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n3与细胞内质网应激机制的相关性

来源 :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b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鼠Reticulocalbin(RCN3)蛋白是一种定位于哺乳动物内质网分泌途径,含有6个EF-Hand结构域的内质网钙离子结合蛋白。为了研究Rcn3与内质网应激机制的相关性,我们利用前期获得的Rcn3基因敲除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将细胞分别用毒胡萝卜素(TG)和衣霉素(TM)处理,并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测得在内质网应激情况下Rcn3基因和RCN3蛋白的表达量。在模型构建成功的情况下,结果表明:1)Rcn3基因的表达量相比对照组均成上升趋势。2)RCN3蛋白的表达量相比对照组均成上升趋势。可得出结论:Rcn3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RCN3蛋白与内质网应激机制有关。
  近年来,生物技术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世界科研的主要潮流之一,生物研究的根本便是研究基因和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和在细胞、个体、种群层次上发挥的作用。由于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生物制药等方面的紧密关联性,其具有重大的科研以及商业价值。生物技术也必将在未来为改善人类生活做出更重要、更不可或缺的贡献。
  研究背景
  Rcn3简介
  小鼠Reticulocalbin(Rcn3)是一个单拷贝基因,基因序列号是BC055903,位于小鼠的第7号染色体上,包含有7个外显子,翻译起始位点(ATG)位于第二个外显子上,分布在10kb的染色体范围内(基因组结构示意图如图1[1]),预测编码一个328个氨基酸的多
  肽[2]。蛋白结构预测表明,RCN3含有6个
  EF-Hand结构域,在C-末端含有一个内质网定位信号HDEL,结构上非常保守,属于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含6个EF-hand结构域,定位内质网中的钙离子结合蛋白家族Reticulocalbin。关于Rcn3的研究还很少,其基因功能仍然很不清楚。
  内质网应激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是真核细胞内非常重要的多功能细胞器,在完成基本生理功能的同时,内质网凭借其庞大的膜结构成为协调信号转导的枢纽平台,内质网是脂类和固醇合成、维持Ca2+动态平衡、蛋白质合成与折叠及其翻译后修饰的场所[3-4]。
  遗传或环境损伤会引起细胞内钙稳态失衡、氧化应激、营养缺乏、糖基化抑制和蛋白质错误折叠,从而破坏内质网功能,诱发内质网应激[3-6]。本次研究使用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 TG)、衣霉素(tunicamycin, TM)处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从而诱导细胞产生内质网应激过程。
  TG原理:TG是内质网Ca2+-ATP酶选择性抑制剂,可以使胞质内Ca2+浓度升高。
  TM原理:TM阻碍了蛋白中N-糖苷键的
  形成。
  图1 小鼠RCN3蛋白质序列,EF-Hand结构域和蛋白结构示意图
  A:预测的小鼠RCN3氨基酸序列,红色序列代表信号肽,蓝色序列是预测的6个保守的EF-Hand结构域。B:对应于A中的6个在CREC家族中非常保守的EF-Hand结构域。C:RCN3蛋白结构示意图。
  研究目的与意义
  Tsuji A. 等人发现,人的RCN3蛋白严格定位于内质网,具有Ca2+结合活性[2],且其具体功能尚不明确,故选择RCN3作为研究对象。
  本次实验利用已有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作为实验材料,通过TG和TM的处理,诱导细胞建立内质网应激模型。然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法(Q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檢测在内质网应激条件下,Rcn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从而得出Rcn3与内质网应激机制是否存在关联。
  Rcn3是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出来的基因,RCN3在人,大鼠,小鼠中都存在同源蛋白,并且小鼠RCN3和人RCN3的氨基酸同源性高达93% [1]。故通过对小鼠体内Rcn3基因与内质网应激机制是否关联的研究,我们可以检测或推断出人类Rcn3与内质网应激机制的关联性,从而对未来生命科学和生物制药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
  实验方法与步骤
  RNA的提取
  1)准备试剂:氯仿、异丙醇、75℅乙醇、无RNase的水。
  操作步骤:
  (1)单层培养细胞:在培养板中加入TRIzol裂解细胞,每10cm2面积加1mL。
  (2)将匀浆样品在室温(15℃~30℃)放置5min,至核酸蛋白复合物完全分离。
  (3)每使用1mLTRIzoL加入0.2mL氯仿,剧烈振荡15s,室温放置5min。4℃12000r离心15min。
  (4)把上层水相转移到新管中,用异丙醇沉淀水相中的RNA,4℃放置30min,4℃12000r离心10min,弃去上清。
  (5)用75%乙醇洗涤RNA沉淀,4℃12000r离心5min,弃上清。
  (6)室温放置干燥RNA沉淀10min。加入30μl无RNase的水,55℃放置10min使RNA溶解,-70℃保存。
  2)RNA反转录。
  采用试剂盒为 HiFiScript cDNA Synt
  hesis Kit(CWBIO),根据指导手册进行 cDNA 合成。
