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观教育途径探析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1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特别是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更是面临许多现实的难题,包括现代农业发展现状是制约农科大学生就业的关键所在。农科类专业供需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就业难、招生难”的“两难”局面,传统的择业观念影响学,学生自身竞争能力和竞争意识相对单薄等,都是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着眼点。本文据此,提出农业院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科学系统地规范就业指导,搭建更加广阔的的就业平台,进一步完善农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农科大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关键词:农业院校;就业观;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46-02
  
   一、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制约因素
   (一)现行的农业经营模式从根本上制约农科大学生就业,影响农科类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成。首先,从农业自身特点上讲,农业是艰苦行业、基础产业,目前尚属科技含量较低的弱质产业,由于它的弱质性,使现实农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迫切性不足。在新旧的交替中,由于目前我国农业的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偏低,制约了农科大学毕业生新的人才载体的形成。其次,从生产经营方式上讲,我国大多数省市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手段落后,产业化程度低,且大多数农业生产尚处于手工生产阶段,机械化程度低,分散经营,吸纳农业科技人员的能力有限。第三,传统的农业科技人才就业大户——附属于各级地方政府的农业科技“四级推广网络”,正面临着“网破、线断、人散”的困难局面。没“破”、没“断”的地方,县、乡财政往往也非常窘迫,发工资都困难,这些单位当然也无力接收大量的农科大学毕业生。因此,在新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化的农业,尤其是高科技农业企业还没有形成气候的情况下,农业的基本就业形势仍然是种地,基本就业单位仍然是家庭,农村对于技術人员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宏观上的需求,很难变成具体的就业机会。
   (二)农科类专业供需矛盾突出,农业院校出现“就业难、招生难”的“两难”局面。一方面,许多农科专业成了供大于求的长线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农科类专业毕业生中有90%从事了与农业无关的工作,“学农不爱农”,是造成农科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没觉悟”,一位农大毕业生承认,农业产业确实是一个朝阳产业,其中蕴藏着无限的机会,但是机会还远远没有变成现实,“我们现在就去投身农业,能否实现个人价值?”而且,很多农科类大学生,尤其是非名牌农林院校本科生在毕业时会选择报考研究生,因为他们认为就业难、待遇低,转行又觉可惜,于是报考名牌院校以改变出身。另外,他们在就业时,往往感觉工作与自己的心理预期存在很大落差,选择考研是为了进科研院所等工作单位,以逃避在基层工作的艰苦。另一方面,农业院校农科类专业招生出现困难,就笔者所在学校近年的招生情况来看,考生填报志愿时,农科类专业一直处于“冷门”的局面,招生农科类学生占每年招收所有学生的比例,与其他“热门”专业招收学生所占比例相比,差距在逐年扩大,而且,很多农科类学生是服从专业调剂志愿招进的考生,并非本身自愿学农,招进后,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大打折扣。
   (三)农业生产的现实状况和传统的择业观念影响学生择业。教育从经济学角度而言,作为一种人力资源投资,它能给受教育者个人及家庭带来较高的回报,而这是以受教育者能找到适宜的就业单位为假设前提的。由于我国农业传统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和农业战线客观上存在的不足,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基层就业,将面临工作条件艰苦、自身发展受限等诸多现实问题难以解决的困难局面,势必造成大学生在择业时,形成不愿服务农业、服务基层的思想。加之,目前,很多学生和学生家长还固守着过去的传统观念,觉得到机关和事业单位比较稳定,不愿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首选沿海和发达的大城市,不愿到边远地区。
   (四)农科毕业生自身竞争能力和竞争意识相对薄弱,造成就业困难。一方面,从农业院校办学体制而言,由于受传统办学思想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高校自身角色地位缺位和模糊,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脱钩,教学内容陈旧且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当前的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学校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之间也存在矛盾,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等等¨,使学生整体素质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与用人单位期望值差距较大。另一方面,从农业院校学生本身而言,相当数量大学生由于本身学农积极性低,只满足于应付完成一些必学课程,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农业院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对农科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农业院校首先要引导农科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合理、客观实际的择业观。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对毕业生进行择业观教育,帮助毕业生认清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就业形势,克服择业期望值过高、与社会需求错位等问题,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降低就业门槛,按照市场竞争的规则,凭借自身素质和能力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解决就业问题。其次,培养农科大学生树立甘愿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思想。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就业重心下移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院校培养人才,下到基层直接为生产第一线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农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应该如此。尽管现在的农村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大学生下到基层后,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会相对艰苦,甚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作用的发挥,这是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现实,但这不是一个该不该下基层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作用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正是打通农业人才通往基层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开设就业指导课,科学系统地规范就业指导课的设置。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发展大大滞后于就业市场的发展,满足不了大学生的心愿和要求,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多高校还未将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高校的教学计划。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多半是短期性行为,基本上集中在大学四年级才有,多是讲座的形式,内容单调,实用性差,指导性不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职业精神,如何适应今后工作以及劳动纠纷等方面的知识基本上尚未涉及。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该把就业指导课纳入全校性必修课,进行系统规范。就业指导课内容应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强等特点,在内容设置上应包含:积极宣传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宣传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农科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职业规划,帮助大学生提高收集就业信息的能力,加强择业技巧指导,指导毕业生对择业心理进行调适等。
   (三)完善和丰富农科毕业生就业体系和途径。农业院校可以建立完善具有农科特色,以学校为主体的就业市场,为农科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平台。一方面完善和规范以学校为基础,与人才市场、劳动市场相互贯通的“有形市场”,另一方面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培养学校的“无形市场”。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管理手段,通过网络搜集、发布和管理信息,开展就业指导,乃至在网上举办“双向选择”活动等,把网上就职择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就业理念和便捷的就业方式。
