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新教学方法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并尝试运用“三结合”与“三利用”的教法,不但使教师感到易教、课时轻松,而且使学生感到易学、容易接受。
  关键词:打破 运用 结构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培养语文能力,这是语文老师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九年义务教育的这套初中语文教材,有不少老师认为难教,教时不够用,依然满堂课都在讲解,使学生很少有读、写、思和讲的训练机会。正如教育专家钱梦龙说的:“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所以,寻求适应这套教材特点的教法,向课堂要质量,是我始终较为重视的一个问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并尝试运用“三结合”与“三利用”的教法,不但使教师感到易教、课时轻松,而且使学生感到易学、容易接受。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浅见。
  一、“三结合”,即是从备课到课堂,始终将课文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课后习题”相结合,充分把握新教材编写的特点
  1、结合训练重点:语文教材中,“训练重点”往往提得很精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须在老师充分备课的前提下,才能把训练重点在教学中落实下来。以《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为例,本课训练重点是:①生动的有条理的说明事物;②读书摘要。
  首先,要指导学生了解课文如何“生动”的说明事物。开头一段用了“次第”、“翩然”等优美的词语及拟人笔法,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的画卷。第二段则用拟人手法,如布谷鸟唱“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更有特色,说得更加生动。
  其次,要理解如何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头三段说明的顺序是什么。显而易见,第一段以“春、夏、秋、冬”的时序来说明,第二段举的三个例子是以“耕、种、割、插”的农事活动先后为序,第三段则是物候知识的起源和发展,是从古代到近代。可见各段落里面的句序讲究条理性。
  而“读书摘要”,实质上就是对语言信息进行筛选,把文章的重点或主要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由于学生初学编写读书摘要,要求不要过高,指导学生围绕课文“练习”的一、二小题,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在有关的句子下划一条波浪线,然后这些句子分别摘抄在笔记本上。这种由浅入深的练习,学生就不会觉得“读书摘要”茫无头绪了,也逐渐培养成习惯。
  2、结合预习提示:如果把课文内容比作一把锁,那么“预习提示”便是这把锁的钥匙。“预习提示”中包含文体、文学、篇章、读写听说知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阅读的思路和基本方法,利用工具书理解或掌握生字、词。“预习提示”的文字学生几乎都看懂,但如何抓住提示中的关键词关系着学生能否真正地全面地领会“提示些什么”。例如《大自然的语言》的“预习提示”中,第一段只有两句话,我让学生默读并思考它给我们提示些什么,引导他们明确第一句话中“比作”一词,既提示了本文标题采用的是比拟的修辞手法,又回答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再读第二句话,启示他们回答句中的“具体生动”、“条理分明”给我们提示了本文的写作特点;而句中的“说明了”又给我们提示了本文的文体是说明文;末句的“特征、成因和意义”又提示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平时的反复训练后,我的学生几乎都入了“读懂预习提示”的门。这样,讲究了教法,也让学生懂得了学法。
  3、结合课后练习:“课后练习”如何处理,是教学的一个技巧,却往往被忽视。我在教学中,首先打破先讲课文后处理练习的陈规,将课后练习分散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灵活处理,有的则置于课前,结合在预习中,或纳入布置给学生的自学提纲中。
  二、“三利用”,即利用工具书、板书和《中学生助学丛书》
  1、利用工具书:工具书是“自学的好帮手”。教师离不开工具书,何况学生。学生的主要工具书是字典和词典。课文里的生字词,要教会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解决,而且必须养成习惯,这就是一种能力。在课文“预习提示”里有使用工具书的要求,在课后练习题里也有不少训练题。要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首先给学生作一些趣味性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使用工具书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使用工具书的兴趣,同时还要落实使用工具书的任务。
  2、利用板书:板书的设计,要做到科学、规范、简明、美观,这是教师的共识,但实施却很难。我在设计板书时,首先精心考虑内容的科学,文字的规范简明,书写的美观。
  在突出“训练重点”的“生动的有条理的说明事物”教学时,则板书优美词句以体现“生动”;“有条理”则板书第一段体现时间顺序的“春、夏、秋、冬”四个字和第二段以农事活动为顺序的“耕、种、割、插”四个字。
  总之,精心的板书设计,要有科学性,要简明而美观,要体现教材作者的思路,也反映教材的特色,而且突出教学的重点。
  3、利用《中学生助丛书,初中语文练习册》。这本练习册,是唯一的省编与现教材配套使用的中学生助读读物。其内容简明扼要,练习部分按教材课文或选段精心编排适量的练习题,作为教材习题的补充和扩展,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或掌握相关的知识。但是如何使用,则是一门艺术,也是教法和学法的问题。笔者在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利用助读读物的方法。這主要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或课堂使用,或课外练习;或集中使用,或分散使用;或利用训练丛书处理教材,理解教材,或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使用,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而且,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或间断穿插利用“练习册”进行课堂训练,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既可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又避免了课堂的单调、乏味的形式,克服学生疲劳或不耐烦而做小动作、开小差的现象。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实践表明,“三结合”与“三利用”在教读课中的应用,体现了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是符合新时期语文教学要求的。这样,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使学生感到学语文轻松、有趣,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其他文献
本文作者介绍了基本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作用,论述了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及建设项目后评估阶段工程造价的计算与控制方法和手段,说明了工程造
摘 要:自然拼读法(phonic)是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母语国家孩子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现在在我国也流行开来了。自然拼读法与日常的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有:与字母教学相结合;与日常单词教学相结合;与听力训练相结合;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在小学的课堂中引入自然拼读法,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调动了学生的内在动机。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自然拼读法  许多小学低段英语教学忽略了语音
幸福  整夜的風雨  阻挡不了我  去看你的决心  无数的雨珠在车窗上滚动  脸贴着玻璃  静静感受这烟雨南京  我们相拥在雨中  我知道,你长大了  你的选择,是对的  你真的付诸行动  速度之快  我知道 你的认真  是你的努力  更是为了明天  你的尊严  你的信念  你的执着  都在和命运握手  眼里有雨也有泪  你不愧是我的孩儿  我能感受和体会到  瞬间跳动着的幸福……  两颗星  初
期刊
摘要: 本文结合基础教育及历史教学的实际,指出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同时结合新课程理论,从意义分析,方法运用等方面,论述了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历史教学 思维能力 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历史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历史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算最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银行各项业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对计算机和网络的依赖性越强,同时,随着银行数据大集中步伐的不断加快,技术和管理上的风险也不断扩大.
摘 要:在小学语文新教材教学中,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小学生阅读速度的培养进一步的重视起来了,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阅读速度;培养能力  一、小学生阅读速度培养的重要性  阅读是一项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之一,是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有科学家认为,人类的知识90%以上是通过视力获得的,而其中最重要
本文采用三维渗流理论对砂卵石层进行反演计算 ,以确定河床砂卵石层的渗透系数 ,为防渗处理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 In this paper, three-dimensional seepage theory of san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应培养符合新课程目标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在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应该是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