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与肿瘤转移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wa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形成新的转移灶之前,原发肿瘤释放的大量癌细胞会进入一个休眠阶段,休眠状态一旦被打破,肿瘤细胞将恢复增殖能力。近年来关于肿瘤转移的各种假说和机制研究层出不穷,原发瘤切除术被看作是打破肿瘤休眠稳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被认为是促进肿瘤转移的重要原因。手术技术的改良和对休眠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为转移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Depmas双重血液净化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2011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将其分为4组:常规治疗组未行血液净化治疗,只采用药物治疗;血液灌流组除采用药物治疗外,还行HA230/330血液灌流治疗;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组除采用药物治疗,还行HA230/330血液灌流及血浆置换联合治疗;Depmas组除采用药物治疗外,通过血浆分离器,对
目的探讨在白血病细胞HL-60分化过程中nm23-H1、c-Myc、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作用机制及相互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靶点。方法CCK-8实验测定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下的靶细胞增殖情况,瑞士-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或Western blotting测定nm23-H1、c-Myc和G-CSF的基因、蛋白表达水平。酶联
目的探讨在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粒系分化过程中三基序蛋白22(TRIM22)的功能及其与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eIF4E)的相互作用,从而进一步阐明TRIM22靶向调控eIF4E的机制。方法体外实验建立NB4细胞诱导分化模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TRIM22、eIF4E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并通过电穿孔转染技术敲低或过表
近十年,甲状腺癌发病率持续并快速增长,其发病风险因素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童年期电离辐射的暴露和遗传因素是甲状腺癌确定的风险因素;甲状腺肿、甲状腺良性结节或腺瘤和肥胖是甲状腺癌高度可能的风险因素;月经、生殖相关因素、饮食因素等是甲状腺癌可能的风险因素。
肠壁纤维化是引起克罗恩病(CD)患者肠腔狭窄这一主要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CD的肠壁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在血清学中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等纤维化指标的异常在
近年来,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成为实体瘤和血液肿瘤的研究热点。在肿瘤中,MDSC不仅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破坏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和上调调节性T细胞水平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还可直接发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的非免疫方面的作用。MDSC阻碍了抗肿瘤治疗,尤其影响了免疫治疗的疗效,与临床预后不良相关,可作为肿瘤预后的判断指标,为免疫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结直肠癌为消化道最常见肿瘤之一,年轻结直肠癌患者与其他年龄段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疾病特点、生物学特点、危险因素、临床诊治和生存预后等方面有所差别,分析年轻结直肠癌患者的特点可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研究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Poly(I:C)]对肺腺癌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探讨Poly(I:C)诱导A549细胞凋亡机制。方法用Poly(I:C)和脂质体3000转染A549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细胞存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用于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因子β干扰素(IFN-β)、趋化因子-10(CXCL-10)的
巡逻单核细胞(PMo)是单核细胞的一个亚群,其主要功能是在血管内巡逻,清除微循环中的细胞碎片。研究发现PMo还参与抗肿瘤反应,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招募自然杀伤细胞(NK)杀伤肿瘤细胞,并防止肿瘤细胞血行转移至肺,起着免疫监视的作用。PMo或许可以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靶标。
MLN4924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衰老、细胞自噬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其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能增强肿瘤对放疗、化疗的敏感性,发挥良好的抗肿瘤效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