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又结婚了

来源 :37°女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rackfor1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我妈妈的人生可以说是一部传奇,她结过3次婚,每一次都惊心动魄。
  她的第一任丈夫,也就是我的爸爸,原本是个维修工,早些年下海赚了点儿钱。但很快他就成了穷光蛋,还不幸染上了毒瘾。他不肯离婚,我妈是趁着他睡觉的时候翻窗子逃走的。她什么也没带,就带走了我。
  离开家之后,我们娘俩过得特别凄惨,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而我还很倒霉地得了病,脊柱侧弯,突发性的。
  我妈好不容易将我养大,直到我读高中,一个外国人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他是西班牙人,我叫他老罗。老罗跟我妈相识多年,那时我妈还没有跟我爸离婚。我妈断然拒绝了他。
  一晃五六年过去了,我妈一直带着我挣扎。有一天老罗突然给我妈发了封邮件。原来老罗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忘记我妈,而我妈也不再是当年的年轻女人,两个人决定正式在一起。但是因为涉外婚姻手续很烦琐,所以他们一直没结婚。
  一直到我读大学,他们结婚的各种手续终于办下来了,我妈跟老罗把结婚证领了,两人决定回西班牙定居。如果你以为老妈的故事就这样完结了,那就错了,这只是刚刚开始。
  领证3个月后,他们决定去三亚最后度一次假,哪知道,老罗在三亚突发心脏病,死在当初他跟我妈相遇的地方。
  外国人死在中国,手续特别麻烦,尸体还不准在中国火化,要用棺材装着冷冻起来运回西班牙。我妈还被警察拉去审问,他们怀疑她谋财害命,想想也是,刚刚领结婚证,丈夫就死了,哪有这么巧的事!
  这些事情我都是后来才知道的,我妈一个人忍受着屈辱和怀疑,瞒着我处理完了所有的事。
  2
  我妈这一生多坎坷,好在命运并没有扭曲她的人格。她一直是个乐观开朗的人,对待身边的人十分真诚,所以老罗的朋友们都很喜欢她,真心实意地接受她,甚至把她当成自己的家人。我妈在西班牙人生地不熟,这些朋友帮她处理老罗的丧事。那段时间,如果不是那些朋友的帮助,我妈也不知道要怎么熬过去。
  办完老罗的丧事后,我妈开始在西班牙独自生活。那个时候她早就不年轻了,异国他乡,举目无亲,可想而知有多艰难,但是她真的特别坚强,“逆商”很高。我长这么大看到的她一直都是这样的。她属于不管遇到什么都会揪着头发把自己从逆境中拔出来的人,这一点,我向来都很佩服她。
  我妈自己租了间屋子,只有一张床和衣柜,为了考驾照,她每天趴在地板上做卷子。只能靠死记硬背学习外语,背了两个月,本国人都头疼的考试她一次通过。
  房东太太帮她找了份工作,在一个酒店打扫卫生,虽然钱不多,但总算不用再伸手向别人要钱,她开始活得有底气,靠自己的劳动过得很安心。
  朋友怕她孤独,帮她注册了一个交友网站,相当于国内的世纪佳缘网,没多久,我妈遇到了现任丈夫。他在另外一座城市,每天开车4个小时来见她,两个月后,他们结婚了。她跟着他去了另外一个城市定居,那些参加了老罗葬礼的朋友又一起来参加了我妈的婚礼。
  3
  我很喜欢我妈现在的这个丈夫,跟她性格很像,活泼开朗,乐观积极。他真心实意地对我妈好。我能看出来,他看我妈的眼神里真的有爱。我妈现在状态特别好,自己能挣钱,也有存款,有底气、有工作、有老公。我想等我到了她这个年龄,能有她这样的状态,我就已经满足了。
  我们俩一起走过的那些日子,现在想起来,真的不知道是怎么撑过来的,但我妈还是无比坚强地拉扯着我走過来了。尽管一路摸爬滚打,噩梦不断,但她终于还是将我培养成了一个像她一样开朗乐观的姑娘。她是个言传身教的妈妈。她教会我无论遭遇什么,永远不要自暴自弃,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说来命运真是无常,小时候因为生病,我十分自卑。为了给我治病,我妈找过我爸要钱,找过老罗要钱,但他们都拒绝了,直到大学毕业我才做了手术,之后整个人才慢慢开朗起来。讽刺的是,我之所以有钱做手术,是因为老罗去世,我妈拿到了他的遗产。
  有些东西,大概真的是命中注定要经历的。
  我想,我妈的这段婚姻应该是她的最后一次婚姻了,现在的这位丈夫会陪她走完剩下的人生。我希望她今后的每一天都如现在这般快乐安详,因为,我深深地知道,她能得到今天的这一切,是那么那么的不容易。
  (心香一瓣摘自《你好,有故事的人》
  译林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一天下午,我去幼儿园接儿子跃跃。他一出幼儿园大门便飞快地往小区广场冲去。路上有不少刚从幼儿园出来的孩子,跃跃跑得飞快,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  突然,一个4岁左右的小男孩被跃跃从后面撞倒在地,哇哇大哭起来。听到哭声,跃跃停下脚步回头看。小男孩已被随后赶上来的奶奶扶起,仍一个劲儿地哭。  我和跃跃几乎同时来到小男孩身边,检查发现他右胳膊肘蹭破了一块皮。“对不起!”跃跃歉疚地对小男孩说,说完望望我,似乎
期刊
1  自从儿子开始在家里上网课,我和老公决定轮流监督孩子学习。刚开始我还只是不时地悄悄溜进儿子的房间观察情况,后来我发现儿子偶尔一边听课,一边搞小动作。为了方便及时纠正儿子的上课状态,我干脆把自己的笔记本也搬到他旁边,开始了一边工作,一边“监工”的生活。  有一次,老师提问到儿子时,儿子支支吾吾半天才回答上来,而且说出的答案还是错误的。我在一旁急得团团转,忍不住唠叨起来:“老师提问怎么回答不上来?
