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码垛机抓手夹包板的轻量化

来源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ro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高位码垛机抓手的夹包板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Workbench对其进行了静力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夹包板进行了结构改进,之后采用Design Exploration模块对参数化后的夹包板三维模型进行了尺寸优化.夹包板初始质量为3.828 kg,优化后质量为2.057 kg,减重46.2%,优化效果较好,达到了轻量化的目的.
其他文献
首先通过UG建立机械臂装置三维实体简化模型;然后,利用D-H法建立了所设计机械臂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对机械臂末端运动轨迹进行分析与规划,得到公路养护车机械臂装置的最优设计结果,可为公路养护车机械臂装置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最后,利用ARDUINO控制芯片、电机和继电器等构件搭建了机械臂及控制系统实物模型.
以鼠标模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扫描设备对鼠标模型进行数据信息采集,然后通过Geomagic系列软件对鼠标模型的外轮廓点云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以及模型的重构,并对所构曲面模型与扫描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对比检测.结果表明,逆向设计可以提高复杂曲面的建模效率,降低研发成本.
芯片分拣机的摆臂是芯片分拣机的核心部件,其工作性能直接影响芯片分拣机的工作效率.对于芯片分拣机高速、高定位精度以及高可靠性的工作要求,直线电机凭借其优良特性正在逐步取代传统旋转摆臂电机.而芯片拾取头在直线电机带动下急速启停时会引起末端振荡,严重影响定位精度.通过对直线电机的运动轨迹优化,建立了运动曲线方程的模拟仿真计算,通过平滑直线电机驱动力曲线,减小其在运动过程中的振动冲击,以此提高定位精度,并在响应时间内快速到达规定位置.实验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针对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参数选择存在的问题,以球头铣刀高速铣削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机床-刀具-工件系统振动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铣削力中的动态分量对切削颤振的影响,在考虑再生颤振的基础上建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基于动态铣削力建模和颤振稳定域分析计算,提出了机床切削系统稳定性极限预测方法,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为铣削加工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支持.比较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和仿真算法的有效性.
松土器作为悬挂安装在推土机机械尾部的一种工作装置,广泛使用于各种工况.采用现代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设计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对卡特D11 T型推土机松土机构分析后对其进行结构改进,采用三维运动仿真方法对改进后的松土器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在UG中依照实物真实尺寸建立虚拟样机模型,利用ADAMS和MATLAB仿真软件分析研究松土器强制入土工况下松土齿不同伸长量对地面的作用力.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松土器结构和受力合理,在松土齿的升降控制方面更加方便,很好地扩大了其有效工作范围和灵活性.
为了实现动力电池包的轻量化,并避免电池包在使用时产生的频率共振问题,对动力电池包的3种典型工况进行结构强度分析及模态响应分析.采用变密度法建立了以电池包柔度最小为优化目标、单元节点位移为设计变量、电池包的刚度和模态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数学模型,对电池包上盖进行形貌优化.根据优化结果对电池包进行结构改进,改进后的电池包强度、刚度均大幅提高,低阶频率提高,避开了激振频率,电池包结构更加合理,证明了优化的可行性.同时电池包箱体质量减轻了8.67%,达到了轻量化的目的.
研究了一种不等长双曲柄多连杆机构的运动过程,并基于运动学仿真软件ADAMS对其进行了运动特性分析.首先对所使用的不等长双曲柄多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学解析,通过复数矢量法建立了滑块移动特性的运动方程;然后联合使用UG和ADAMS建立了机构的仿真模型;最后通过运动学仿真得到了滑块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驱动力矩曲线.
为了研究某消毒液罐车在制动情况下罐体中液体晃动对罐体结构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液罐车在不同液面高度及不同加速度情况下进行流固耦合分析,通过Fluent流体仿真,并将仿真得到的流体对罐体内壁的压力导入静态结构分析中,得出消毒液罐车的结构性能.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可知,车身和防浪板应力都较小,最大应力位于受冲击一侧的挡板上.
基于ABAQUS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的强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加载离心力载荷和温度载荷,对该型涡轮盘进行了应力计算,完成了强度分析,为后续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寿命实验分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以引信外弹道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原理方案设计为基础,分析旋转弹丸在外弹道上的飞行运动理论,对弹丸及引信运动响应规律进行分析,为弹丸发射及引信安全提供依据.对弹丸飞行过程进行气动力仿真分析,获取解算弹丸攻角马赫运动方程.根据以往射击试验数据,获取弹丸在膛内的受力情况.建立弹丸及引信的三维模型,通过相应的动力学分析,对模型进行参数设定和载荷施加,得到弹丸章动曲线和引信相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仿真曲线,为弹丸外弹道的测试提供参考.