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农业旱灾与预测研究

来源 :干旱区地理 | 被引量 : 41次 | 上传用户:hongguo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具有代表性,常常对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威胁。利用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951~2000年的50年农业旱灾面积统计资料,分析了农业旱灾的时空强度变化。表明西北地区农业旱灾有增加趋势,以20世纪90年代增加最明显。利用西北地区均匀分布的40个站点50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变换的Z指数法,探讨了干旱强度和地表径流量的时间变化与西北地区农业旱害的关系。表明降水量的减少及河川径流枯期与农业旱灾面积负相关关系密切。应用波谱分析与逐步自回归方
其他文献
bq2007是benchmarq公司生产的新型充电监控显示模块,使用bq2007可以构成功能完善的Ni-Cd,NiMH和Li^+离子电池充电器,并具有灵活的充电控制方式,可显示各种充电状态,并可大范围准确地进行充电监控显示,同时还有完备的安
16K×8位串行EEPROM X24128具有结构紧凑、存储容量大等特点,可以在2线总线上升接8片该种器件,特别适合应用于具有高容量数据储存的控制系统。文中给出了X24128与AT89C51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及其按字节操作的
通过总结主要环境因子对植物体δ13C值影响,认为大气CO2浓度增加时,植物体δ13C值会下降;光照增强,植物δ13C值增大;UV-B增强时,植物体的δ13C值降低;温度、水分条件与植物体δ13C值的关系,至今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作者认为可能与其研究区域、研究的植物种数量、种类、植物部分及叶片成熟度、采样时间的不同有关。
自70年代中期PET问世以来,经过长期的临床应用,其价值逐渐被医学界所公认.尤其近年来随着放射性示踪葡萄糖同功异体18F-FDG的应用,PET技术在恶性肿瘤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
由于人们对水资源量计算过程了解不够 ,常导致水资源量配置计算出现概念上错误 ,特别是现代水资源规划考虑生态用水的需要 ,在对待水资源量与生态用水量的关系上存在错误认识。本文从水资源量的一般概念分析出发 ,从确切的水资源量计算与分析上说明水资源量的组成、转化关系以及生态用水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并强调介绍水资源配置中如何考虑生态用水问题。为全国新一轮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