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卖钱快乐创富

来源 :大众致富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zc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小即成“笑话大王”
  
  诸葛东珉的父亲是江西鹰潭某剧团的相声演员,平时总是笑话连篇。在父亲的熏陶下,小小年纪的他说起笑话来也特别在行。几乎是出口成“笑”。从小他就有个“笑话大王”的外号。
  进了大学后,诸葛东珉认识到知识归类和系统化的重要性。他利用课余时间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各种笑话进行分门别类,用文字记载下来,诸如古代笑话、现代笑话、国外笑话、民间笑话、儿童笑话、成人笑话、家庭笑话、夫妻笑话,以及军事医疗体育交通等笑话,就连顺口溜、歇后语、绕口令和谜语等涉及风趣幽默的段子,他也进行归类。为了拓展自己所掌握的笑话范围,诸葛东珉除了把父亲从小讲给他的笑话汇集成册外,还经常跑到书店去选购各类笑话书籍,像《历代笑话集》之类专门介绍清代、明代、宋代、隋唐五代、汉魏六朝和先秦等笑话方面的书籍。不仅如此,诸葛东珉还到网上去搜寻诸如暴笑水浒、大话西游、搞笑武侠和暴笑三国等通俗笑话。
  诸葛东珉一边整理着资料,一边活学活用地给同学们讲笑话。
  
  两次就业发现商机
  
  2005年7月,诸葛东珉大学毕业,由于他在大学里学的是地理专业,在人才市场应聘时,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职业,最后进人了一家房地产公司跑业务。开朗而善于言词表达的他总能给客户留下很深的印象,即便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好说话的客户,也被诸葛东珉风趣幽默的语言逗得合不拢嘴。有一回,诸葛东珉遇到一位喜欢“这山望到那山高”的中年客户,这位中年客户看了诸葛东珉给他的房产样本后,一时拿不定主意。诸葛东珉观察了这位客户的心理活动后,便冷不丁地冒出了一个笑话:“从前有一个秃头的男人坐在理发店里,发型师问他:‘有什么可以帮你吗?’那个人说:‘我本来去做头发移植,但实在太痛了。如果你能够让我的头发看起来像你的一样,而且没有任何痛苦,我将付给你5000美元。没问题!’发型师说,然后他很快帮自己剃了个光头。”听了诸葛东珉的笑话后,那位中年客户忍不住放声大笑,笑过之后,他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立刻敲定了一处房产。风趣幽默的语言博得客户的欢心,使他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就签下了十几单房产业务,还被提升为业务部副经理。
  后来他到一茶庄去客串,主要是向前来喝茶的客人说段子,以此吸引更多的顾客。每天客串8个小时,每小时20元的酬劳。由于茶庄增加了讲笑话这一服务项目,生意日渐兴旺,每天晚上几乎座无虚席。茶庄老板见生意如此兴隆,他对诸葛东珉这位“摇钱树”很是感激,当月就给了他3000元额外酬劳。
  
