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33在肌细胞相关炎症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050410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细胞介素-33(IL-33)具有促炎、抗炎双重特性,在哮喘、心肌梗死、炎症性肠病等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L-33在妊娠中影响蜕膜和胎盘免疫细胞的调节,参与维持妊娠所需的抗炎和促炎平衡。妊娠期子宫平滑肌中的炎症反应是导致分娩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关于IL-33对分娩时子宫平滑肌中炎症反应的影响目前尚未明确。本综述对IL-33在气道平滑肌、小肠平滑肌、心肌、骨骼肌和妊娠相关疾病中的炎症反应机制进行总结,旨在为IL-33在妊娠期子宫平滑肌中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周氏化湿解表汤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湿热证患者的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分为中药组(n=35)和西药照组(n=35),分别给予周氏化湿解表汤治疗和奥司他韦胶囊治疗。记录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观察治疗前后咽痛、纳差及全身不适等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分别采集静脉血并检测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水平。结果2组退热时间、中医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胃饥饿素对小鼠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卵清蛋白(OVA)造模]和治疗组(OVA联合胃饥饿素),每组10只。构建小鼠哮喘模型,应用病理学和乙酰甲胆碱的反应性评估气道损伤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应用免疫组化及病理学评估胃饥饿素对小鼠哮喘的治疗作用。通过Western blot分析肺组织
目的 探讨甲基双加氧酶(TET2)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在线数据库分析TET2与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
目的观察水中六字诀功法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气道阻力、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地面六字诀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地面六字诀功法锻炼,水中六字诀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联合水中六字诀功法锻炼。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记录患者肺功能、气道阻力、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水中六字诀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 1)高于地面六字诀组和对照组,且地面六字诀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六字诀
Graves病(GD)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目前,GD治疗存在诸多难点,包括药物治疗疗程长、复发率高、缓解率低等。GD动物模型是研究GD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国内外研究通过更换造模材料,改变给药途径、时间与频次以及调整造模动物品系等多种方式,形成了多种有效的造模方法。本文就GD模型构建的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过继免疫治疗及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P)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
目的观察基于微信平台的糖尿病足延续性护理路径的构建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话随访和门诊教育,观察组给予微信平台随访和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预防及处理高低血糖、足部护理、血糖监测、合理膳食、遵医用药及规律运动评分均较干预前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早期诊断率低,通常在发现肝癌时患者已经处于晚期。早期诊断是降低肝癌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尚无诊断肝癌的可靠血液学分子标志物。循环游离DNA甲基化检测是诊断肿瘤的一种潜在的非侵入式方法。本文结合循环游离DNA甲基化在肝癌诊断中的最新研究,主要综述血液中单个DNA甲基化标志物、多个DNA甲基化标志物联合及DNA甲基化标志物联合甲胎蛋白(AFP)在肝癌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苍麻丸加味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痰湿阻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和盐酸氨溴索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苍麻丸加味治疗。2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痰湿阻肺证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临床疗效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痰湿阻肺证症状(咯痰色白、痰质稠、痞满、纳呆、周身沉重)评分以及血清CRP、WBC、NEU%水平低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
目的探讨血清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水平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361例D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随访期是否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n=38)和非复发转移组(n=323)。分析术后血清ps-Tg水平与D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DTC复发转移情况与术后血清ps-Tg水平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后血清ps-Tg水平对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