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堡 埃及艳后念念不忘的温泉

来源 :旅游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b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有着丰厚旅游“资本”的土耳其来说,如果伊斯坦布尔是欧亚文化差异碰撞出的完美城邦,那么棉花堡就是偏爱土耳其的造物主赐予这里的杰作。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曾把棉花堡评为“一生不得不去的50个全球奇景之一”。
  “棉花”不是长出来的是冲出来的
  棉花堡,如此可爱的名字,因为其外形太像一座铺满棉花的城堡。所谓“棉花”,就是由于泉水从平原之上200米高的岩石中流出,所到之处历经千百年钙化沉淀,形成层层叠叠的半圆形白色阶梯,远看像大堆大堆棉花矗立在山丘上,土耳其人称它为帕姆卡莱(意为“棉花宫殿”),也就是棉花堡。这个位于丘陵地带的城市,地下石灰质温泉丰沛,温泉水从地底深处涌出,再从丘陵上沿边缘泻下,产生侵蚀和沉淀作用。经过悠久而古老的岁月,白石灰垩机聚在表面被侵蚀成棉花状的梯形岩石上,形成无数大大小小的白棉球层层相叠,远望好像一堆堆的棉絮阶梯,白色如下雪,有如棉花城堡,因此,大家通称这个地方为棉花堡,也是自古以来享誉世界的温泉之乡。
  棉花堡,无处不惊艳
  到棉花堡时,远远地就看见它在一个缓坡上,从公路上看过去像是一个千年冰川。整个景点和古代遗址都围在一个很大的公园里,里面十分宽敞,树木植物茂盛,我似乎觉得自己走进了一个热带公园。我来不及欣赏那些花花草草,一溜小跑直奔白岩梯池。忽地一下,视野开阔了,我被震住了。
  平时在图片上的棉花堡,不能不说美丽且洁白无瑕,但图片反映不出实景的气势,而这里震住我的正是这种规模的气势。只见洁白如玉、似棉絮一般堆积成的城堡,玉一样的半圆形白色天然阶梯层层叠叠,如雪砌的梯田,涓涓细流从岩间潺潺流下,在台阶之间,一汪汪水池,犹如雪衬翡翠,清丽炫目,那叫一个美!
  从上往下看,一方方温泉平台,像一面面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从下往上看,像刚爆发完的火山,白色的岩浆覆盖了整个山坡,颇为壮观。最不能错过棉花堡的日落,当太阳的光芒一点点由金色变成绯红、殷红、桃红、玫瑰灰,棉花堡像一朵绮丽的莲花,幻化出难以置信的光影奇迹:白色的岩面会被阳光点染出淡淡的色彩,而岩面中水波则忠实地记录下天空变幻的奇异色彩。
  据说当年埃及艳后就曾在这里泡过温泉而流连忘返。文献史书上甚至记载着第一个到当地泡温泉的人竟然就是拜占庭帝国的伊琳娜女皇(Irene)。而现在成了世界各地游客们的露天温泉浸泡地。
  爱而有度才能长远
  由于在棉花堡上的温泉是不收费的,所以来此泡温泉的游人络绎不绝。进入浴场,一定要赤脚,以防鞋底磨损棉花堡的石灰岩。棉花踩上去并不光滑,走在上面甚至有点举步维艰,但为了保护这片大自然的礼物,多数游人还是把它当成是免费的脚底按摩了。伸脚踏进去,暖暖的泉水让人有马上泡进去的冲动。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温润凉爽的泉水更令人感谢这大自然赐予的奇迹。这些泉水水温终年保持在36-38℃,水的酸碱值大概6左右。据科学鉴定,泉水富含钙、镁等矿物质,以每秒400公升的速度流动,不但对风湿、皮肤病、妇科病、消化不良及神经衰弱等有神奇疗效,泉水还可饮用。
  每年都有几千万拜访土耳其的旅客,然而超红的人气却给棉花堡带来灾难,川流不息的游客与山下大量兴建的温泉旅馆,使得泉水量锐减。枯竭的水源使原本棉白色的地表转黑,土耳其当局意识到事态严重,宣布暂时关闭棉花堡的观光,让此地得以休养生息。重新开放之后,除了限制游客在棉花堡的游览范围与活动(需赤脚、不准游泳),也约束温泉旅馆的开发。
  除了石灰岩体的温泉池,棉花堡附近的赫拉波利斯(Hierapolis)遗址也会让你大开眼界,这片遗迹再现了现代社会早期的生活情景。这里有异教徒、罗马人、犹太人和早期基督徒的各种风格,并且融合成一个安纳托利亚式的整体,包括拜占庭教堂遗址、阿波罗神庙地基。罗马剧场、使徒圣菲利浦避难处、希腊剧场、Domitian拱门、大墓地等景点,遗址分布在一片宽阔的区域内,仔细地参观完,那将会受益匪浅。
  TIPS
  最佳旅游季节:4—10月
  住宿:土耳其住宿分不同等级,从上百美元到几十美元不等。推荐网站:http://www.booking.com
  购物:土耳其地毯闻名遐迩,但真丝和纯毛地毯价格昂贵。金饰、银器、瓷器等手工艺品,都精美绝伦,不得不买。最佳购物场所是伊斯坦布尔的KapaliCarsi,有4000多家店铺。
  美食:既可以吃高档餐厅也可以吃特色小吃。拉克,又名狮子奶,高酒精度饮品;卡八,各种烤肉料理的名字;红茶,土耳其对茶情有独钟;葡萄酒,人类种植葡萄和酿葡萄酒始于土耳其,所以这里盛产优质葡萄酒,值得一试。
  土耳其除了棉花堡之外的必游地:
  伊斯坦布尔,一个跨越欧亚两大洲的历史名城,也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鄂图曼帝国的都城;伊兹密尔,位于狭长的伊兹密尔海湾东端,湾内游轮往来如织,气候宜人;卡帕多奇亚,世界上最壮观的“风化”区,当地居民在岩石上开凿了石窟洞穴作为民居。
其他文献