  开家“来了就开心诊所”赚钱
  
  在茶庄期间,诸葛东珉发现许多人在心理上都不堪重负,造成了或多或少的精神抑郁,寻求快乐是他们精神得以释放的一种方式;茶庄生意好,不少人是冲着自己的笑话来的。诸葛东珉遂萌生了自己开家公司当老板的念头。
  2006年5月18日,“来了就开心诊所”在鹰潭闹市区开张。诸葛东珉在诊所的门口贴了张条幅,上写着“笑一笑十年少”和“笑不仅能带来快乐,还能带来健康”等字样。诸葛东珉还在门前的标价牌上注明了,成人每小时收费10元,小孩5元,不开心不收钱。刚开业的几天里,人们对这新冒出来的诊所难以理解,认为讲几个笑话还要收钱,太不值得!甚至有两个附近的小侃爷走进诊所,带着戏弄的神情要与诸葛东珉比试讲段子。
  生意清淡并没有影响诸葛东珉的情绪,他相信只要自己始终抱着“把快乐传输给需要的人”目的,总会有人来光顾的。果然,到了第四天,一位自称是某公司职员的王先生走进了诊所,他要求诸葛东珉给他讲一个小时的笑话。王先生说自己是趁外出办事溜到这儿来听笑话的,他觉得工作压力太大了,需要松弛一下。诸葛东珉根据王先生的工作特点,有选择地给他讲了能够令他发笑的段子。这个段子的包袱刚一抖落,王先生就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小时到了,王先生觉得太过瘾了,他付钱给诸葛东珉时留下了后话:“明天我还来听你的笑话。”从这天起,王先生便成为“来了就开心诊所”的常客,他不但自己光顾,还领来了一些同事和朋友。
  随后的日子里,前来诸葛东珉诊所听笑话的人由开始的稀稀落落,逐渐发展到三五成群。有退休老人、幼儿园的小朋友、打工仔打工妹,还有做生意的小老板,他们来听笑话的目的不尽相同,有来取乐的,有来消闲的,有来排除孤独的,更有来疗治心理创伤的。有一位时常来诊所的老人就是因为老伴已去世,儿女又不在身边,他感到很孤独。诸葛东珉知道了老人的情况后,他只象征性地收他一点点费用,只要有空隙,他就给老人讲一些很有趣的笑话,让老人笑口常开。还有一位女孩整天处在恐慌的心理状态,吃不好、睡不香,诸葛东珉针对女孩的恐慌心理,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能缓解紧张情绪的笑话,使她忘却了现实中的苦恼,沉浸在轻松的世界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化疗”,这个女孩走出了心理困境。现在,诸葛东珉的“来了就开心诊所”每天的生意可以用火爆来形容,他经常是早上8点钟开门,晚上12点多才关门。最近,诸葛东珉打算扩大自己诊所的规模,把诊所的空间扩展并隔成一个个包厢外,再招聘一些有志于“说笑话”的青年加盟。诸葛东珉对“来了就开心诊所”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说:“人人都需要快乐,我要把我的快乐传输给热爱生活的人们!”
其他文献
一个大学肄业、没喝过洋墨水、非本科系出身的女生,曾经历过客户倒帐、员工只剩下两人的创业挫折;重新出发后,天份加上经营长才,让她的设计作品跃上国际,这就是获得过“奥斯卡奖”的iF视觉传达奖项的台湾女子蔡慧贞。     年轻扎根:半工半读当助理     很难想象,摊开蔡慧贞的履历,却写着东吴大学英文系夜间部肄业。她笑说,“我太爱设计了,干脆休学专心工作。”一个非本科出身的人,为何能靠设计跃上国际舞台?
期刊
博客网址:http://ddd37211.blog.bokee.net/    现在我们看到的更多加盟连锁店是餐饮店,尤其是川菜和湘菜的餐饮店在国内是大行其道,几乎是开一家就火一家。街上的门面最简单的创业方式就是开饭店,只要有特色就很容易赚到钱,基本上是赔不上钱,如果机遇好就可以一发冲天。  长春有个大车烤肉店,老板经营了许多年,自己研究的配方,自己摸索着发展起来了,在一个小县城里开了两家分店,每
期刊
邵阳市东风烹饪学校是一家以教学培训人才,技术研究推广,特色风味菜肴加盟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专心致力于传播与推广。人常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却借助了强劲的“东风”,撑着幸福的快船满心欢喜地在财富的海洋里劈波斩浪,——这样的财富“东风”源于一个以“放烹饪之光彩,传美食之精华”为自身经营理念,以湘菜研发为主,辅以川菜、粤菜等各地名菜,并以独具特色的帝王骨酥鱼、八里飘香粉面、 辣贵妃烧烤
期刊
山西省绛县科协现代自动化种蝎养殖示范基地总经理张怀玉,现年72岁,潜心致力于全蝎研究与开发16年之久,勤于思考,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取得了不菲成果。2005-2006年除去发展分场供种外,仅商品食用蝎就销往广州800余公斤,直接收入38余万元。在改革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谁能想到,一位年已七旬的老农都快入土多半截的人啦,他却成为名副其实、众望所归的人物。奇迹!1998年-1999年老张被评
期刊
据教育部门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因此,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成为不少应届毕业生无法逃避的现实。一份份简历石沉大海后,部分大学生有了自主创业的打算。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有不少学生都曾有过创业冲动,但来自各方面的困难与压力,造成了大学生创业的“望而却步”之病。专家指出,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走出“三重门”。    创业愿望——需“量体裁衣”    
期刊
当今社会,无论是自己开店当老板还是受聘于别人当店员,其中经营的学问都特别多。但请先不要发愁,以下所提供的这些经营要诀或许能对您有所帮助。    要诀一:千万不可一直盯着顾客纠缠不放,喋喋不休地介绍不停。    案例:小李一直很害怕进离家仅十几步路的那家药店——它的门面十分气派,货架设计呈开放式,是属于典型的药品超市,并且售货员非常热情……  可是问题恰恰就出在“非常热情”上。每当顾客走进大厅,门边
期刊
2006年4月,金氏提银首先改良了化学法,成功推出无需冶炼新法;2006年11月,金氏提银在多位专家教授的帮助下,研究成功了新生物法提银技术;2007年8月,金氏提银历经三个多月的刻苦钻研,终于试验成功了循环法。    不断创新 “称霸”中国提银业    今天我们企业之间的终极PK实质上是核心技术的竞争。谁的技术创新速度快,谁的技术创新效益高,方能赢得投资者的芳心,谁就能在下一场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
编者按: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16家媒体 30多名记者、专家共同采访报道了正义公司经理赵月明10多年来进行信息打假和推广先进技术的动人事迹,受到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的热情关注。一时间、求助电话接连不断,并且每一个求助者都能当即受益。至今每天都有求助电话或信件,赵月明为什么能有如此高的威信、这在全国是绝对少有的,他不愧为求富者的真诚朋友。请看如下的详细报道:    一、原部队侦察排长  现任正义公司经理赵
期刊
自从《大家文摘报》《新闻信息报》《生意经》《新财路》《农村新技术》《大众致富指南》《百姓创业》等多家知名大媒体对河南省尉氏县生物化工厂的大蒜加工项目进行报道后,大量读者朋友,下岗职工纷纷来电来信不计其数,邢海洋厂长就广大读者关心的问题统一答复如下:  1、市场前景  大蒜酶是从大蒜中提取分解的制药原料,我厂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开发成功地开发出大蒜酶的分解技术,主要用于医药、化工、保健等行业。古
期刊
春秋沐浴,冬夏恩泽,多年的职场生涯,历经沉浮磨难。说起最为刻骨铭心的坎坷经历,应属当年的艰难创业经历,至今蓦然回首,仍觉壮志未酬、感触良多。    那是2001年也就是5年前吧,自己在一家大型的饮品企业因高层更迭被迫从大区职位上辞职,计划修整一段时间然后加盟一家新企业。碰巧此时大学同学赵俊从一家大型酒厂的副总监位置上下课,因不满老板过河拆桥做法产生了兔死狗烹的强烈感觉,所以决定不再打工。于是我们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