   (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农科大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农业院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农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一方面,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结构调整,树立品牌意识,使“产品”适销对路,在专业调整上,按照农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培养所需人才,在层次结构上,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缩减专科生比重,积极鼓励农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另一方面,抓好教学改革,做好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把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及其培训结合起来,加强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关经驗,建立教学实习制度,安排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到基层农业企业、农业战线从事实习和实践工作,使他们增长社会实践知识,了解和熟悉现代农业技术,适应农业技术的发展变化,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首先,要建立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就业工作机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不再是一项临时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而是体现和贯穿于教育教学全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农业院校应建立由学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院系层层落实的就业工作机制,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并对他们开展系统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目前,许多高校虽然都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但由于人手少,平时忙于应付大量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得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加之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很难使就业指导工作发挥最佳实效。其次,建立专门的职业咨询机构,聘请具备专业的职业指导理论和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的人来担任职业咨询人员,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加强针对性,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可以邀请知名的农业企业家、成功人士为大学生开设讲座,为毕业生开设职业咨询热线,为他们解答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高择业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兆珍.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4).
  \[2\]白文龙.浅论大学生就业指导\[J\].辽宁教育研究,2003,(04).
  \[3\]谢安国.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与就业观教育新探\[J\].继续教育研究,2011,(03).
  
其他文献
摘 要:高等院校职业指导师担负着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的重任,其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职业认同感不强,工作负担过重、待遇不合期望、业务培训欠缺等原因,往往会变相引发职业指导师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症。本文着重探讨克服职业指导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指导师;职业倦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30-02  
期刊
摘 要:学生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和核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中坚力量。因此,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高校学生管理实践经验,重点论述班干部的选拔、使用、管理的艺术,以实现班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的优化和良性循环。   关键词:班干部;选拔;使用;培养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36-02     
期刊
摘 要:当前,大学教育逐渐普及,高校发展处在新的历史机遇,但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遇到许多新问题。如何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优秀思想体系占领学生思想意识主阵地,怎样切实解决当代大学生思想浮动大,功利性强等问题,成为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为此,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创新思维,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创新教育载体,更好为内容服务,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
期刊
摘 要:墨子,一般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史称墨翟,时人尊称为“子墨子”。他创立的墨家学派,在先秦时期与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并称为“世之显学”,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墨子的经济伦理思想主要保存在《墨子》一书中。   关键词:墨子;经济伦理;思想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67-02      一、墨子经济伦理思想
期刊
摘 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当前,我校正处于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团委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广大团员和青年职工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宣传并贯彻执行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指示和决议,充分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团结带领青年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团的干部是共青团工作的骨干,是带领先进青年
期刊
摘 要: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是中国史学史的重要方面。在高等院校历史学专业学生学习少数民族史学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于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的学习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少数民族史学;高等院校;中国史学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64-0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史学史研究愈来愈受到
期刊
摘 要:高校团工作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及青年成长成才的需要创新性地开展团工作,是当今团工作的核心内容。本文从团员教育、品牌活动、党建带团建三个方面入手,探索高职院校团工作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73-02      高校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阵地,随着社会的
期刊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执政党重要的青年群众基础,研究其政治认同状况直接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当前大学生对现实政治总体认同度较高,态度积极向上,但在政治共同体、政治制度、政策及政治效能和政治价值观等方面的认同均存在一定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政治情感冷漠化和政治价值取向功利化两方面。文章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作为进一步探索问题解决之道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
期刊
摘 要:党中央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面加强高校德育体系建设的意见。因此,高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学校的德育工作,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开展形式多样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的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学中,培养青年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期刊
摘 要:早期资本主义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率,但导致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经典社会主义就是在继承其生产力水平、克服其社会不公平状态,苏联特别是中国的传统社会主义则继承了经典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导致了效率的缺失和共同贫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扬弃前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历史,开辟了效率和公平的共同发展的新路。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效率;公平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