我们所钟爱的隐居度假,并非是彻底与世隔绝,而是那种暂时的逃遁,离开城市快节奏生活与琐碎工作,享受着只有我想时才与世界主动联系的“半隐居状态”。如此看来,当你读完我们这期的“泰国三岛记”的专题报道——皮皮岛潜水运动、苏梅岛满月派对和普吉岛街市的人潮与声色,尽管缤纷多彩,却依然因为其暂时避世的另一面,而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隐居”。  这次躺在普吉岛的海滩上拜读比尔·波特(Bill·Porter)的作品
期刊
2012名词解释  热热闹闹的2012结束了,这一年末日未到,2013的太阳照常升起。这一年,有人哭,有人笑,还有人哭一会笑一会。别急着留恋,别急着感叹,先看看这一年的语文考试你会不会及格。  中国好声音  点评:《中国好声音》火了,也火了评委的那把椅子,你不知道当时有多少屌丝对那几把会转的椅子垂涎三尺。  高富帅,白富美  点评:报个料,高富帅,白富美走红,全是俺们这些矮穷挫衬托出来了。  躺着
期刊
千百年来,人们在与色彩接触的过程中,不断赋予各种颜色以不同解释。有冷色有暖色、有明快有沉闷、有优雅有风骚……其实有没有想过,在旅行中你也曾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颜色,而那些五颜六色或多或少地影响过你的旅行心境,这些你知道吗?可能亮丽明快的色彩让你觉得轻松愉悦,沉闷单一的颜色让你感觉愁云在胸、怅然失落,安静的冷色让你觉得心静如水、万事释怀,热情的暖色让你觉得情绪高涨、力量无穷……所以,下一站旅行,你要仔细
期刊
潜水、SPA、海上晚宴、探索原住民的村落,  雨季的泰国不仅能避开拥挤的人潮,  还可获得更多亲身尝试的度假体验。  9月,《旅游世界》团队踏上泰国三岛为您亲身体验,倾情呈现泰国岛屿度假新玩法,梳理苏梅岛、普吉岛和皮皮岛最有特色的体验项目,为您提供度假新点子。
期刊
单纯的白色世界或者黑色为主调的建筑,只凭想象或许觉得有些过于单调沉闷,但在清莱,黑屋与白庙,却一反常态以纯粹黑白对比色而闻名于世。这两座“庙”,实则并不是供养佛的地方。它们是分别由泰国两位著名的艺术家创造而成。其中,先有黑屋,它的设计者是ThawanDuchanee,他花费了36年时间逐渐设计并建造而成。整座黑屋及其建筑群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开放式、花园式的私人艺术博物馆。而其弟子(兼好友)——Aj
期刊
山东好客,沂水情长。告别城市的喧嚣,沂水,这方红色文化的热土,用阳光、空气、青山和绿水为灵魂构筑了一方乐园。天上王城、地下大峡谷、彩虹谷和萤光洞,亿万年的地质奇观如同鬼斧神工;爬满青藤的小屋,篱笆筑起的小院,斑驳幽深的石子小路,还有那挂满传说的千年板栗树,淳朴的沂蒙风情令人动容。  崮林乐采摘,花果逍遥游  到沂水,可尽享采摘的乐趣。最近涌现出的雪山采摘谷、院东头万亩板栗观光园、蒙山龙雾茶采摘加工
期刊
手工擀制的意大利短面,  30小时烤制的脆皮乳猪……Antica Roma想要展现的正是本心本源的罗马美食,够高端,也够平易近人,在这里可以找到罗马人真正的美食文化。  意大利人说起自己的美食流派总要争辩几句。是那不勒斯的薄底披萨受欢迎,还是罗马造型各异的披萨更有人气,至今仍是美食界悬而未决的谜题。但是,在Antica Roma的主厨Valter Gosatti看来,味道上的议题往往因人而异,厨师
期刊
无数次,梦想着来到微山湖,或是赋予浪漫或者英雄主义的想法,或者来到南阳古镇去寻找美丽,或是去红荷湿地看荷花的娇美,深入微山湖湖心探访最美的湖中乡村。  摆渡微山岛,寻找美丽的湖心乡村  微山岛,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境内、微山湖的东南部岛,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内陆岛。岛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9平方公里。岛上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抗战时期,著名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一曲《微山湖
期刊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虽在东晋,但陶渊明的诗句已经表明了“乡村旅游”给人带来的愉悦。归复自然,也许是旅行的最高境界。  8月10日,“好客山东齐鲁乡村逍遥游休闲汇”主会场启动仪式在滕州红荷湿地举行,17市相继启动,至此乡村旅游将与山水圣人和黄金海岸并行,成为山东旅游的第三大产品体系。  如何逃离钢
期刊
从圣彼得堡到柬埔寨暹粒,两家有些年头的老建筑,经过全球顶级酒店设计师的打造,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一则古典,一则优雅,哪家让你真正心有所属?  石狮守候传奇酒店  四季酒店在圣彼得堡玩起了“历史复兴”的把戏,开业不久的圣彼得堡Lion Palace酒店,其前身是沙俄贵族Alexey Lobanov-Rostovsky王子的宫殿,普希金为其谱写诗歌《青铜骑士》而流芳百世,正门的石狮子雕像见证了惨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