  (1)模板 RNA Total RNA 3μg
  Primer Mix(50 μL) 1μL
  dNTP Mixture (10 mM each) 1μL
  RNase-free water Up to 13μL
  70℃ 保温 10min 后, 冰上迅速冷却。
  (2)上述反应液 13μL
  5×RT Buffer 4μL   DTT 2μL
  HiFiScript(200U/μL) 1μL
  Total:20μL
  (3)混匀后,50℃反应15min。
  (4)85℃,5 min 使酶灭活,冰上冷却。
  3)QPCR 体系。
  MASTER MIX 5μl
  正向引物( 10μM) 0.5μl
  反向引物( 10μM) 0.5μl
  DNA模板 50ng
  ddH2O to 10μl
  反应条件:94℃,60s变性模板DNA;变性:94℃,30s;退火:58℃,30s;延伸:68℃, 1min/kb;35 cycles。68℃,10min;4℃,保存。
  4)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蛋白质的表达。
  (1)去离子水清洗1.5mm规格玻璃板,晾干待用。
  (2)配胶:配制12%分离胶,用去离子水排气泡封胶。胶已凝固时(约30min),倾去胶上的水后洗涤数次,并用滤纸将水吸干。配制5%的浓缩胶,将剩余空间灌满浓缩胶然后立即将干净且干燥的梳子插入浓缩胶中。待到浓缩胶凝固后(约30min),将凝胶放入电泳槽中,加入电泳液,排除凝胶底部两块玻璃板之间的气泡,拔出梳子。
  (3)蛋白上样:电泳液冲洗浓缩胶上样孔,水浴锅煮沸去离子水,煮蛋白5min使之变性,立即冰浴,然后低速离心5min,进行蛋白上样。
  (4)电泳:将电泳槽与电泳仪相接,跑浓缩胶时用80V电压,到分离胶后改为120V直至蛋白跑至胶底。
  (5)转膜:半干法:从负极到正极方向依次为纤维垫、凝胶、PVDF膜、纤维垫,用转膜液湿润即可,限压(20V)、限流(5.5倍胶面积mA)转膜1小时。
  (6)将膜用1×丽春红染液染5min,去离子水轻轻冲洗,观察蛋白转膜情况,并根据目的蛋白位置裁剪PVDF膜,TBST洗去染液。
  (7)封闭:将膜移入盛有5%脱脂奶粉的平皿中,室温摇床孵育1h,TBST洗膜。
  (8)孵育一抗:用5%脱脂奶粉稀释一抗,湿盒中4℃恒温房摇床过夜。
  (9)孵育二抗:倾去一抗,TBST室温摇床洗膜3~5次,每次5min~10min,5%脱脂奶粉稀释相应二抗,室温摇床孵育3h。
  (10)曝光:倾去二抗,TBST室温摇床洗膜3~5次,每次5min~10min。将两种发光剂按1:1的比例混合,避光孵育膜上蛋白2min~5min,倾去发光剂,准备显影。
  (11)显影:整个过程在暗室中。将胶片压于已封发光剂的蛋白膜上,取出胶片后在显影液中浸洗,适时在水中终止,将胶片放入定影液中定影,之后用水将胶片冲洗干净,吹干。
  结果与分析
  QPCR结果
  图2
  A:Rcn3敲除小鼠成纤维细胞TM处理后GRP78 mRNA表达情况。B:Rcn3敲除小鼠成纤维细胞TG处理后GRP78 mRNA表达情况。C:野生型小鼠成纤维细胞TM处理后GRP78 mRNA表达情况。D:野生型小鼠成纤维细胞TG处理后GRP78 mRNA表达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所有处理样本的GRP78 mRNA表达量上升。
  图3
  A:野生型小鼠成纤维细胞TG处理后Rcn3 mRNA表达情况。B:野生型小鼠成纤维细胞TM处理后Rcn3 mRNA表达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所有处理组样本的Rcn3 mRNA表达量呈现上升趋势。
  Western Blot结果
  图4
  免疫印迹法测得野生型和Rcn3基因敲除小鼠成纤维细胞在TM 和TG 处理后内参蛋白(β-BUTULIN)、GRP78蛋白、RCN3蛋白表达情况。 内参蛋白表达情况大体相同,说明上样量基本一致。通过对比可知,在内质网应激情况下,RCN3蛋白表达量上升。
  结论与展望
  结论
  1)所有小鼠成纤维细胞的GRP78 mRNA表达量均成上升趋势,可得出结论:所有细胞内质网皆产生应激反应即ER stress模型建立
  成功。
  2)所有小鼠成纤维细胞的Rcn3 mRNA表达量均成上升趋势,可得出结论:小鼠成纤维细胞内Rcn3基因与内质网应激反应有关联,在内质网受到刺激的情况下,Rcn3基因表达量上升。
  3)所有小鼠成纤维细胞的RCN3蛋白表达量均成上升趋势,可得出结论小鼠细胞内RCN3蛋白与内质网应激机制有关联,与mRNA表达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展望
  1)通过更改刺激内质网的药品和内质网所处的环境,并多次重复实验,进一步确定Rcn3基因和RCN3蛋白是否与内质网应激机制存在关联性。
  2)通过对RCN3蛋白肽链组成、空间结构等方面的探究,揭示该种蛋白及编码其的基因在内质网应激条件下发挥的具体作用。
  本次研究通过建立模型法成功证实了还未被广泛研究和重视的Rcn3基因及其编码的RCN3蛋白与内质网应激机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未来,通过对此种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可以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利用做出更多、更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一荻.Rcn3基因功能探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
  [2]Tsuji, A. Kikuchi, Y. Sato, Y. Koide, S. Yuasa, K. Nagahama, M. and Matsuda, Y (2006). A proteomic approach reveals transient association of reticulocalbin-3, a novel member of the CREC family, with the precursor of subtilisin-like proprotein convertase, PACE4[J]. Biochem 396,51-59.
