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油画作品中笔触的艺术价值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aiyou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笔触是构成油画作品中最直接、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是体现油画作品内在和外在的表现形式,从绘画史的发展来看,无论什么时代的作品,也无论是什么画派,画家的笔触直接构成了画面中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一幅油画作品中,画家通过画笔的行笔产生笔触痕迹,这种笔触的痕迹是通过油画材料,即颜料、画笔、画布等等物质特性来体现艺术家情感、智慧,从而唤起观者与艺术家之间的情感发生共鸣。本文通过油画笔触的发展演变史的以及对一些突出画家的作品的进行赏析,从中探讨画家们在油画创作中运笔的艺术风格、个性魅力、情感表达的再现,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油画笔触特性所彰显的审美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油画;笔触;特性;气韵生动;艺术价值
  一 笔触是什么
  笔触是构成油画作品中最直接、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是体现油画作品内在和外在的表现形式。纵观绘画艺术的演变,笔触这一形式语言起到一定作用,笔触富有表现性和传情达意之功效,促进观赏者与画家之间情感的交流和互动。笔触具有体现绘画艺术时代性、空间性,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的油画笔触的表现形式各具特色,不同的画家赋予笔触的形式和审美韵味也独树一帜。显然,笔触在油画作品中的地位是不可轻视的,对油画笔触的价值探究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德拉克洛瓦说:“自然形态之中当然是不存在笔触这东西的”。(1)“笔触是画者在表现或再现自然和生活时,由于长期艺术实践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和情绪印记的各种运笔痕迹。如法国修拉作品中的小圆点,梵·高作品中的短扭曲线,也能组成质理”。(2)以上综述的是部分工具书、画家和理论家对于绘画笔触的描述,它们可以说代表了传统意义上人们对于绘画中笔触的认识,我们可以简单的将传统意义上笔触的内涵归纳为以下几点:①笔触不是自然形态之中本来就存在的,而是在绘画活动中借助于画笔等工具创造出来的;②笔触是构成画面的表层笔法、笔痕组织结构,是画面的外部物理效果;③笔触外部形态的肌理感、运动感、色彩感、形式感等等在绘画中具有表情达意的艺术表现价值和审美价值。
  二、梵高油画风格与油画笔触的联系
  梵高油画作品中的笔触是如何反映在其作品中的。 首先,觀赏他的画会发现,早期的作品受荷兰现实主义画风和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的色彩理论影响,色调深沉,画风朴实,后学习了印象派和点彩画家的技法及日本浮世绘线条简练概括的笔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画多是排列紧密的线条笔触,有轻有重有缓有急,有虚有实,在 《星月夜》 中,漩涡、流动、平静、弯曲的多种笔触形态生成悦目的审美形式,不管是流动的线条,还是强烈有力度感的笔触走势,旋转的、稚拙的笔触从局部看同样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感,像音符的旋律在跳动,节奏不断的变化,整个形式都在触击我们的神经系统激动万分,仿佛被置身于其中。排列紧密的线条不但给人一种特殊的力量,而且漩涡的线条笔触,仿佛让人们陷入痛苦的深渊里,这也就是梵高在绘画上用笔触体现的绘画语言及力度的把握。其次,梵高的笔触除了有力量美之外还有节奏韵律美,像跳动的音符,重在笔触的把握,长短粗细不一,但总是能在画中看到规律,来感受他自身的情感力量。再次,梵高的每一幅画都是用笔触来表现情境的,在油画笔触中,它表现出来的视觉美感、力度等固然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还是要看是不是表达了自己的一种艺术情感,观众能不能熟知甚至被打动,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梵高在油画作品中对笔触的运用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在 《美学纲要》 中认为直觉就是艺术活动,克罗齐就把直觉思维排除在了逻辑思维之外,而梵高恰恰是在直觉与表现之间体现了自己的情感因素。
  (1)朴实无华的笔触 梵高的画没有太多自己的独特风格,但是在这一期间,在矿区生活的梵高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困苦与艰辛,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我在这里拼命地画画,画那些从雪里挖土豆的女人,这是为了表现农夫的工作状态。我反复不停地画,专画这些本质上的现代人物画,至于希腊时代的人,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或者荷兰的画家等等,我都不曾画”。这从他的作品 《吃土豆的人中》 可以看出来,其朴实粗犷的笔触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在狭小破旧的房间里有五个穷苦的劳动人民正在吃土豆,低矮的房顶给人压抑感,虽然生活艰辛,却有一种温馨的感觉散发出来。这幅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表现了农民的淳朴虔诚和善良。(2)简练概括的笔触在阿尔时期,梵高画出了许多以黄色为中心的向日葵、麦田等,表现他对生命的热爱,但他也喜欢描绘晚上,夜晚是喧嚣的背后隐藏着哀伤与孤独。在描绘 《星月夜》 时他简练大胆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画面的主体色调是阴郁的蓝色,很粗的丝柏树像火蛇一样冲向天空,而远处的村庄笼罩在漩涡状的巨大夜空中,让人感觉隐隐不安,整幅画给人的感觉非常压抑,甚至可以窥见梵高内心的扭曲以及孤独。这一时期的梵高也在与病魔作斗争他的另一幅作品 《麦田里的乌鸦》 则更直观地证明了这一点,简练概括的笔法,画上依然有我们熟悉的金黄色,却充满压抑和不安,乌云密布的蓝天死死地压住麦田,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低飞的乌鸦和起伏的地平线更是证明了这点。这是梵高的最后一幅作品,此时的梵高内心充满了绝望,生活爱情的不如意,走到哪里都是别人眼中的“疯子”。波德莱尔写了首 《麦田里的乌鸦》 评论梵高:“他生下来,他画画,他死去,麦田里一片金黄,一群乌鸦惊叫着飞过天空。”
