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次工业革命”依然遵循着创新突破的路径,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这其中,以“智能制造+低碳能源”为主要特征的。
继CPI这一经济指标被社会广为熟知外,PMI——采购经理指数又成为经济指标的“热眼词汇”。
9月3日,汇丰对外发布了《8月汇丰中国制造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8月份数值从上月49.3降至47.6,显示中国制造业运行连续第十个月环比放缓。不仅如此,47.6创下了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
在中国经济整体处于下行状态中,8月份的PMI无疑又为这一趋势做出注解。“8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最终数显示经济仍面临加速下滑风险。新出口订单指数为2009年3月来的新低,加之企业库存继续攀升至2004年4月有汇丰PMI数据以来的历史高点、就业指数为三年多来低点,显示外需继续滑坡的背景下,企业经营压力仍在加大。”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解释道。
PMI指数英文全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是一套月度发布的、综合性的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分为制造业PMI、服务业PMI。50%被视为枯荣分界岭,如果PMI大于50%,表示经济上升,反之则趋向下降。
空心化现象凸显
所谓产业空心化,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而迅速地转移到国外,造成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以及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按此描述,中国已进入这一阶段,趋势较为明显。
据相关报道统计,3年来,已有多家跨国公司关闭了在华业务,转移到其他周边亚洲国家。这其中,人民币汇率上升,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增加,都构成跨国公司出离的原因。据了解,撤离中国跨国公司不仅是制造业公司,还包括汉莎、乐酷天、谷歌、达能等其他领域知名公司,产业涉及物流、科技、零售等多种产业。
这种迹象一年前在浙江沿海一带就已显露。“当前需要警惕浙江出现的产业空心化苗头:一方面,大量浙江产业资本外溢,变成民间游资进入房地产、金融投资领域,对实业反哺不足;另一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浙江部分传统产业外迁国内中西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或者出现行业性萎缩。”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在当时就已看到事态的端倪。
一年后,突袭的金融危机对沿海一带的制造业可以说是致命一击。眼下美国及欧洲等发达国家仍未走出危机,国内的需求及消费萎靡不振,致使沿海地区的出口订单大幅减少,加之资金从实体撤离投资虚拟经济的原因,在这一轮倒闭潮中,服装、玩具、电子、塑料等加工行业的多数企业未能幸免。去年以来,沿海一带的制造业投资下降明显,多数企业处于“观望“之中。
“按照经济规律,当经济低迷时,不是制造业生产不行,而是制造业生产的绝大多数产品已经没有市场,或者市场需求与供给已经严重失衡,企业为什么没有赚钱机会,因为已经没有赚钱产业。”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指出。
目前,产业空心化不仅存在于民企制造中,在央企中这一现象也日益凸显。不久前,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2012中国500强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在中国企业500强的个体规模和总体规模大幅扩大的同时,利润额出现负增长的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多个行业出现绩效大幅下滑的现象。另外,制造业与商业银行业之间的效益“鸿沟”继续扩大,制造业现“空心化”迹象。
另据报告显示,入围500强的14家商业银行共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0.32%。其中,中国最大的5家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占500强企业营业总收入5.7%,但其利润却占到32.2%;与此同时,与之相对应的272家制造业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虽占500强的42.7%,但利润却仅占25.04%。这也是5年来,5家商业银行占500强利润比例收入超过制造业,也是制造业利润占比降幅最大的一次。
“经济放缓、增速下降、成本升高、限制增多是制造业企业利润直线下降的主要原因。”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时期,由于转型升级所需时间长,成本高,再加上整体外部环境较差,造成行业整体利润率较低。
受世界经济减速的影响,亚洲的制造业整体走弱。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除中国外,印度、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已呈疲软势头。其中,韩国制造业,8月PMI为47.5,台湾PMI由47.5下降至46.1。
新的产业革命助推空心化转型
中国经济的拐点始于2009年,这一年可视为中国经济真正转型的起始年。当前的世界浪潮正在推动中国经济彻底摆脱“以低端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时期,在此过程中,空心化是一个国家从工业化初期走向发达工业化不可避免的发展阶段。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在寻找迅速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解决方法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著名趋势学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杰里米?里夫金的新著《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成为解决21世纪难题的突破口。书中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依然遵循着创新突破的路径,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这其中,以“智能制造+低碳能源”为主要特征的。
在此书出版后,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撰写一系列相关文章再次勾勒出“第三次工业革命”令人震撼的图景。
“美国正借‘第三次工业革命’初露端倪的契机试图引领全球产业分工新的布局。20世纪初以来,美国曾经长期占有世界制造业的最大份额,到了20世纪50年代前后,美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曾经高达50%左右。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着全球产业转移的发展,美、欧开始了去工业化进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生产外包成为大趋势,美国转向了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其制造业产业空心化现象日益凸显。受此影响,美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的份额日趋下降,1990年下降至21.5%,到2009年跌破20%,2010年所占份额为19.4%,略低于中国的19.8%,从而丧失了百年来世界制造业产值头号大国的地位。因此,重夺美国竞争优势、重振制造业成为美国长期战略的轴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力推‘再工业化’战略,试图重塑美国新的竞争优势。但美国所提的‘再工业化’绝不是简单的‘实业回归’,而是对以往传统工业化的扬弃,其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比如先进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技术、信息等新兴产业,从而重新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工业体系。”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切中实质地分析道。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如何实现中国产业转型已在政府的谋划中。