  [3]Paschen, W. Frandsen, A. Endoplasmic reticulum dysfunction a common denominator for cell injury in acute and degenerative diseases of the brain[J]. Neurochem, 2001,79(4):719-725.
  [4]Schroder, M. Kaufman, R. ER stress and the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J]. Mutat Res,2005,569(1-2):29-63.
  [5]Zhang H Y. Wang Z G. Lu X H. et al.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relevance and therapeutics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J]. Mol Neurobiol,2015,51(3):1343-1352.
  [6]Breckenridge D G, Germain M,Mathai J P,et al.Regulation of apoptosis by endoplasmic reticulum pathways. Oncogene,2003,22(53):8608-8618.
  (通讯作者:马润林,教授,博士生導师,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方向为人类及动物功能基因组学。
  石小倩,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方向为遗传学。
  作者简介:陈学正,王清华,杨东奇,北京市牛栏山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10月21日—23日在郑州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虚拟现实大会暨第七届国际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会议暨第三届中国(郑州)虚拟现实产学研大会认为,虚拟现实已由前沿科技步入产业化进程。  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仿真学会理事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赵沁平院士等业内顶尖人士专家出席并作报告。这是继虚拟现实元年以来,VR史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次会议,旨在共同促进中国虚拟现实与可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提高,电力系统作为经济运行的基础,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变电系统作为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其运行稳定性是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根本。本文针对变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跳闸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明确其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变电系统;跳闸;原因;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TM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7-0166-02  1 电力变电系统出现问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所建成了被称为"人造太阳"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并成功地进行了放电实验。
摘 要 随着国家电力企业的发展,传统通信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要企业积极应用先进的自动化无线通信网络方式,建设专门的网络平台,构建先进的管控机制,创新工作形式,满足相关要求,全面落实各类工作制度,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电力自动化;无线通信网络;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 TM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6-0164-02  电力企业在应用无线通讯
在《自然与人》的最后一期,本刊5、6月号出版后,我们收到了相当数量的"读者反馈表",他们对《自然与人》表示留恋之情,对即将诞生的《自然与科技》寄予了很大希望。我们向以下
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科学家拉瑞·帕斯莫尔带领其同事,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成功建立起CPF蛋白的原子结构模型,首次揭开这一重要蛋白的3个亚结构单位。他们还识
姚期智(1946—)是世界著名理论计算机学者,曾任普林斯顿大学William and Edna Macleen讲座教授,2000年获得计算机最高奖——图灵奖。2004年,姚期智应杨振宁和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聂华桐(1935—)的邀请,毅然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的讲座教授职务,正式加盟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成为清华大学的全职教授。  充满欢乐和喜悦的奋斗之路  姚期智祖籍是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1946
在青藏高原,有大约7200处冰川正在加快退缩和消融,高原湖泊骤减,茂盛的草原变成了荒漠。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冰川,近30年来退缩的速度是过去300年的10倍,大河流域逢干旱季节面临枯水的危险。  南极地区半数以上的冰盖正在融化或消失,北极冰川体积减少了二至三成,不断上升的海平面使各沿海城市,尤其是人口密集、物产丰饶的三角洲地区濒临灭顶之灾的威胁。  去夏全球6.9万个地区高
近日,2017年南京市科协年会在南京科技馆开幕。南京市委副书记龙翔,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出席開幕式并讲话。来自南京的各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区科协、企事业(园区)科协、高等院校,以及相关各界代表和群众300多人参加了活动。  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郑加强在开幕式上的致词中说,本次年会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紧扣“两聚一高”和“一个
在人类社会中,双胞胎是很常见的。科学家发现,全世界平均每89次生育中,就有一对双胞胎。我国大约150个孕妇中,有一个会生下双胞胎。双胞胎之间不仅真假难辨,而且往往有着相似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