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历史教学的课堂有效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flylov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51-01
  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下,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每一个历史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只有当教师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和理念,把握住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要求和特点,将新课改理念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去,积极探索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策略,以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高中历史教学,是在具体历史课程实施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最优的教学设计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而展开的师生和谐共处友好发展的教学活动。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下,需要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和方法齐行、态度和情感端正,全面反思和改革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只有当学生带着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学习观去学习历史,才能真正体现历史教学的价值。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一节历史课上,我们都要追求最高的教学效率,但是我们的课堂不可避免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据目前的历史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的教学效果是高耗低效,这些主要体现在:
  (1)准备不充分的课堂引导。
  过去式是历史学科的一大重要特点,正因为过去的不可再现,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展现当时的历史情境,尽可能完整的历史画面。所以,在课堂引导方面,往往因为准备不够充分,没法在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如果每一次上课都是同样的开场,没有悬念和趣味性,久而久之,必然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慢慢失去学习的信心。
  (2)课堂教学教师引导不力。
  尽管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逐步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加强合作式和开放式学习的推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教师对学生的组织引导不力,致使学生在课堂历史教学中出现学习的困难。因为学生暂时还没有有效的自主学习习惯,又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有效通过网络或图书馆资料来实现信息搜索。所以信息相对闭塞的学生迫切需要得到教师更多的指导和牵引。
  (3)无实质效果的课堂提问。
  学习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并且把握提问的角度和方式,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入深处。无实质效果的提问主要有这几种表现:1.简单的是非问答。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只是简单的是或不是,含金量明显不足。2.直接的课本问答。类似意义如何、作用有哪些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在课本上稍微一看就能找到答案。3.学生提问的缺失。我们只注重教师的提问,却忽视了学生的提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需要把学生的提问模式提升到教学日程中来。
  二、以课堂讨论为中心的历史课堂教学
  针对历史新课程下倡导的探究式多样化学习方式,把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带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来,是一个新的突破点。通过课堂讨论探究的方式来开拓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是我们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尝试的方法。
  (1)充分准备,搞好历史课堂讨论
  充分的准备来自于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准备,只有课堂的主体双方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取得历史课堂教学的成功。教师要通读新课程下的各版本教材,重建知识体系。要把握新旧课程及不同的版本的教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比分析编者对某些内容进行增删的原因,从深层次上把握新课程的编写意图,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其次,教师需要提前告知学术讨论的主题,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和目标,让他们及早做好准备,及时参阅资料,以备课题所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学习小组分组方式,每组拟选1个核心发言人,通过代表表达小组观点。也要让每个人都做好发言的准备,根据所定论題精心准备,奠定课堂讨论的基础。
  (2)精心命题,保证课堂讨论前提。
  命题是课堂教学的前提,需要围绕知识概念的把握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为基础。历史教学的命题尽量以重要历史现象、重大历史事件或者重要历史人物为依托,密切结合目前时事前沿的关键热点话题。在命题过程中,要注意命题的一些细节问题。首先是综合性的命题,要通过命题帮助学生疏通教材各个章节之间的关系,以完成知识的衔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其次是要把握历史命题的联系。这里着重指历史学科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更进一步延伸到与现实生活中相关知识的联系,为学生的创新发展作铺垫。比如从大跃进的三年困难时期,联系到改革开放的发展,更进一步到今天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实际与历史的借鉴中了悟历史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最后要把握多维度的命题,让学生从纷繁芜杂的历史事件中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和反思,去发现其中的规律,逐步培养自主的创造性思维。
  (3)主体主导,准确定位高效课堂。
  在真正实施历史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要及时打破沉默的局面,适时引导学生发言;当出现激烈争论,要适当引导,使讨论向深层发展,紧扣命题。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勇敢地对历史提出质疑,积极探索前人没有深入的领地,才有可能有新的发现。作为历史教师,面对学生做出的任何探索,无论有何不妥或是不成熟的想法,都要肯定其思维的新异性,帮助分析不足,走出误区,完成课堂教学质的飞跃。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步打造出高效的历史课堂。
其他文献
高温燃气隧道窑是耐火材料制品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温度控制水平是制约耐火材料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温度控制策略是隧道窑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如何制定先进
工程系统的运行通常具有明确的边界,控制能量一般也有严格的限制。因此,约束控制问题便应运而生。线性约束系统是形式上简单,接近客观实际的一类系统,同时便于理论分析和工程
复杂网络是具有一定特征和功能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若干个基本单元所构成的复杂集合体。近年来,复杂网络研究已渗透到数学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学科等众多不同
地名辞典服务作为一个面向大众的、以地名来搜索空间信息的服务, 不但可以提供在线的地名信息查询,同时配合地图服务等其他服务还可以实现空间位置信息等服务。 本文主要研
【摘要】在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语文这一学科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材编排的处理和设计不到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陈旧,教学观念明显滞后,从而制约了中职语文教学的效果。论文从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其有效性缺失的原因,探索相应的教学对策,促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有效性缺失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四川省南充地区农科所选育而成的红苕新品种南薯88,最近通过审定获批准推广.专家们一致认为,该品种鲜薯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好,是我省目前很好的一个食饲兼用的红苕新品
【摘要】黄炎培和毛泽东所讨论的中国历史上屡屡出现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反映了历代王朝和一些政权盛衰兴亡的一种规律性的现象。这种历史现象的经验教训很值得我们深思和汲取。  【关键词】“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 新中国 民主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51-02  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