2012年5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会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需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靠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围绕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
中国投资协会名誉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日前在“第二届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峰会暨评优表彰颁奖典礼”上做视频致辞时表示,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第一,必须支持有创新成果的科学家,能够把他们的成果转化成为产品、成为企业、成为产业;第二,要能够把民间大量的资金集中起来,能够向高科技的投资,取得更好的效果。
今年年初,多部位密集出台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涉及税收融资等。财政部出台的税收优惠财政扶持具体措施包括,自2011年11月1日起,大幅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型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执行期限并扩大范围;2011年1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免征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印花税;延长金融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的技术类服务平台纳入现行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范围等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去年公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使民营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实质性落实。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24个省市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近日,发改委新批复了41只创投基金的设立方案,吸引社会资本70多亿元。
地方政府支持民企创新的政策达到高峰。7月,多地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从出台政策、减免税负、鼓励创业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宁夏、山西、广东等省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力促中小企业发展;陕西、山东等省着力减轻中小企业税负;青海、重庆等省市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创办民营小微企业。政府引导助推下的产业转型已在进行中。
继CPI这一经济指标被社会广为熟知外,PMI——采购经理指数又成为经济指标的“热眼词汇”。
9月3日,汇丰对外发布了《8月汇丰中国制造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8月份数值从上月49.3降至47.6,显示中国制造业运行连续第十个月环比放缓。不仅如此,47.6创下了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
在中国经济整体处于下行状态中,8月份的PMI无疑又为这一趋势做出注解。“8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最终数显示经济仍面临加速下滑风险。新出口订单指数为2009年3月来的新低,加之企业库存继续攀升至2004年4月有汇丰PMI数据以来的历史高点、就业指数为三年多来低点,显示外需继续滑坡的背景下,企业经营压力仍在加大。”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解释道。
PMI指数英文全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是一套月度发布的、综合性的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分为制造业PMI、服务业PMI。50%被视为枯荣分界岭,如果PMI大于50%,表示经济上升,反之则趋向下降。
空心化现象凸显
所谓产业空心化,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而迅速地转移到国外,造成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以及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按此描述,中国已进入这一阶段,趋势较为明显。
据相关报道统计,3年来,已有多家跨国公司关闭了在华业务,转移到其他周边亚洲国家。这其中,人民币汇率上升,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增加,都构成跨国公司出离的原因。据了解,撤离中国跨国公司不仅是制造业公司,还包括汉莎、乐酷天、谷歌、达能等其他领域知名公司,产业涉及物流、科技、零售等多种产业。
这种迹象一年前在浙江沿海一带就已显露。“当前需要警惕浙江出现的产业空心化苗头:一方面,大量浙江产业资本外溢,变成民间游资进入房地产、金融投资领域,对实业反哺不足;另一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浙江部分传统产业外迁国内中西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或者出现行业性萎缩。”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在当时就已看到事态的端倪。
一年后,突袭的金融危机对沿海一带的制造业可以说是致命一击。眼下美国及欧洲等发达国家仍未走出危机,国内的需求及消费萎靡不振,致使沿海地区的出口订单大幅减少,加之资金从实体撤离投资虚拟经济的原因,在这一轮倒闭潮中,服装、玩具、电子、塑料等加工行业的多数企业未能幸免。去年以来,沿海一带的制造业投资下降明显,多数企业处于“观望“之中。
“按照经济规律,当经济低迷时,不是制造业生产不行,而是制造业生产的绝大多数产品已经没有市场,或者市场需求与供给已经严重失衡,企业为什么没有赚钱机会,因为已经没有赚钱产业。”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指出。
目前,产业空心化不仅存在于民企制造中,在央企中这一现象也日益凸显。不久前,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2012中国500强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在中国企业500强的个体规模和总体规模大幅扩大的同时,利润额出现负增长的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多个行业出现绩效大幅下滑的现象。另外,制造业与商业银行业之间的效益“鸿沟”继续扩大,制造业现“空心化”迹象。
