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探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an905254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合作的方法和能力,获得自尊和自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文章主要通过在小组中讨论学习、协作探究、教师角色转换等方面探讨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合作 论文 协作 角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108
  合作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内容,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共同努力。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它以教学过程的集体性为出发点,注重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团队意识纳入历史课堂之中。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
  一、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
  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只看课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存在着很多需要解答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比较抽象难懂,理论性很强,需要教师做整体讲解,而有些问题也可以通过学生讨论得出结果。讨论前教师要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主体应该始终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到组织与引导的作用。而且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及讨论的价值,要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获取更多的历史知识。比如笔者在教学《“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的时候,组织学生以讨论的形式展开学习。讨论的中心是“一国两制”,围绕这个制度的背景、内容、意义等多方面进行讨论。先由第一个小组发言,展示讨论的结果,他们基本上把“一国两制”的提出背景总结了出来,其他小组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有的小组分析的是“一国两制”的形成过程,有的小组讨论的是“一国两制”是怎样在《中英联合声明》中得以体现的,有的小组讨论的是“一国两制”的意义,有的小组甚至能够分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三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的原因。通过小组讨论,基本上能将“一国两制”的知识全面、透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都要注意学生的状态和讨论进度,对学生难以解决的疑问进行及时的指导。学生在展示讨论结果的时候,教师对于他们遗漏的知识点也要做出及时的补充。当学生的总结不到位时,教师还要适当地点拨。
  二、小组合作探究是合作学习的关键环节
  合作探究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后,以课本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这种探究可以在小组内开展,也可以在小组之间进行,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主动地获取历史知识。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历史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史实,还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思考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帮助。比如笔者在教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这一内容时,先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结构体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一个探究问题: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然后在这个问题之下又设置了很多小问题:分封制与宗法制产生的背景,这两种制度形成的过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的影响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问题,选好以后去搜集相关的资料,为以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做准备。最后学生在组内进行讨论切磋,整理探究思路,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如果学生能力很强,还可以要求他们写一份探究报告,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思考问题。学生一旦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就会更加主动地学習、积极合作、善于发现。这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强大的学习动力,对学生学好历史很有帮助。
  三、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保障
  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学生虽然是活动的主体,是构建知识系统、掌握知识的主力,但仍然不能缺少教师的参与,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与引领者,其有效指导是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保障。所以在组织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责任,积极聆听学生的心声,适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出合理明确的要求,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例如在教学《千秋功过秦始皇》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分组讨论秦始皇的功与过。笔者发现其中有一组学生对秦始皇做出的评价很主观,没有全面地看待问题,于是及时地对他们进行了引导:评价历史事件或是人物,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做出的评价要公正、客观,不能只凭自己的个人喜好,更不能用我们当代的眼光去看待古人,要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境,深刻地剖析它(他)们。也就是说,在整堂课中笔者既是一个组织者,又是一个合作者,更是一个帮助者。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它摒弃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组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掌握到基本知识,提高了历史学习能力,让高中历史课充满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石油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一旦发生石油经济危机,就会威胁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本文从分析石油经济的风险因素入手,对石油经济危机的防控策略进行
初中历史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重要作用。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每节课上都要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会有目标。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做好教学准备,做到心中有数,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原有的基础,对他们进行有目标的教学。注意备课的时候要根据课程标准先做好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整体上把握教材知
[摘 要]体育精神在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着一定的影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观念的改变,在学生中体育精神的缺失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把体育精神的培养贯彻到体育教学中。  [关键词]体育精神 教师素质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6-0086  体育精神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