  结论
  笔触是绘画语言形式的一部分,纵观油画的发展史,笔触这一艺术形式始终贯穿于油画艺术的演变和发展中,其地位是不可轻视的。笔者在油画的实践与创作活动中, 很注重其笔触在作品中的表现性,以浓厚的兴趣和热情的态度来探索笔触,在其作品中艺术价值之间的关系,从而促成了这篇文章形成的原因。笔触是通过颜料及绘画工具在画布涂抹而形成的痕迹,它的生成体现着不同时代审美趣味的需要,赋予新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音乐能使欣赏者产生相应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即情感效应。小学音乐教育旨在使学生从小受到音乐熏陶,初步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情感效应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主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音乐教育 情感 艺术  然而在目前的音乐教学中,
期刊
摘 要:在大提琴的教学与演奏中,左手的演奏方法和技术颇为重要。本文对大提琴演奏中左手的手型、触弦、串把、揉弦等演奏方法问题以及容易出现的错误做了仔细的分析、阐述和讲解,对大提琴学生和职业演奏者都具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提琴 手型 运指 指距 换把 揉弦 音准 抬下指  一、左手的基本姿势与运指方法。  1.左手的基本姿势。  左手的力量与右手大致相同,都是用胳膊来支撑,手指是“挂”在弦上的,像衣
期刊
摘要:全媒体时代,用户使用习惯个性化,信息内容形式多样化,传播沟通渠道多元化。当前中国的媒介形态和舆论环境错综复杂,其中最重要的舆论场是政府和媒体营造出来的。  关键词:全媒体;政治传播;政府行为;媒体行为  李彦冰和荆学民在《我国近几年政治传播研究述评》中认为,我国对政治传播的研究理论水平还不高,虽然初步构建了政治传播学科体系,但是并不完善;虽然拓展了政治学研究领域和方法,但是比较孤立和单一。以
期刊
摘要:成人英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義。因此,加强成人英语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在成人英语教育中,人文性缺失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英语教育中,体现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时代的互换,是新时期人才必备的专业素质。本文主要就成人英语中怎样体现人文性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为社会输送更加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期刊
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
期刊
摘要: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对东北国民党军展开了一次战略性决战。重温辽沈战役的历史,给予我们深刻的思考,缅怀先烈,不仅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更要把辽沈战役的精神传承下去。  关键词:辽沈战役 精神 当代 传承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在北起长春,南至山海关的千里防线上,对东北国民党军展开了一次战略性决战即辽沈战役,这次战役双方投入总兵力160万人,历时52天,战役的胜利具
期刊
【摘要】清代雍正年间曹去晶创作的《姑妄言》,在中国小说史上差点销声匿迹,一经出版便引起学术界极大兴趣。本文试图从《姑妄言》思想性之突破,剖析《姑妄言》在中国世情类小说中独树一帜的风格特点,并尝试从小说中揣摩作者曹去晶的创作意图和达到的艺术效果,揭示中国文学史上小说难以归派的尴尬地位与现实。  【关键词】《姑妄言》,思想性,继承,突破  《姑妄言》形式独特,内容丰富详瞻、包罗万象,对于研究中国古文学
期刊
劳伦斯在他的小说作品里,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那些娇柔纯真、坚强果敢、或者独立自由的女性角色在她们的艺术王国里散发出了无穷的个性魅力,在她们的生活轨道上展现出了耀眼的人性闪光。而这些女性形象,都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原型。小说《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代表作,本文主要分析劳伦斯作品《儿子与情人》中的《圣经》女性形象原型。  一、圣母玛利亚——米丽安  《圣经》中以圣母玛利亚为代表的女性形象,被标榜
期刊
【摘要】我国的艺术展览馆在近些年得到了迅速发展,艺术展览馆的展示空间设计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这对吸引观众目光有着直接影响,科学化的展示空间设计,就能激发观众的餐馆欲望,并在视觉上有好的享受,在展示空间设计中注重文化的传承也比较重要。本文主要就艺术展览馆展示空间和设计的原则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文化的传承体现以及人文创新详细探究。  【关键词】艺术展览馆;展示空间;文化传承  1.艺术展览馆展示空间
期刊
【摘要】:宗教和文化的问题是一个学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宗教作为一种文化,不断對其他的文化形态发生作用。禅宗是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在与传统中国文化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不断融汇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文主要从宗教和文化发生作用的理论依据入手,以禅宗作为个案,主要探讨它与传统儒道文化的关系,以此凸显宗教与文化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禅宗、儒道文化、心性论  一、对宗教和文化概念的分析  宗教和文化的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