另据报告显示,入围500强的14家商业银行共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0.32%。其中,中国最大的5家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占500强企业营业总收入5.7%,但其利润却占到32.2%;与此同时,与之相对应的272家制造业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虽占500强的42.7%,但利润却仅占25.04%。这也是5年来,5家商业银行占500强利润比例收入超过制造业,也是制造业利润占比降幅最大的一次。
“经济放缓、增速下降、成本升高、限制增多是制造业企业利润直线下降的主要原因。”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时期,由于转型升级所需时间长,成本高,再加上整体外部环境较差,造成行业整体利润率较低。
受世界经济减速的影响,亚洲的制造业整体走弱。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除中国外,印度、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已呈疲软势头。其中,韩国制造业,8月PMI为47.5,台湾PMI由47.5下降至46.1。
新的产业革命助推空心化转型
中国经济的拐点始于2009年,这一年可视为中国经济真正转型的起始年。当前的世界浪潮正在推动中国经济彻底摆脱“以低端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时期,在此过程中,空心化是一个国家从工业化初期走向发达工业化不可避免的发展阶段。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在寻找迅速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解决方法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著名趋势学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杰里米?里夫金的新著《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成为解决21世纪难题的突破口。书中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依然遵循着创新突破的路径,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这其中,以“智能制造+低碳能源”为主要特征的。
在此书出版后,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撰写一系列相关文章再次勾勒出“第三次工业革命”令人震撼的图景。
“美国正借‘第三次工业革命’初露端倪的契机试图引领全球产业分工新的布局。20世纪初以来,美国曾经长期占有世界制造业的最大份额,到了20世纪50年代前后,美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曾经高达50%左右。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着全球产业转移的发展,美、欧开始了去工业化进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生产外包成为大趋势,美国转向了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其制造业产业空心化现象日益凸显。受此影响,美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的份额日趋下降,1990年下降至21.5%,到2009年跌破20%,2010年所占份额为19.4%,略低于中国的19.8%,从而丧失了百年来世界制造业产值头号大国的地位。因此,重夺美国竞争优势、重振制造业成为美国长期战略的轴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力推‘再工业化’战略,试图重塑美国新的竞争优势。但美国所提的‘再工业化’绝不是简单的‘实业回归’,而是对以往传统工业化的扬弃,其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比如先进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技术、信息等新兴产业,从而重新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工业体系。”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切中实质地分析道。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如何实现中国产业转型已在政府的谋划中。
2012年5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会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需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靠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围绕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
中国投资协会名誉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日前在“第二届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峰会暨评优表彰颁奖典礼”上做视频致辞时表示,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第一,必须支持有创新成果的科学家,能够把他们的成果转化成为产品、成为企业、成为产业;第二,要能够把民间大量的资金集中起来,能够向高科技的投资,取得更好的效果。
今年年初,多部位密集出台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涉及税收融资等。财政部出台的税收优惠财政扶持具体措施包括,自2011年11月1日起,大幅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型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执行期限并扩大范围;2011年1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免征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印花税;延长金融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的技术类服务平台纳入现行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范围等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去年公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使民营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实质性落实。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24个省市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近日,发改委新批复了41只创投基金的设立方案,吸引社会资本70多亿元。
地方政府支持民企创新的政策达到高峰。7月,多地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从出台政策、减免税负、鼓励创业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宁夏、山西、广东等省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力促中小企业发展;陕西、山东等省着力减轻中小企业税负;青海、重庆等省市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创办民营小微企业。政府引导助推下的产业转型已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