期刊
电视剧《都挺好》中,姚晨扮演的苏明玉有个“no zuo no die”的父亲苏大强,而在电影《送我上青云》中,姚晨扮演的盛男,则有了个不省心的妈。扮演妈妈的吴玉芳同样是“老戏骨”,将妈妈这个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举手投足一笑一颦都是戏。  或许对年轻观众来说,吴玉芳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可是若在30年前,她则可以归入到“当红小花”之中。在1984年,21岁的吴玉芳出演了吴天明导演、根据路遥小说改编的电影
期刊
最近,认识的一个编辑,突然离职了。  其实,我们从未谋面,但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我对她很有好感,尤其是她在回复信息时,总是那么及时且温柔。  她每天的工作很多,也很繁琐,平均每天会收到两三百份投稿,  但她有个很好的工作习惯,那就是尽量做到在当天回复“收到”,然后在3天以内,回复稿件是否过关。  有一次我问她,为什么要给自己,增加这么大的压力,毕竟她的工作并没有要求,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给到回复。但
期刊
我有一个表哥,幼时父亲离世,家境不好。印象中,他们家一直住着瓦房,地板是泥土,每逢下雨天,都要拿盆子罐子去接屋顶上漏下来的水。  表哥没读多少书,18岁就去服裝厂打工了。北方的冬天异常寒冷,工厂还没有暖气,他的手常被冻得裂开,流血化脓。但无论环境多艰苦,他都做事积极,从不抱怨。  那时,他好几年没回老家过年,每次我打电话给他,他都说加班多挣点钱。其中心酸,不言自明。  表哥26岁那年离开了服装厂,
期刊
女生小廖在一家酒店当收银员,前不久她的亲戚来酒店消费,她私自给亲戚打了折。经理得知后非常生气,严厉批评了她。可小廖不服,辩解说:“他们都是从小疼爱我的亲戚,我只不过给他们打个折扣,这难道不能原谅吗?”  經理说:“酒店明文规定,不能私自改变食品的价格。”小廖说:“这算什么规定啊,一点人情味都没有,大不了我自己补上钱就是了。”经理看她这种态度,更加生气了:“这不是你补不补钱的问题,而是你违反了规定。
期刊
期刊
婚姻非儿戏,离了就是离了  再过几天我就32岁了。很多像我这个年纪的女人,早已结婚、生子,过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我承认那样的人生虽然扰攘但也幸福,但于我自己而言,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的日子也特别轻松自在。  半年前,我还有个职称叫“黄承成的老婆”,我们的婚姻是媒妁之言,相识3个月就结婚,离婚则是我们彼此达成的一致结果。我和黄承成性格、爱好没一样相同,我们对彼此一点儿都不了解。努力过,但就是喜欢不起来
期刊
18岁时,家里没钱交学费,我不得不离开校园南下打工。刚进厂时,我分在插装线插件,每天低头紧盯着流水线上的线路板,用手指捏起元器件插入线路板中。常常一天下来,眼睛干涩,手指生疼。因为操作不熟练,我经常挨骂。手指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露出粉红色的肉,也不敢叫苦。工作难找,我起点又低,能选择的余地不多,只有一天天默默熬下去。  工作熟练后,我开始寻求改变,报读了自考,每天下班后骑行3公里去培训班上课。与
期刊
老家的堂哥刚卖了今年养的第一批羊,收入还不错。为了养羊,堂哥可没少下功夫。他每天早上要到离家10公里的村小学去上课,放学后,骑着摩托车回来,到家就开始扎草、和料、打扫羊圈。忙完这些,晚上还要批改作业和备课。  这些年,他挣钱给婶婶看病,在城里买了房子,孩子也生了两个,一下子成了村里最羡慕的人。8年前,刚毕业的堂哥去外面打工,3年多没寄钱回来,还欠下不少外债。婶婶每一次提起堂哥,就骂他把家里的脸都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