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激趣,点亮课堂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ffon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数学知识中单调的符号、繁复的公式使小学生难以理解,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了各式各样的游戏,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来,让简单的重复练习也因游戏的参与而变得生动起来。
  关键词:游戏;融入;数学
  体育课之所以深得孩子们喜欢,是因为它有游戏的加入,游戏是快乐的开始,是良好的开端,是孩子们兴趣的关键。游戏里的孩子是那么天真可爱,那么开心快乐。那么如何让我们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开发智力、启蒙智慧的钥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他治学的理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意识还相当的朦胧,我们作为老师就肩负着启蒙的教育任务,在最基础的方面下功夫。
  二、针对不同的课题设计不同的游戏类型
  1.形式活泼又有竞争性的“扑克牌游戏”
  师: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最容易出错。我教你们用一种你们熟悉的东西来练习计算。这个游戏,大家可以在座位上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玩。
  如:1个人拿1-9的牌
  1个人拿10、J、Q、K.
  每人出1张,算一道加法题,谁先算出来这两张牌就归谁。如果算错了,裁判要帮助你纠正。(注)可把J、Q、K改造成二位数。
  2.富于思考启发性的“猜一猜游戏”
  数学游戏的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设计游戏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要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会思维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富有情趣的“小猫钓鱼游戏”
  首先创造情境,激发兴趣。老师问:“同学们,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故事引入:小猫去河边钓鱼,回来的路上,遇到小白兔,小白兔问小猫钓了多少条鱼。小猫说:“今天运气不好,只钓到6条无头鱼,9条无尾鱼,还有8条半截鱼。”小猫到底钓了多少条鱼呢?你猜到了吗?
  4.富有抽象思维的“数字歌游戏”和“找兄弟游戏”
  直观形象的数学游戏可以在学生“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法则等知识,引导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对于各年龄阶段的学生,游戏更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和意义。适当地游戏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5.
  [2]谢海燕.让游戏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学,2010.
  [3]斯宾塞.快乐教育.海峡文艺出版社,2010-04.
  [4]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7.
  [5]刘艳华.如何使游戏融入体育教学中.吉林教育,2011(26).
  (作者单位 江西省瑞昌第二小学)
  编辑 谢尾合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一定要适应教师角色,这是当一个好教师的前提。老师要进入教师角色中,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师对照基本职能,完善自我。  关键词:角色;心理医生;朋友  说实话,“角色”一词是我在英语教学中最大的感受。我认为,教师一定要进入角色,才能细心、耐心地进行教学活动。告诉自己,我是一名人民教书,通过不断暗示自己,用教师的角色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教师一定要适应
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的初始阶段,起着开启数学思维与夯实数学基础的作用。现阶段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变革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围绕改革核心,秉持批判的态度会发现在现阶段的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不断改进,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保持小学数学教学不断前进的步伐。  一、小学数学教学弊端及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  一些教师
本人从事小学中年级的数学教学已经近十年,纵观我的教学成绩,每次都在镇里名列前茅,让我尤为自豪的是我班里学生的计算能力极强,错题率非常低。多年的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孩子如果计算能力不强,对这个孩子的整体数学成绩都非常有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班级整体数学成绩。同事们常常要我传授经验,思虑再三,我决定把它写下来,和各位同仁共享。  中年级计算教学内容很多,且整数计算教学在此阶段完结,可以说中年级计算教学是高年
有关数学探究学习的理念,所有教师都可以理解接受并在推广着,因为一节成功的数学探究课,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上的收获,更主要的是方法和能力上的提升。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总感觉很难有效地实施,本人就针对自己所讲的“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来浅谈一下成功上好“探究课”的一些体会。  一、对于“探究课”一定要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讲本节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指点迷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聪明的
牛津小学英语是以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为编写指导思想的。根据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编排特点,A板块是语言的功能,是语篇的整体呈现,B、C板块是词汇、句型,是语言的结构。功能在结构之前,语篇在词汇、句型之前。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教和学的理念与手段主要依靠教材来体现。我们应顺应教材的编排意图。尝试直接从A板块切入,在语篇内容整体呈现的情境中学习语言的教学策略。  不久前,我执教了5A Un
摘 要:游戏性是儿童的一种个性品质,游戏是童年期特有的活动类型。但是,儿童一旦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大门,情况便急转突变。在学校里,游戏的种类和时间突然减少,“学习”成了儿童唯一的活动。显而易见,学生是无法从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园)跃至学龄教育阶段(小学)的,教师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利用教学游戏,实现低年级语文课堂的减负增效,促进儿童完整地、和谐地平稳发展。  关键词:游戏性;教学游戏;减负增效  一
新课改以来,不管是名师示范课,还是普通老师的语文课,不时会有随文练笔的教学环节。课堂随文练笔现已悄然成为语文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需练就一双慧眼,充分挖掘教材中练笔的训练点,拓展学生练笔空间,为学生广开“写”路,让学生心随文动,笔下生花。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练笔在情感处  在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中,情感脉动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情节的深入、人物的渐趋丰满,感情的冲突与转折往往
摘 要:美育教学适应不同的个性在不同年龄水平上的情感生活要求。它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发展内在地联系起来,满足了个性生命的发展要求,是一种自愿、自觉、自由“乐学”的教育。  关键词:语言美;教材美;形式美  美育教学与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两者各有特点。教学的本质是由外而内的输入,讲授知识,说明道理,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缺乏内在的自觉性。而美育则总是适应不同的个性
摘 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要求在学校层面上要有规划,在教师层面上要加强队伍建设,最主要的是要以教育效果来衡量艺教质量的高低,从而用艺教的手段来拓宽团队活动的领域。真正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中小学艺教;改革初探;人文素养  笔者认为,以新的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质量观为指导,针对学校艺术教育实施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不同层类的艺术施教基准,构建学校全方位、立体化
一、教学设计  (一)课前教学设计:教学视频 课前检测  本节课采用“先学后教”的学习模式,学生在上课前一天自主进行视频学习,视频内容包括图形平移概念的介绍、平移的画法和平移的性质三大块内容,学生完成预学内容后再独立完成课前检测。  (二)课堂教学设计  1.自学效果检测  (1)图形平移的概念  通过昨天的视频学习,现在你能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吗?  辨一辨:下列图形的运动是平移吗?为什么?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