者主观上的褒贬,在柳永眼里这应该就是人性本能,无所谓好坏。他只是在写俗,并没有把笔端引向“脏”。至于那部分以风尘女子口吻写作的词,也可以给我们另外一种启示,如果柳永没有得到这些女子的认可和信任,她们何以会把自己的心事说于柳永?柳永何以把男子笔下的闺音写的那么真切?而人与人之间的认可和信任,必然离不开尊重与共情。
  所以,以柳永的俗词来否决其文的意义和其人的人品都是有失偏颇的。没有这些词,读者则无从了解当自己正安然享受作为一个人的权益时还有一群遭受不幸命运的女子在如何生存,则无从知道被千夫所指的柳永内心的温情。而就在柳永死后近九百年的法国巴黎,也有一位叫劳特雷克的侏儒画家来到了当时的“红灯区”——蒙马特。专门为那些从事性服务的妓女画像,留下了无数震撼人心的画作。或许人生的困境和人性的力量。古今,中外,皆同。
  三.柳永俗词创作对当下的启示
  今人对于柳永俗词的研究,已经脱离了古人趋于两极化的“雅俗之论”。如叶嘉莹先生在《论柳永词》一文中就比较详尽地指出柳词“雅”“俗”共存的性质,并表明对其“俗不伤雅”的艺术价值认同。事实上,“雅”和“俗”很难完全地做到泾渭分明。也许柳永是作了俗语,但是也能够寻得他的雅意。
  然而,中国当下的文学亦存在面向民间而俗化的价值取向,写市井,写身体,写情欲,可是选择平俗并不意味着选择丑陋、选择肮脏,选择以粗鄙求世界一媚。俗化并不是痞化,也要讲究取材,也讲究抒情,也讲究语言。柳永写作俗词,可是他从来没有以自己为人的俗化为代价。他的词是俗,可俗得那么雅。
  参考文献
  [1]曾大兴.柳永和他的词[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2][3][7]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唐向明.柳永俗词浅论[J].语文学刊,2010(05):19-21.
  [5]姚学贤,龙建国.柳永词详注及集评[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6]叶嘉莹.柳永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5.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目前对于牙周炎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以牙周基础治疗为主,临床中可以采取全身或局部的抗生素方式进行治疗.四环素类属于一种广谱抗生素,天然获得的有金霉素、土霉素以及四环素,而
期刊
潘金莲作为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一位反面的女性形象,俨然成为了中国文化意蕴上“淫妇”的原型.即使到了现代社会,“潘金莲”这一名词仍然不断地在文学、影视作品中焕发
随着20世纪70年代,女权运动产生和蓬勃发展,一种全新的思想流派——生态女性主义出现,并在9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它的理论提出者从性别歧视,对自然的控制,种族歧视,物种至上
关于李商隐《无题·照梁初有情》一诗的解读,历来有多种观点,具代表性的有姚培谦的“睹物生忌”说,程梦星的“不平之鸣”说,冯浩的“寄内诗”说,徐德泓的“赠妓之词”说.我通
清代长篇巨著《野叟曝言》是一个多元化类型的小说,对政治、才学、军事、民俗文化等多个方面都有所描写,其中社会风俗书写颇具特色,同时有一定的文学价值.通过对小说中民俗文
在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中,越来越多的创作者考虑到电视的传播特点和优势,在节目进行过程中插播电视短片。这种做法实现了时空之间的转换,突破了单一场景的局限,形成时空交错的
7月20日至24日,华北五省市党校系统在河北承德地委党校召开党风建设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从不同的侧面对党风问题进行了探讨。 From July 20 to July 24, the party schoo
古琴是宋代文人雅士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宋代文人的代表,苏轼曾在不少诗词文作品中流露出他对古琴的情感与思考.梳理相关作品不难发现,以王安石“熙宁变法”为参考
微量元素在促进机体健康成长和维系机体正常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因为如此,年轻的宝爸宝妈高度关注,生怕孩子微量元素缺乏影响身体健康,心急火燎的给予补充,不让孩子输在
期刊
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集大成者,其词作恢宏大气,脍炙人口,历来为人们所推崇.但苏词的艺术成就并非一日所成,而是经历了发端、发展、成熟的三个过程.而苏轼词中所体现的“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